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确诊的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耶氏肺孢子菌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治疗的药物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且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或)血二代测序结合临床确诊的16例非HIV耶氏肺孢子菌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表现、药物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 16例非HIV耶氏肺孢子菌重症肺炎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9~77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均值为(19.90±8.40)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中位数6.50(4.80)分;大部分以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发热等症状起病;10例有自身免疫性基础疾病,肿瘤4例,1例为肾移植术后;住院前使用激素史11例,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9例;入ICU后(首次检查结果)总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0.38(0.54)×109/L,C-反应蛋白为(111.51±81.40)mg/L,CD4+T 细胞计数<200 个/μl为 60.00%(9/15),CD4+T 细胞计数中位数为 112.30(230.52)个/μl,(1,3)-β-D葡聚糖>200 pg/ml及乳酸脱氢酶>250 U/L均为10例,白蛋白为(27.08±4.04)g/L;16例患者中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检出巨细胞和(或)EB病毒为9例(56.25%),13例检测血浆中巨细胞病毒DNA和(或)EB病毒DNA中8例为阳性;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联合(不联合)棘白菌素治疗的基础上,75.00%(12/16)患者使用了抗病毒药物,93.75%(15/16)患者使用激素,56.25%(9/16)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62.50%(10/16)患者使用胸腺肽,93.75%(15/16)患者经验性或目标性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经治疗后9例(56.25%)好转.结论 非HIV耶氏肺孢子菌重症肺炎患者的自身免疫性基础疾病较多,以混合感染为主,病死率较高,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可为该类感染提供较好的病原学证据,除抗耶氏肺孢子菌治疗的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棘白菌素类药物外,激素、丙种球蛋白、胸腺肽及其他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个体化,需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