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淋巴细胞比值评分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的网络计算器

    张亮乐军傅晓婷杨贺杰...
    74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四种淋巴细胞比值相关的炎症-免疫反应标志物构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和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LR)淋巴细胞比值评分(NPMC-Ls)并开发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风险的网络计算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治疗的TPF患者1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SSI,分为SSI组31例,无SSI组166例.收集患者术前四种淋巴细胞比值相关的炎症-免疫反应标志物,包括NLR、PLR、MLR和CLR.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SI风险危险因素.使用R语言中rms、survival、dca.R和DynNom等包开发TPF患者SSI风险的网络计算器.结果 197例TPF患者中,SSI发生率为15.74%(31/197).SSI 组患者 NLR、PLR、MLR 和 CLR 均高于无 SSI 组患者(P<0.05).NLR、PLR、MLR、C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02、203.23、0.56及39.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NPMC-Ls为TPF患者术后SSI的危险因素(P<0.05).包含年龄、BMI和NPMC-Ls的网络计算器(ht-tps://npmcls.shinyapps.io/TPF_SSIapp/)可以有效预测 TPF 患者 SSI 风险.结论 年龄、BMI 和 NPMC-L 与TPF患者SSI风险相关.网络计算器可以协助临床医生有效预测SSI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淋巴细胞炎症免疫网络计算器列线图

    乳腺良性疾病日间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学和危险因素及与TLR4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刘心烛赖雪赵梦凡郭杏...
    749-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良性疾病日间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及与TOLL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56例行日间手术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分为感染组51例和未感染组805例.统计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日间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学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及TLR4基因多态性.结果 856例行日间手术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51例(5.96%),共分离出52株病原菌,构成比最高的为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年龄大、糖尿病、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水平高均为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日间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TLR4基因多态性位点rs2737190基因型GA占比高于未感染组,GG、AA占比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日间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风险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年龄大、糖尿病、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是其危险因素,而TLR4基因多态性位点rs2737190基因型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日间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乳腺良性疾病日间手术手术部位感染TOLL受体4病原菌危险因素基因多态性

    高危型HPV感染与孕妇血清miR-222、miRNA-21、miR-18a 表达的关联

    吴晨辉孔菲菲李金泽甄学慧...
    75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孕妇血清微小RNA(miR)-222、miR-21、miR-18a表达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6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孕妇102例为高危型HPV感染组,同期HPV感染阴性孕妇124名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一般资料,高危型HPV类型(HPV16、HPV18、HPV31、HPV33、HPV51、HPV52、HPV53 及 HPV58),两组血清 miR-222、miRNA-21、miR-18a 表达水平、宫颈阴道微生态菌群、母婴结局.结果 高危型HPV感染组、对照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产妇类型、孕次、检测时孕周、合并妊娠期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02例高危型HPV类型主要为HPV16,占比54.90%,其次为HPV18,占比20.59%.与对照组比较,高危型HPV感染组血清miR-222、miR-NA-21、miR-18a表达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危型HPV感染组乳酸杆菌阳性比例更低,假丝酵母、加德纳细菌阳性比例更高(P<0.05).高危型HPV感染组自然流产、早产、总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主要类型为HPV16、HPV18,能增加孕妇血清miR-222、miRNA-21、miR-18a表达水平,影响宫颈阴道微生态菌群,威胁母婴结局.

    孕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微小RNA母婴结局阴道微生态菌群

    海口市围产期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其毒力基因分布和药物敏感性

    张娇珍陈鑫苹张新平许政衡...
    759-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海口市围产期孕妇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其毒力基因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方法 收集海口市中医医院和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于2019年3月-2021年9月收集的围产期孕妇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和直肠拭子标本,对检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和荚膜多糖基因分型,检测毒力基因分布,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所有标本经培养分离得到300株无乳链球菌菌株.300株无乳链球菌菌株有237株成功进行MLST分型,共分为19种ST型,主要ST型为ST1、ST19、ST23、ST17、ST12、ST61;共检出Ⅰ a、Ⅰ b、Ⅱ、Ⅲ、Ⅴ 5种型别,主要荚膜多糖型为Ⅲ型;CAMP未检出,hylB、cylE、PI-1、PI-2a、PI-2b均检测到阳性株;对青霉素等常见抗菌药物敏感,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海南地区海口市围产期孕妇主要ST型为ST1、ST19、ST23,主要荚膜多糖型为Ⅲ型,均携带hylB、cylE毒力基因,至少携带PI-1、PI-2a、PI-2b其中一个,药物使用推荐青霉素.

    无乳链球菌围产期毒力基因药物敏感性海口市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筛选儿童肺炎链球菌致病因子

    黄嘉寅王旭麟李文宇陈敏琪...
    764-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筛选不同类型肺炎链球菌(感染与定植菌株)的分子特征,揭示其致病相关标志物.方法 2015年12月-2021年1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集儿童的临床常见标本(血液、脑脊液、胸膜液、痰液、鼻窦吸入和耳分泌物等)为感染组.收集2020年10月-12月在佛山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所幼儿园,开展健康幼儿园儿童的鼻咽拭子采样为定植组.感染菌株为医院感染儿童的临床感染肺炎链球菌,定植菌株为社区健康儿童的鼻咽定植肺炎链球菌.采用全基因测序技术全面检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采用单因素分析(x2检验)和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筛选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相关标志物.结果 感染菌株pce、pitA、pitB、sipA、rrgA、rrgB、rrgC、srtG1、srtG2、srtC1、srtC2、srtC3、nanA、nanB、cps4A、cps4B、cps4D 和zmpC毒力基因携带率高于定植菌株(P<0.05);cbipG、pfbA、lytA和lytB基因携带率低于定植菌株(P<0.05).感染菌株ermC、mefA和msrD耐药基因携带率高于定植菌株(P<0.05);cat(pC194)基因的携带率低于定植菌株(P<0.05).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6个致病分子特征(毒力基因pce、rrgA、lytA、lytB和zmpC,耐药基因msrD),交叉验证准确率为70.11%,曲线下面积(AUC)为0.73.结论 运用随机森林有效筛选肺炎链球菌致病相关标志物,为追溯高致病性传染源和开展精准的靶向干预提供遗传学证据.

    肺炎链球菌医院儿童幼儿园儿童分子特征感染定植

    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与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

    陈玲胡荆江覃军
    770-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与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8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200例为研究组,分析其BALF病原微生物与耐药性,依据肺炎严重程度指数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选择同期于医院治疗的除肺炎外的其他呼吸道感染患儿110例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丝苏氨酸激酶(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并监测其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BALF共检出病原菌214株,以肺炎支原体(MP)为主,其次是肺炎链球菌(SP);分别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耐药率最高.研究组年龄和体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Akt、NF-KB及炎性因子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Akt、NF-κB是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加为保护因素(P<0.05).研究组患儿中,重度组Akt、NF-KB和炎性因子表达均较轻、中度组升高;且中度组较轻度组升高(P<0.05).结论 儿童大叶性肺炎感染病原学以MP为主,SP和腺病毒等为次,混合感染也占一定比例;且患儿呈现低龄化,Akt/NF-KB信号通路激活和炎性因子高表达状态与其病情进展关系密切.

    大叶性肺炎感染病原谱丝苏氨酸激酶核转录因子-κB炎性因子水平耐药性

    江西省某三甲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健康与经济负担

    陈西卓李卓献薛天琴李胤铭...
    775-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医院视角下明确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导致的健康与经济负担,以期为细菌耐药相关政策干预的评估与优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中部某省一家公立综合三甲医院出院时间在2018-2019年的170 874例出院患者病案数据,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阳性感染组489例、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阴性感染组1 162例和非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非感染组169 223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状态模型和费用成本转换法等计算阳性感染组相对于其他两组分别导致的死亡风险、额外床日数和额外住院成本.结果 经PSM匹配,阳性感染组、阴性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三组分别纳入489、489和43 353例样本.阳性感染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感染患者的1.96倍(P<0.05).但以阴性感染组为对照时,感染未增大患者的死亡风险.多状态模型结果显示,阳性感染患者相较于非感染患者和阴性感染患者(即归因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产生的额外床日数分别为7.99 d/例和4.01 d/例.而相应产生的额外住院成本分别为14 226.34元/例和7 139.88元/例.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会增大患者的死亡风险,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的住院成本.医院应加强感染和耐药情况的监测,优化相关成本管控.

    细菌耐药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多状态模型医院视角健康负担经济负担

    2020-2022年苏州市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数据分析

    宋晓超乔美珍丁蔚朱书开...
    781-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苏州市51所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特点,为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苏州市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报的CAUTI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2年共发生CAUTI患者2 734例次(0.99‰),三级医院(1.03‰)高于二级医院(0.74‰),其中三级综合医院和二级专科医院较高(P<0.05).2 54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56.29%),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为22.80%和20.91%.二级和三级医院病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但均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屎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构成比最高(63.38%),其检出率为60.94%.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仅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除喹诺酮类的多数抗菌药物保持高度敏感,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则呈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25.00%,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仅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较敏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低于5.00%.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光滑假丝酵母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5.00%.结论 本市不同医院CAUTI流行特点和不同菌株耐药性存在差异,应加强监测指导感染防控.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多药耐药菌耐药性苏州市

    集束化培训模式对某三甲综合医院感控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费佳慧许文戈伟马黎黎...
    78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培训模式对某三甲综合医院感控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7月-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14个科室的感控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院感理论操作培训;以2023年1月-2023年6月医院114个科室的感控员为研究组,采用集束化培训模式进行医院感染培训,聚焦临床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多维度、全方位、定制化培训方案,利用多元化培训形式,分层次、分专业、分形式对医院不同岗位(医生、护理、医技)感控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定期考核与督导,进行多渠道结果反馈.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感控员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感控员的培训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感控员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培训满意度,可在感控员培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集束化培训模式感控员医院感染培训培训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医院感染管理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研究进展

    吴宇姣魏佳琪黄玮铮黄橙紫...
    793-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严重的皮肤及软组织侵袭性感染,其特征是皮下组织尤其是浅层和深层筋膜迅速进行性坏死,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达20%~30%.NF早期识别困难,诊断标准不明确,病情进展迅速,因此,早期的及时诊治是提高NF患者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新的诊断方式和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为NF的诊断及分型提供了新思路,而关于该病的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延伸出了多种NF治疗方案.本文旨在综述NF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总结NF的临床表现、分型及鉴别,探索NF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从而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坏死性筋膜炎鉴别诊断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