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38MAPK/MLCK通路探讨葛根芩连汤对Caco-2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柏皓戈孙金鹏王明龙戚欣梦...
    3681-3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GQ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炎症模型紧密连接(TJ)蛋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制备空白及含药血清,培养Caco-2细胞并将其分为Control、LPS、GQD-L、GQD-M、GQD-H五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组以1 μg/ml LPS建立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药物处理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测定各组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肌球蛋白轻链2(MLC2)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法测定 Occludin、Claudin-1、IL-1β、IL-6、IL-10、TNF-α、p-p38MAPK、p38MAPK、MLCK、p-MLC 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 Occludin、Claudin-1、p-p38MAPK、MLCK、p-MLC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Occludin、Claudin-1表达减少,IL-1β、IL-6、TNF-α表达增多,而 IL-10 表达减少,p-p38MAPK、p38MAPK、p-p38MAPK/p38MAPK、MLCK、MLC2、p-MLC表达增多(P<0。05);与LPS组相比,GQD各剂量组,尤其GQD-M与GQD-H组细胞增殖明显促进,Occludin、Claudin-1 表达增多,IL-1β、IL-6、TNF-α 表达减少,而 IL-10 表达增多,p-p38MAPK、p38MAPK、p-p38MAPK/p38MAPK、MLCK、MLC2、p-MLC表达减少(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MLCK通路过度激活,减轻肠道炎症反应,逆转肠上皮TJ损伤,保护肠黏膜屏障而发挥对UC治疗作用。

    葛根芩连汤Caco-2细胞溃疡性结肠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因子

    原发性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微小核糖核酸表达水平

    赵成君曲丹宗石段小晶...
    3688-3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组,165例原发性肺癌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比较两组miR-31、miR-155、miR-223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31、miR-155、miR-223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50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检出17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3株,占比为63。84%,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均超过7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耐药率均超过70%);革兰阳性菌49株,占比为27。6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均超过70%),真菌15株,占比为8。4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miR-31、miR-155、miR-223水平更高(P<0。05)。将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阳性,肺癌未合并感染纳入阴性,ROC曲线分析显示miR-31、miR-155、miR-22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0。819、0。844、0。903。结论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血清miR-31、miR-155、miR-223表达增加,且联合检测对其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诊治的新靶点。

    肺癌肺部感染微小核糖核酸病原学药敏结果预测价值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及外周血TLR2和TLR4表达水平

    翁羽阎其均胡梅霞李瑾...
    3693-3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肺部感染(PI)病原菌与耐药情况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肺癌合并PI患者为A组,另选取同期122例肺癌未合并PI患者为B组。分析肺癌合并PI患者病原菌,比较两组外周血TLR2和TLR4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LR2、TLR4单一及联合检测对肺癌合并PI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合并PI患者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高,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1。82%、86。36%、68。18%、77。27%、68。18%和68。18%。相比于B组,A组外周血TLR2、TLR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更高(P<0。05)。TLR2蛋白、TLR4蛋白、TLR2 mRNA、TLR4 mRNA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合并PI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最高(P<0。05)。结论 肺癌合并PI患者与TLR2、TLR4表达变化密切相关,且TLR2、TLR4表达联合检测对P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而革兰阴性菌是肺癌合并PI患者主要病原菌,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据此,临床可结合TLR2、TLR4检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及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肺癌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

    超声联合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及CRP和PCT与IL-6对重症肺炎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郑伟伟吴宗辉凤慧娟郑慧...
    3698-3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IVC-RVI)及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介素-6(IL-6)对重症肺炎患者容积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宣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容量负荷试验的结果,将患者划分为容量有反应组和容量无反应组。检测两组患者IVC-RVI、CRP、PCT及IL-6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归纳重症肺炎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C-RVI、CRP、PCT及IL-6预测重症肺炎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 容量无反应组CRP、PCT和IL-6分别为(43。76±3。11)mg/L、(18。81±6。12)g/L和(31。92±7。72)ng/L 高于容量有反应组,而 IVC-RVI 为(16。48±3。82)%低于有反应组(P<0。05)。IVC-RVI、CRP、PCT和IL-6是重症肺炎容积反应性的危险因素(P<0。05)。IVC-RVI、CRP、PCT、IL-6及其联合检测在预测重症肺炎患者容量反应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4、0。897、0。849、0。813、0。927,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IVC-RVI和CRP、PCT、IL-6与重症肺炎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密切相关。IVC-RVI、CRP、PCT及IL-6水平联合使用在预测重症肺炎患者容量反应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重症肺炎容积反应性危险因素预测价值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血清SFTPD、LDH、Tim-3、PDCD5表达及意义

    李蕾吉浩然赵晓赟侯敏...
    3702-3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FTPD)、乳酸脱氢酶(LDH)、免疫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及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3年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56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甲流组429例和重症甲流组140例,同时选取575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炎症反应指标、血清SFTPD、LDH、Tim-3、PDCD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FTPD、LDH、Tim-3、PDCD5水平与炎症反应指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甲流组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17水平均高于轻症甲流组、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轻症甲流组更高(P<0。05)。重症甲流组血清SFTPD、LDH、Tim-3、PDCD5水平均高于轻症甲流组、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轻症甲流组更高(P<0。05)。血清SFTPD、LDH、Tim-3、PDCD5水平与SAA、CRP、PCT、IL-6、IL-17、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FTPD、LDH、Tim-3、PDCD5表达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与患者炎症反应及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据此判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疾病病情进展。

    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活性蛋白D乳酸脱氢酶免疫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炎症反应

    四种国产试剂盒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刘艳张红麦美拉·艾赛提王清燕...
    3707-3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4种国产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检测试剂盒(华大、普瑞康、希格、迪澳)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QuantiFERON-TBGold(QFT)在MTB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筛选出最适合我国MTB感染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招募的3 000例研究对象的血液,均接受QFT检查,且以其检测结果为参照,计算4种国产检测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结果 华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阳性检出率为1。37%,灵敏度为4。24%、特异度为99。20%,阳性预测值(PPV)为51。22%、阴性预测值(NPV)为83。98%,Youden指数为0。03;普瑞康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阳性检出率15。33%,灵敏度为16。36%,特异度为84。87%,PPV为17。61%,NPV为83。70%,Youden指数为0。01。希格T细胞检测试剂盒阳性检出率21。30%,灵敏度为85。86%,特异度为91。46%,PPV为66。51%,NPV为97。04%,Youden指数为0。77;迪澳T细胞检测试剂盒阳性检出率16。40%,灵敏度为68。08%,特异度为93。61%,PPV为67。81%,NPV为93。69%,Youden指数为0。62。结论 希格T细胞检测试剂盒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诊断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G抗体灵敏度特异度

    急诊血流感染相关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时血钾、乳酸、RDW/PLT对病情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方方田永红李影刘飞飞...
    3711-3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钾、乳酸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在血流感染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6年2月-2024年2月于天津市泰达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血流感染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未发生脓毒症休克的血流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治疗后患者28 d生存状况,将研究组进一步细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探究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各组患者的血钾、乳酸和RDW/PLT水平差异,并归纳血流感染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另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钾、乳酸和RDW/PLT水平在血流感染脓毒症休克的诊断和预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钾、乳酸和RDW/PLT分别为(4。13±0。58)mmol/L、(2。86±0。37)mmol/L和0。16±0。05 高于对照组(P<0。05)。血钾(OR=1。411,95%CI:1。003~1。948)、乳酸(OR=1。519,95%CI:1。237~1。866)和RDW/PLT(OR=1。226,95%CI:1。173~1。782)是血流感染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血钾、乳酸和RDW/PLT及三者联合诊断脓毒症休克并发血流感染的AUC分别为0。762、0。920、0。775和0。954;随访28 d,死亡组血钾、乳酸和 RDW/PLT 水平分别为(4。37±0。62)mmol/L、(3。09±0。34)mmol/L 和0。20±0。07 均高于存活组(P<0。05)。血钾、乳酸和RDW/PLT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时,对血流感染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AUC值为0。867。结论 血钾、乳酸和RDW/PLT水平与合并血流感染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影响患者的预后,可作为脓毒症休克并发血流感染病情和预后预测的潜在临床指标。

    血钾乳酸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流感染脓毒症预后预测价值

    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炎症状态与miR210、IncRNA H19水平

    王卫华殷亮丁木森史有奎...
    3716-3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经血必净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炎症状态、微小核糖核酸210(miR210)、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IncRNA H19)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辅助通气、吸氧、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治疗7 d后患者实验室指标、炎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及1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及急诊监护室(EICU)住院时间[(2。03±0。27)d、(2。31±0。42)d、(5。01±0。95)d]短于对照组[(2。98±0。51)d、(4。01±0。78)d、(7。14±1。13)d](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E)、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iR2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ncRNA H19、CD4+、CD3+、CD4+/CD8+、B细胞、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全身感染相关器官功能障碍(SOFA)评分[(10。32±1。17)分、(7。65±0。61)分]低于对照组[(14。98±1。56)分、(12。67±2。25)分](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经血必净治疗后其miR210表达下调,In-cRNA H19表达上调,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脏器功能得以明显改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进而缩短了 E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临床获益显著。

    脓毒症血必净临床疗效炎症状态微小核糖核酸210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血清miR-205、miR-233、miR-210表达水平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病情进展的关系

    唐春霞姜淑云王维
    3722-3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05、miR-233、miR-210表达水平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无锡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23年6月收治的16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AKI分成AKI组67例和非AKI组101例,AKI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1例和重度组36例,根据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26例和存活组41例;选取同期医院17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血清miR-205、miR-233、miR-210水平在不同组别中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 AKI组、非AKI组血清miR-205水平低于对照组,且AKI组低于非AKI组;miR-233、miR-210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KI组高于非AKI组(均P<0。05);血清miR-205水平重度组低于轻度组,死亡组低于存活组,miR-233、miR-210水平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清miR-205水平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病情进展呈负相关,miR-233、miR-210水平与其呈正相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28 d内预后不良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82。93%。结论 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血清miR-205水平呈低表达,miR-233、miR-210水平呈高表达,三指标表达水平变化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病情进展关系密切,三指标联合检测对28 d内预后不良预测价值高。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微小核糖核酸-205微小核糖核酸-233微小核糖核酸-210预测价值

    2型糖尿病并发口腔假丝酵母感染危险因素及对HNP1-3、HBD-2表达的影响

    朱赛玲王卫国赵阿莉王利民...
    3727-3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口腔假丝酵母感染危险因素及对外周血和唾液中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人β-防御素2(HBD-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三医院确诊的12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非刺激性全唾液,进行口腔假丝酵母培养鉴定计数,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口腔假丝酵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口腔假丝酵母负荷水平对感染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27例T2MD患者中21例口腔假丝酵母感染,其中口腔假丝酵母高负荷组7例,低负荷组14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石、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均为影响T2MD患者发生口腔假丝酵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相较于非感染组T2MD患者,感染组T2MD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水平较高(P<0。05)。相较于低负荷组患者,高负荷组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水平较高(P<0。05)。结论 T2DM患者易发生口腔假丝酵母感染,且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水平与口腔假丝酵母负荷水平可能有一定的正向相关性。

    2型糖尿病口腔假丝酵母感染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人β-防御素2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