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 PVT1调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机制

    苏文雅吴钰迪邱慧何骞...
    1921-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HELF)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于2020年1月-2023年5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RSV感染的哮喘患者38例和健康志愿者38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PVT1和miR-625-5p表达情况。将HELF细胞分为NC组(未感染)、RSV组(RSV感染)、si-NC+RSV组(转染 si-NC+RSV 感染)、si-lncRNA PVT1+RSV 组(转染 si-lncRNA PVT1+RSV 感染)、miR-NC+RSV 组(转染 miR-NC+RSV 感染)、miR-625-5p+RSV 组(转染 miR-625-5p 模拟物+RSV 感染)、anti-miR-NC+si-ln-cRNA PVT1+RSV 组(共转染 anti-miR-NC 与 si-lncRNA PVT1+RSV 感染)、anti-miR-625-5p+si-lncRNA PVT1+RSV组(共转染anti-miR-625-5p与si-lncRNA PVT1+RSV感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lncRNA PVT1与miR-625-5p的靶向关系。结果 RSV感染的患者血清和HELF细胞中ln-cRNA PVT1表达量比健康人血清或对照NC增加(均P<0。05)。RSV感染HELF增加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TNF-α、IL-6含量、凋亡率(均P<0。05);而这些影响在lncRNA PVT1沉默或miR-625-5p过表达后得到缓解(均 P<0。05)。lncRNA PVT1 靶向调控 miR-625-5p 的表达。anti-miR-625-5p+si-lncRNA PVT1+RSV组HELF细胞的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TNF-α、IL-6含量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anti-miR-NC+si-lncRNA PVT1+RSV 组(均 P<0。05)。结论 lncRNA PVT1 低表达通过靶向 miR-625-5p,抑制 RSV 感染的HELF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哮喘呼吸道合胞病毒长链非编码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miR-625-5p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发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

    杨蕾邱瑾许景宁郑华才...
    1928-1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并发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诊的151例AAV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并发感染79例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72例为非感染组。统计AAV患者并发感染现况及病原体分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AV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51例AAV患者并发感染79例,并发感染发生率为52。32%;感染组患者分离81株病原体,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及病毒;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比次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部受累、胃肠道受累、血红蛋白、白蛋白是AAV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AV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可引起实验室血红蛋白、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肌酐水平指标异常;肺部受累、胃肠道受累、血红蛋白、白蛋白与AAV患者并发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可据此予以早期针对性防治而降低AAV患者并发感染风险。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发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

    2013-2022年某三甲医院肠杆菌目代表菌种耐药性变迁及分布特征

    侯轩张微王辉邓明惠...
    1933-1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2013-2022年某三甲医院肠杆菌目代表菌种耐药变迁及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汉中市三二○一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肠杆菌目细菌分离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细菌分布以及耐药率,应用SPSS 27。0软件对各年度细菌检出率、耐药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回顾性分析肠杆菌目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阴沟肠杆菌耐药趋势以及临床分布变化。结果 2013-2022年,共检出病原菌26 53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5 107株(19。25%),肺炎克雷伯菌2 398株(9。04%),阴沟肠杆菌609株(2。3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阴沟肠杆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50%,呈下降趋势(P<0。0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不超过1%,呈上升趋势(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P<0。05);阴沟肠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3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由2013年1。1%上升至2022年的23。4%(P<0。05)。医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主要来源于外科系统,且在外科系统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但在呼吸道标本中的分离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肠杆菌目细菌检出率在逐年升高,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肠杆菌目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分布

    重症感染性休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信号通路变化

    吴若君范学朋高媛媛杨秀红...
    1939-1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及细胞免疫炎症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1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人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后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病死组33例和生存组68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1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及血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病死组和生存组PBMCs中TLR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TLR2 mRNA、TLR4 mRNA、核因子κB(NF-κB)表达、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结果 101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38%;研究组PBMCs中TLR2 mRNA、TLR4 mRNA、NF-κB表达及外周血CD8+、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死组PBMCs中TLR2 mRNA、TLR4 mRNA、NF-KB表达及外周血CD8+、IL-4、TNF-α 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CD3+、CD4+、CD4+/CD8+、IL-10、IFN-γ 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结论 重症感染性休克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TLRs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免疫抑制以及炎症反应加重与重症感染性休克及其预后密切相关。

    重症感染性休克Toll样受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

    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血清NT-proBNP、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表达及意义

    俞啸苏伟吴银山余群锋...
    1944-1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衢州市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46例和非心肌损伤组57例。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心肌损伤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血清NT-proBNP、PCT、MDA、AOPP水平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SOD、GSH-Px水平低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心肌损伤组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比值(E/A)、心输出量(CO)、心排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随着NYHA分级增加,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NT-proBNP、PCT、MDA、AOPP 水平升高(P<0。05),SOD、GSH-Px 水平降低(P<0。05);血清 NT-proBNP、PCT、SOD、MDA、AOPP、GSH-Px以及各指标联合诊断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830、0。795、0。860、0。881、0。806和0。95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与血清NT-proBNP、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显著相关,需引起临床重视。

    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降钙素原氧化应激

    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与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孙伟戴诚胡苗苗李亮...
    1949-1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与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 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50例细菌性V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分为定植组67例和非定植组83例,比较两组呼吸道分泌物中细菌菌株分布情况、呼吸道分泌物中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析SAA、CRP和IL-6水平与定植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的诊断价值。结果 定植组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高于非定值组(P<0。05);定植组VAP确诊时机械通气天数低于非定植组(P<0。05),发热、痰量增多、痰液性状改变占比、呼吸道分泌物中β-葡聚糖水平、SAA、CRP及IL-6水平、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高于非定植组(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SAA、CRP及IL-6水平与定植组VAP确诊时机械通气天数、CPIS评分、β-葡聚糖均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SAA、CRP及IL-6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细菌性VAP患者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0。723、0。750和0。883,联合诊断价值更高(P<0。05)。结论 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可加快细菌性VAP患者病情进展,其通过影响SAA、CRP和IL-6表达调控机体免疫失衡,可作为细菌性VAP重点监测内容。

    假丝酵母定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淀粉样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感染SP-D基因多态性、VCAM-1、MCP-1、TGF-β1 水平

    闻明刘安静杨立志韦玲...
    1954-1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表面活性蛋白-D(SP-D)基因多态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天津市泰达医院64例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与66例支气管哮喘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未感染组)的临床资料,感染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38例)和中-重度感染组(26例)。检测SP-D基因多态性、血清VCAM-1、MCP-1、TGF-β1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VCAM-1、MCP-1、TGF-β1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SP-D基因位点rs721917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未感染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VCAM-1、MCP-1、TGF-β1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中-重度感染组血清VCAM-1、MCP-1、TGF-β1水平均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血清VCAM-1、MCP-1、TGF-β1水平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临床上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及疾病进展与血清VCAM-1、MCP-1、TGF-β1水平异常升高有关,且SP-D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有明显关系。

    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表面活性蛋白-D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外周血miR-21、Tim-3、MMP-9、TLR4/NF-κB 表达

    孙凡婷马士鹏王晓宇
    1959-1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2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肺部感染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别纳入感染组35例和非感染组86例。统计感染组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血清miR-21、Tim-3、MMP-9、TLR4、NF-κB 水平,miR-21、Tim-3、MMP-9、TLR4、NF-κB 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分离出4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组血清miR-21、Tim-3、MMP-9、TLR4、NF-κB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miR-21、Tim-3、MMP-9、TLR4、NF-κB联合检测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比各指标单一检测高(P<0。05),且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为94。29%、83。72%。结论 革兰阴性菌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iR-21、Tim-3及MMP-9水平呈高表达,TLR4/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miR-21、Tim-3、MMP-9、TLR4、NF-κB五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预测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病原菌微小核糖核酸-2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基质金属蛋白酶-9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医院感染外周血miR-21、miR-19b、IL-37、PCT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郇雷尹杰牛甲民刘洪岩...
    1964-1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医院感染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21、miR-19b、白细胞介素(IL)-37、降钙素原(PCT)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8例AMI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11例AMI无医院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根据感染组3个月预后情况分为良好预后组82例和不良预后组26例。统计感染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感染组、未感染组及良好预后组、不良预后组血清miR-21、miR-19b、IL-37、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四者对AMI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检出12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株数最高为75株(60。98%),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感染组血清miR-21、miR-19b、IL-37、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不良预后组血清miR-21、miR-19b、IL-37、PCT水平高于良好预后组(P<0。05)。miR-21、miR-19b、IL-37、PCT联合检测诊断AMI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为80。77%、91。46%。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AMI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血清miR-21、miR-19b、IL-37、PCT水平在AMI并发医院感染患者呈高表达,且四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其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微小核糖核酸白细胞介素-37降钙素原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价值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及血清 miRNA-15a、miRNA-21 表达

    陈瑶王晓萍李云美周鑫...
    1969-1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及与血清miRNA-15a、miRNA-21表达。方法 以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9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分析血清miRNA-15a、miRNA-21表达对感染的评估价值及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19。59%,其中包括血流感染14例、局部感染5例。19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感染组血清miRNA-15a水平低于未感染组,miRNA-21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血清miRNA-15a水平单独检测(P<0。05)。置管部位为股内静脉、miRNA-21≥0。82为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miRNA-21表达异常变化及置管部位为股内静脉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且血清miRNA-15a、、miRNA-21水平联合检测对感染具诊断价值。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微小RNA-15a微小RNA-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