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4-2022年某三甲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XDR-AB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

    刘晓丽杨姗姗杜明梅于正浩...
    1441-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发生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XDR-AB)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2022年某三级教学医院重症监护室鲍氏不动杆菌(A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耐药模式,并拟合Logistic回归进行X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2014-2022年在重症监护室就诊且被判定为AB感染的患者572例,判定为XDR-AB感染的患者481例(84。09%);重症监护室AB分离株除了妥布霉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外,AB菌株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为高度耐药(79%以上);与非XDR-AB感染患者相比,住院时间(OR=1。004,95%CI:1。001~1。007)、使用呼吸机(OR=12。339,95%CI:6。790~22。787)和使用中心静脉管(OR=4。277,95%CI:2。180~8。345)是X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室AB感染患者的耐药形势严峻,需规范用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重症监护室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紫草提取物对大鼠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李皖豫王蓓张珂林智峰...
    1447-1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紫草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50只SPF级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另外40只建立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紫草提取物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抗氧化情况、炎症因子、肺功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紫草提取物组丙二醛(MDA)、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ERK/p38MAPK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对照组、紫草提取物组MDA、sTREM-1、PCT、IL-6水平、ERK/p38MAPK通路相关 mRNA 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SOD、GSH-Px、FEV1、FVC、FEV1/FVC 水平升高(P<0。05);与药物对照组相比,紫草提取物组MDA、sTREM-1、PCT、IL-6水平、ERK/p38MAPK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SOD、GSH-Px、FEV1、FVC、FEV1/FVC水平升高(P<0。05)。结论 采用紫草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大鼠干预,可使大鼠抗氧化情况得到改善,并降低大鼠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大鼠肺功能,其作用机制与ER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紫草提取物肺功能炎症因子

    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miRNA-21/PTEN表达水平及其危险因素

    张建军韩俊锋王东苏少波...
    1453-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微小RNA(miR)-2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20例2021年8月-2023年1月天津医院和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组)33例,未并发肺部感染(非感染组)87例,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外周血miR-21、PTEN mRNA表达水平变化,多因素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33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3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6株,76。47%);感染组外周血miR-21、PTEN mRNA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球麻痹症状是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47、2。158、2。366,P<0。05),构建的回归模型:Logit(P)=-8。647+糖尿病× 0。853+侵入性操作× 0。769+球麻痹症状× 0。769,按照诊断概率Logit(P)绘制预测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当Logit(P)>11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6,敏感度为81。82%,特异度为71。24%。结论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后外周血miR-21、PTEN mRNA水平升高,其危险因素为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球麻痹症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预测价值高。

    脑梗死肺部感染病原菌微小RNA-2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危险因素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马佳佳李勇高肖坤王琼...
    1458-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模型构建。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CHF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和未感染组(100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长期卧床、高血压史、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侵入性操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418,95%CI:1。895~6。165)、长期卧床(OR=3。059,95%CI:1。823~5。132)、侵入性操作(OR=4。225,95%CI:2。062~8。657)均为老年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预测老年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CI为0。751~0。851。结论 年龄、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均是老年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及铁蛋白联合Fried衰弱量表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戴靖榕李婕黄红何旭...
    1462-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人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及铁蛋白联合衰弱量表(Fried)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6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3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利用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对T2DM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CGA);最后筛查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铁蛋白联合Fried评分对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312例老年T2DM患者,其中无肺部感染组180例(57。7%)、肺部感染组132例(42。3%),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期[OR=4。037,95%CI(2。105~7。743)]、白蛋白[OR=1。153,95%CI(1。080~1。233)]、铁蛋白[OR=1。002,95%CI(1。000~1。003)]、D-二聚体[OR=1。151,95%CI(1。016~1。303)]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此外,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铁蛋白联合衰弱状况对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95%CI:0。762~0。859),其临界值≥0。499时提示T2DM并发肺部感染,特异性为0。749,敏感度为0。750。结论 老年T2DM中肺部感染患病率高,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铁蛋白联合Fried评分有望成为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指标。

    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D-二聚体白蛋白铁蛋白衰弱老年综合评估Fried衰弱量表

    中国热带和北方地区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分析

    高秉睿陈海燕郭英华解立新...
    1468-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地域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稳定期支扩患者75例的肺泡灌洗液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南、北支扩患者下呼吸道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产黑色普雷沃菌、中间普雷沃菌和龋齿罗氏菌;不同地域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存在差异,北方组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产黑色普雷沃菌、黏滑罗氏菌和龋齿罗氏菌;南方组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中间普雷沃菌、产黑色普雷沃菌和龋齿罗氏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致病菌的背景菌群其α多样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我国南北方稳定期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存在差异,北方组产黑色普雷沃菌、黏滑罗氏菌、龋齿罗氏菌多见,南方组中间普雷沃菌、产黑色普雷沃菌、龋齿罗氏菌多见,该研究对支扩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支气管扩张症下呼吸道菌群宏基因组测序微生态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miR-21、NLRP3和IL-1β表达及对预后的诊断价值

    柯利谢红梅闫春梅崔幸朝...
    1473-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微小RNA-21(miR-2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2023年1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治疗的61例糖尿病足未伴任何感染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感染情况患者的miR-21、NLRP3及IL-1β水平,随访治疗后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6个月,按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NLRP3及IL-1β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LRP3、IL-1β水平均升高,而miR-21水平降低,并随着感染程度加重呈升高及下降趋势(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感染严重程度、检出病原菌分布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miR-21、NLRP3和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21、NLRP3和IL-1β单独及联合预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0。646、0。809和0。940。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NLRP3及IL-1β水平升高,而miR-21水平降低,且三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足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糖尿病足感染微小RNA2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白细胞介素1β预后

    基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的致病机制

    邢钧孔纯玉赵琳茹
    1478-1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感染致病中的机制。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收治的RA合并感染患者80例为感染组,RA未合并感染患者80例为未感染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80名为对照组,分析RA合并感染的类型分布,检测三组受试者外周血NF-κB、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F-κB、NLRP3、Caspase-1对RA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RA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类型主要为尿路感染和皮肤感染,分别占37。50%和36。25%;感染组NF-κB、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且未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F-κB、NLRP3和Caspase-1对RA合并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4、0。817和0。821。结论 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会促进炎症因子IL-1β及IL-18的释放,加剧免疫炎症反应,可作为RA合并感染的潜在诊断标志物。

    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核因子-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胱氨酸蛋白酶-1发病机制

    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风险列线图模型构建

    张蓓蓓姚勤峰张佳袁成宇...
    1482-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探索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8例2019年3月-2023年3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54例和未感染组704例。分析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有吸毒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程≥5年、基线CD4+值<200个/μl是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卡介苗接种史是保护因素(P<0。05)。根据吸烟史、吸毒史、卡介苗接种史、HIV病程和基线CD4+值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的准确度较好(x2=7。130,P=0。415);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概率接近实际概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Logit(P)>0。06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9,95%CI为0。783~0。895,模型诊断的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76。70%。结论 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有吸烟史、有吸毒史、无卡介苗接种史、HIV病程≥5年、基线CD4+值<200个/μl存在密切联系,据此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艾滋病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危险因素风险列线图预防对策

    一例肺部感染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导致死亡的病例报告

    李彦华田淬韦妍妍郭新红...
    1487-1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一例肺部感染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转归,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危重症的认识。方法 对象为近期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一例肺部感染合并心包积液的患者,通过对患者的病史、疾病演变过程、化验检查及治疗反应进行总结,探讨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病情变化时的处置策略,为救治赢得时间。结果 患者以肺部感染合并心包积液起病,病程中出现心脏压塞症状,抗感染及心包穿刺引流一度有效,后病情反复,炎症指标升高、血清铁蛋白升高、贫血、血小板减低、肝功能异常、甘油三酯升高,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下降(12。34%),sCD25升高(32 843 pg/ml),骨髓涂片见噬血细胞,符合2004年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结论 感染可诱发炎症的过度表达,尤其存在基础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诊治过程中出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情分离的现象,及时完善NK细胞计数、CD4+/CD8+、sCD25、甘油三酯和纤维蛋白原等相对特异性指标,必要时尽快行骨髓穿刺及涂片,查找噬血细胞,有利于明确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向,尽最大努力改善患者预后。

    肺部感染心包积液噬血细胞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