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17及IL-12P70与CD64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蔡剑英陶学芳王国文赵梁燕...
    2452-2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12P70、簇分化抗原64(CD6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作为重症组,同期选取普通肺炎患者60例作为普通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采集患者入院24 h内静脉血5 ml,检测血清IL-17、IL-12P70、CD64,分析其与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的相关性;根据28 d疾病转归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L-17、IL-12P70、CD64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L-17、IL-12P70、CD64对患者预后价值.结果 120例重症肺炎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3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重症组血清IL-17、IL-12P70、CD64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血清IL-17、IL-12P70、CD64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437,0.367,0.482;P<0.05);120例重症肺炎患者28 d内死亡36例,存活84例,存活组患者血清IL-17、IL-12P70、CD64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7、IL-12P70、CD64及联合检测评估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0.681、0.680和0.843.结论 血清IL-17、IL-12P70、CD64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具有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

    重症肺炎白细胞介素-17簇分化抗原64病情严重程度预后

    VDR Fokl基因多态性及MMP-9、MIP-2、Cys C变化与急性左心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关联

    韦玲李影闻明田永红...
    2457-2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左心衰竭(ALHF)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Fokl基因多态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胱抑素C(Cys C)变化.方法 选取天津泰达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48例ALHF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41例)纳入感染组,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7例)纳入非感染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VDR Fokl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血清MMP-9、MIP-2、CysC水平,三者对ALHF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均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感染组VDR Fokl rs2228570位点ff基因型与f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感染组,而FF基因型与F等位基因频率低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MMP-9、MIP-2、Cys C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MMP-9、MIP-2、CysC联合检测诊断ALHF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各项单一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2.93%,特异度为87.85%.结论 MMP-9、MIP-2、Cys C在ALHF患者肺部感染中高表达,且三者联合对其预测价值高;VDR Fokl基因多态性与ALHF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相关.

    急性左心衰竭肺部感染基质金属蛋白酶-9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胱抑素C维生素D受体Fokl基因多态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SII及NLR、RDW、PLR水平与脑出血后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关系

    朱敏黄从刚罗志华张思...
    2462-2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率(PLR)与脑出血后肺部感染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107例脑出血后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感染组,另选同期80例脑出血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归为非感染组,统计所有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SII、NLR、RDW、PLR水平,治疗后跟踪随访患者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感染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69)和预后不良组(n=38),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SII、NLR、RDW、PL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NLR、RDW、PLR水平对脑出血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107例脑出血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培养出148株菌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占比分别为75.68%、19.59%、4.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HISS评分、意识障碍、SII、NLR、RDW、PLR是影响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预后不良组SH、NLR、RDW、PLR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II、NLR、RDW和PLR水平联合预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92.11%,特异度为60.87%,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联合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脑出血患者SII、NLR、RDW、PLR水平是梗死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且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脑出血肺部感染预后病原菌危险因素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与超声特征及转归影响因素

    张涛李帅韩婵婵尹海威...
    2467-2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转归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征,分析影响IE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IE患者,收集IE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治疗方案、院内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心脏超声特征以及随访情况等资料;根据其治疗后6个月的转归情况分为转归良好组(n=95)和转归不良组(n=25),观察不同转归I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脏超声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E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 转归良好组患者入院心率低于转归不良组,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短于转归不良组,心功能Ⅳ级、有下肢水肿的占比低于转归不良组(P<0.05);转归良好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无院内并发症、血红蛋白≥90 g/L、血清白蛋白≥30 g/L占比均高于转归不良组(P<0.05),转归良好组患者入院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低于转归不良组(P<0.05);转归良好组患者赘生物<15 mm占比高于转归不良组(P<0.05),转归良好组患者伴随瓣膜穿孔、人工瓣周漏、肺动脉高压特征占比均低于转归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高肌钙蛋白Ⅰ水平、赘生物>15 mm、人工瓣周漏是影响IE患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治疗、入院高血红蛋白、高血清白蛋白是影响IE患者转归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IE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进行排查干预,入院高肌钙蛋白Ⅰ水平、赘生物>15 mm、人工瓣周漏会增加IE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超声特征转归影响因素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及影响因素

    吴洋来瑞平张爽明星...
    2472-2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且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共96例;在该医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且未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中按照发生月份1:4随机选择38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分析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9 839例骨科手术患者共发生SSI 96例,感染率为0.97%;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排名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8.89%)、阴沟肠杆菌(11.11%)和大肠埃希菌(1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长>2 h(OR=2.674,95%CI:1.502~4.762)、术中输血(OR=2.793,95%CI:1.104~7.062)、引流天数(OR=1.157,95%CI:1.044~1.283)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住院天数(OR=0.878,95%CI:0.781~0.988)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特征明确,手术时长、术前住院天数、是否输血、引流天数是其影响因素;应实施综合防治措施,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骨科手术手术部位感染术后感染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病原菌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肺部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

    南金梅李若和姚剑川林忠勤...
    2477-2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肺部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2年6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病区治疗的19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手术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慢肺阻、贫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致伤原因、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骨折Garden分型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将患者分成肺部感染组(n=40)和非肺部感染组(n=152);单因素筛选患者基线资料,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肺部感染的预测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肺部疾病、Garden分型、NIHSS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是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 回归模型为 logit(P)=-0.619+0.231XGarden分型+0.409XNIHSS评分+0.513X机械通气+0.641X慢性肺部疾病.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慢性肺部疾病、NIHSS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等是其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质量.

    高龄股骨颈骨折肺部感染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与MCP-1水平

    刘安全陈挺
    2481-2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特征及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以2021年6月-2023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感染组患者主要致病菌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应用西门子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受试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CAM-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MCP-1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得分将感染组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MC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感染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性干预,根据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MCP-1水平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革兰阴性菌;感染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随病情的加重呈升高趋势(P<0.05);重度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MCP-1水平联合检测评估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性较高,且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MC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并对疾病治疗疗效具有评估价值.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免疫球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75例牙周病铒激光治疗效果

    刘振丽王钟华杨永超马赛...
    2487-2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22(IL-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在牙周病中的相关性,以及牙周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5月基础治疗加铒激光治疗的75例患口腔牙周病(研究组)病例及75例基础治疗的牙周病(对照组)病例予以研究,检测组间的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及超基准值(DOB)、血清生化有关指标(IL-22与TNF-α的测定水平).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BI、PD、AL以及DOB的数值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IL-22与TNF-α检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病Hp感染者的血清IL-22与TNF-α检测水平过高,基础治疗加铒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的基础治疗.

    牙周病幽门螺杆菌感染铒激光治疗效果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DNA载量及Treg、Breg细胞与临床转归的关系

    李淑芬李卫武
    2491-2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病毒(EBV)-DNA载量及调节T(Treg)细胞、调节B(Breg)细胞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IM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患儿外周血EBV-DNA载量,根据EBV-DNA载量分析结果分为低载量组(n=34)、中载量组(n=20)和高载量组(n=2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CD4+CD25+CD127 low Treg、CD19+CD24 high CD27+Breg 细胞水平,酶联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观察三组患儿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低载量组CD3+、CD3+CD8+细胞水平均低于中载量组和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于高载量组(P<0.05);低载量组CD3+CD4+、CD4+CD25+CD127low、CD19+CD24 high CD27+细胞水平、CD4/CD8 比值、IL-10、TGF-β 水平均高于中载量组和高载量组,中载量组高于高载量组(P<0.05);低载量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眼睑肿大)缓解时间均短于中载量组和高载量组,中载量组均短于高载量组(P<0.05).结论 EBV-DNA载量、Treg、Breg细胞表达水平均可对IM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且与临床转归情况有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调节T细胞调节B细胞临床转归

    血清miR-223、miR-155、CCL17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赵海微胡莉蔓阮旦青蔡娇娇...
    2496-2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23、miR-155、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1例小儿MP感染(研究组)与72名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根据病情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症组(46例)、重症组(25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比较轻症组与重症组患儿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分析血清miR-223、miR-155、CCL17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miR-223、miR-155、CCL17对小儿M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重症组较轻症组高(P<0.05);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小儿MP感染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73%,特异度为88.89%.结论 小儿MP感染后,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升高,小儿MP感染重症患儿趋势变化更为明显,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小儿MP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微小核糖核酸-223微小核糖核酸-155趋化因子配体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