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苏朝敏田茂琴刘雨丹徐露叶...
    1492-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1例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DNM分为继发组40例、非继发组291例,分析DNM现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NM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对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DNM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331例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DNM为40例,继发率为12.08%,继发组40例患者共分离出40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27株,67.5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积气、咽旁间隙、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为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继发DNM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回归方程模型:Logit(P)=-30.879+合并糖尿病×2.193+CRP水平×0.236+积气×4.387+咽旁间隙×3.2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0.082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95,诊断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94.85%.结论 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DNM的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构建的模型对DNM的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可针对此及时制定措施以预防DNM的发生.

    头颈部多间隙感染纵隔炎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列线图病原菌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sCD14、sTREM-1和CRP水平的影响

    魏会聪温梦莎赵亮李婵...
    1497-1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河北省中医院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痰热清注射液,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分析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比较,研究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更高(88.33%)(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发热、胸片中炎性病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调节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胸外科肺部感染痰热清注射液症状体征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C-反应蛋白

    CYP2C19慢代谢型和HMGB1及YKL-40预测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的临床价值

    刘思嘉刘丹丹高蔚然崔雪曼...
    1502-1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现况及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C19(CYP2C19)慢代谢型、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预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3月-2023年3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5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后感染55例纳入感染组,无术后感染150例纳入非感染组,分析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患者CYP2C19慢代谢型占比及血清HMGB1、YKL-40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YP2C19慢代谢型、HMGB1、YKL-40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205例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感染55例,感染发生率为26.83%;共分离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71.01%;感染组CYP2C19慢代谢型占比、血清HMGB1、YKL-40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YP2C19慢代谢型、HMGB1、YKL-40联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发生风险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CYP2C19慢代谢型、HMGB1、YKL-40水平与术后感染发生相关.

    老年冠心病病原菌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C19高迁移率族蛋白甲壳质酶蛋白40预测价值介入治疗术

    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和预测模型构建

    吕明闯曹睿丁旭青李国梁...
    1507-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8年5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9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肺部感染52例为感染组,未并发肺部感染117例为未感染组,统计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52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7株,60.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上/中段、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mRNA水平偏高与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有关(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的准确度较好(x2=6.214,P=0.623),校准曲线发现,模型区分、校准和预测能力良好;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0(95%CI为0.822~0.938)、模型诊断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87.18%.结论 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其发生与肿瘤部位为上/中段、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TLR4/NF-κB信号通路变化有关,据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区分度.

    食管癌肺部感染病原菌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CYP1A2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及MCP-1、SP-A/D、U-HBP和LEU的预测价值

    王娜高岩林张晓萌潘丽丽...
    1512-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YP1A2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面活性蛋白(SP)-A/D、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白细胞酯酶(LEU)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68例邢台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术后尿路感染情况分组,包括51例感染组和217例未感染组,统计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检测MCP-1、U-HBP、SP-A/D和LEU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两组患者CYP1A2基因多态性.结果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9.03%;共分离病原菌63株,革兰阴性菌居多;感染组LEU阳性表达率及MCP-1、SP-A/D、U-HB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MCP-1、U-HBP、SP-A/D、LEU四者联合预测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感染组CYP1A2 rs20695143859位点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较未感染组升高(P<0.05),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较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MCP-1、SP-A/D、U-HBP呈高表达,LEU阳性表达率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CYP1A2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病情进展.

    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病原菌基因多态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面活性蛋白尿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酯酶

    良性前列腺增生经手术治疗后尿路感染与FasL、Caspase-3、HMGB1 和 ICAM-1 的关系

    董建设孙继建陈瑞廷白洋洋...
    1517-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尿路感染(UTI)与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306例BPH患者,将手术治疗后46例发生UTI患者纳入感染组,260例未发生UTI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H患者术后发生UT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asL、Caspase-3、HMGB1和ICAM-1对BPH患者术后发生UTI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PH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史、术前留置导尿管、初学医师行手术操作(P<0.05);感染组FasL蛋白低于未感染组(P<0.05),Caspase-3 蛋白及血清 HMGB1、ICAM-1 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FasL、Caspase-3、HMGB1 和 ICAM-1联合诊断BPH患者术后发生UT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0%和86.54%.结论 年龄大、有糖尿病史、术前留置导尿管、初学医师行手术均是BPH患者术后发生UTI的危险因素,FasL、Caspase-3、HMGB1和ICAM-1检测预测术后发生UTI的价值较高.

    良性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凋亡相关因子配体半胱氨酸蛋白酶-3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细胞间黏附分子-1

    腰椎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外周血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

    李云朋岳宗进王西彬魏景梅...
    1522-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腰椎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白细胞介素-1β(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腰椎融合治疗患者术后发生SSI患者76例为研究组,同期未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炎性小体组分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Caspase-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检测血清IL-1β、IL-18、IL-33、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研究组PBMCs中NLRP3、ASC和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IL-1β、IL-18、IL-33、CRP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融合治疗术后感染患者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与CRP、PCT 呈正相关(P<0.05),IL-1β、1L-18 和 IL-33 分别与 CRP 呈正相关(P<0.05).结论 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腰椎融合治疗患者术后SSI的发生发展.

    腰椎融合术手术部位感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白细胞介素-1β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外周血Th1/Th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薛蓉尚新芳郭雪娟张林渊...
    1526-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ICC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随机选取36例为感染组,114例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及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与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h1/Th2及IL-2、TNF-α、IFN-γ、IL-4、IL-6、IL-10对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化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TNF-α、IL-4、IL-6、IL-10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Th1/Th2、IL-2、IFN-γ 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 Th1/Th2、IL-2、TNF-α、IFN-γ、IL-4、IL-6、IL-10预测乳腺癌化疗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0.803、0.944、0.649、0.744、0.978、0.946.结论 乳腺癌化疗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能与外周血Th1/Th2失衡有关.

    乳腺癌导管相关性感染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血流感染辅助性T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HCMV感染与视网膜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关联

    余凤娇李萍钱琴张渊...
    1530-1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视网膜功能、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收诊的10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HCMV感染分为感染组41例和非感染组62例,分析两组患者视网膜功能、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水平.结果 10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合并HCMV感染41例,HCMV感染的发生率为39.81%;感染组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厚度、视野平均缺损(MD)值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MV感染发生率高,HCMV感染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脂糖代谢紊乱,加重视网膜病变程度,促进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巨细胞病毒视网膜功能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

    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与直接经济损失

    胡爱香李静于鑫玮程实...
    1534-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直接经济损失.方法 选取2022年1月-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匹配因素,做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住院时长.结果 385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共发生颅内感染33例,颅内感染率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腹腔分流管、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脑室外引流管的使用和手术时长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住院总费用较非感染组多19 951.95元(P<0.05),各项分类费用中,中位数差值最高的是抗菌药物费,感染组抗菌药物费较非感染组多9 828元(P<0.05),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天数(中位数)增加了 5 d(P<0.05).结论 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有脑室腹腔分流管、脑室外引流管、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尽量严格植入物的使用指征并尽早拔除.患者感染后直接经济损失显著,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颅底肿瘤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术后感染神经内镜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