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型糖尿病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胰岛功能及骨质疏松指标变化和TNF-α基因多态性

    申东雯肖红珍俞芳孟成远...
    1326-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患者胰岛功能及骨质疏松指标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取唐山工人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未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别纳入感染组(95例)和非感染组(68例),分析两组患者胰岛功能及骨质疏松相关指标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TNF-α基因多态性。结果 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95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率为58。28%;感染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胰岛功能指标胰岛功能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较高(P<0。05),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低(P<0。05);骨质疏松相关指标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O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较低(P<0。05);TNF-α基因863位点CC基因型频率、C等位基因频率较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促进胰岛素抵抗,且易于并发骨质疏松症,TNF-α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情进展。

    2型糖尿病幽门螺杆菌骨质疏松症胰岛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关联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感染血清PTX-3及sTREM-1和sCD163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王艳高东升王彦霞刘俊平...
    1331-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并发感染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CD163分子(sCD163)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19例DKA患者,根据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非感染组67例,统计DKA患者并发感染类型,检测血清PTX-3、sTREM-1、sCD163、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DKA患者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119例DKA患者中,并发感染52例(43。70%),其中呼吸系统感染31例占59。62%、消化系统感染16例占30。77%及其他感染5例占9。62%;感染组PTX-3、sTREM-1、sCD163、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R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联合检测诊断DKA患者并发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80。60%。结论 DKA患者并发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类型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为主;DKA患者并发感染后PTX-3、sTREM-1、sCD163、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RP、PCT水平呈高表达,且联合检测可提高DKA患者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可溶性CD163分子正五聚蛋白-3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老年COPD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 IFN-γ、sIL-2R、Ag85B 水平变化

    吴秋静史可云胡杰陈芸...
    1336-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γ-干扰素(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抗原85B(Ag85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3年5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COPD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104例单纯COPD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老年COPD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FN-γ、sIL-2R、Ag85B表达水平。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吸烟史、粉尘暴露史、吸入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均是老年COPD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992、2。092、2。162、1。964、2。132;P<0。05);研究组血清IFN-γ、sIL-2R、Ag85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结核病变程度加重而上升(P<0。05)。结论 老年COPD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年龄、吸烟史、粉尘暴露史、吸入糖皮质激素及营养不良等密切相关,并导致血清IFN-γ、sIL-2R、Ag85B水平升高,且随结核病变程度加重而上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抗原85B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BIRC5、sTREM-1和miR-506-3p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管肖依宋婷阁马少林
    1340-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重复序列蛋白5(BIRC5)、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微小核糖核酸(miR)-506-3p表达水平及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9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随机选取同期10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胸腔积液BIRC5、sTREM-1、miR-506-3p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IRC5、sTREM-1、miR-506-3p表达对结核性胸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胸腔积液BIRC5、sTREM-1水平升高,miR-506-3p水平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胸腔积液BIRC5、sTREM-1水平升高,miR-506-3p水平降低(P<0。05);BIRC5、sTREM-1、miR-506-3p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预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独检测的AUC值(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6。21%,特异度为94。20%。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BIRC5、sTREM-1水平升高,miR-506-3p水平降低,结核性胸膜炎预后不良患者也具有相同趋势,BIRC5、sTREM-1、miR-506-3p三者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重复序列蛋白5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微小核糖核酸-506-3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

    邢丽洁徐翠萍尚雪王莉...
    1345-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630例2018年1月-202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收治的行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现况及病原菌分布,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30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5例,感染率为5。56%;共培养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54。05%,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16株,占43。24%,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真菌1株,占2。70%;手术时间≥4 h、疾病类型为开放伤、合并糖尿病、脑室留置引流管、伴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12;2。284;2。121;2。071;2。259,P<0。05)。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率较高,检出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4 h、疾病类型为开放伤、合并糖尿病、脑室留置引流管及伴脑脊液漏,临床可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降低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

    颅脑损伤术后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

    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

    任楠李耀妍王璐
    1349-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2019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370例行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并发颅内感染组51例和未并发颅内感染组319例,分析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370例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中并发颅内感染为51例,感染率为13。78%;共培养出44株病原菌,其中27株革兰阳性菌(61。36%),主要为人葡萄球菌,17株革兰阴性菌(38。64%),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术中出血量>100 ml、腰大池引流、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为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以人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术中出血量>100 ml、腰大池引流、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临床可进行针对性防治以降低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风险。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颅内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术后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袁媛王俊霞郭丽平任杰...
    1353-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LE合并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患者62例为感染组,另选择60例未合并感染的SLE患者为未感染组,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疾病活动度、免疫球蛋白、补体表达水平。结果 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微生态失调患者占比升高(P<0。05);两组患者菌群密集度、pH值、过氧化氢酶、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为(21。51±2。42)分,未感染组SLEDAI评分为(15。42±2。57)分,两组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6,P<0。001);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抗核抗体(ANA)滴度、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补体C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支原体感染影响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可能通过影响体液免疫激活水平介导患者的免疫损伤及疾病活动度。

    感染生殖系统支原体系统性红斑狼疮阴道微生态体液免疫

    肝癌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病原菌和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罗成张维东刘德林张玉娟...
    1357-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肝癌切除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收集466例2020年1月-2023年3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56例和未感染组410例,统计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肝癌切除患者术后腹腔感染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56例肝癌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占比分别为60。00%、35。38%、4。62%;肝癌切除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00 min、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 d、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OR=2。181、2。793、2。582、3。882、2。355,P<0。05);依据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诊断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49,敏感度为70。00%,特异度为87。56%。结论 肝癌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00 min、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 d、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诊断价值较好。

    肝癌肝癌切除术腹腔感染病原菌预测模型预测价值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microRNA的预测价值

    张超赵婷戴钰辉袁泽龙...
    1362-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介入化疗(TACE)术后医院感染的特点及与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4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 ACE手术治疗的6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51例和未感染组59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血清miR-200a、miR-15a及miR-22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0a、miR-15a及miR-221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有脾脏栓塞、有侵入性操作患者占比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miR-200a、miR-15a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血清miR-221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00a、miR-15a及miR-221联合检测预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医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7,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血清miR-200a、miR-15a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呈低表达,而血清miR-221呈高表达,且合并糖尿病、有脾脏栓塞、有侵入性操作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医院感染有关。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介入化疗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微小核糖核酸预测价值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建立

    石召强成敏敏于晓卫赵庆美...
    1366-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9例结直肠癌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分为感染组43例和未感染组136例,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有低蛋白血症、术后造口、留置引流管时间≥10 d与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有关(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Logit(P)=-2。410+合并糖尿病×1。031+低蛋白血症× 0。919+术后造口 × 0。987+留置引流管时间× 1。00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Chi-Square=3。412,P=0。578),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提示该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校准和预测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8。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与合并糖尿病、有低蛋白血症、术后造口、留置引流管时间有关,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结直肠癌腹腔感染危险因素预测模型诊断价值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