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朱世强

双月刊

2096-4730

huangpq@zjou.net.cn

0580-2550077

316004

浙江省舟山市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浙江海洋学院主办的海洋、水产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宗旨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地方海洋、水产经济发展服务。本刊前身《浙江水产学院学报》为水产类核心期刊,联合国水产科学与渔业情报系统(ASFIS)收录刊物。1998年因浙江水产学院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联合成立浙江海洋学院,改为现刊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菌肽MDP-1与MDP-2的结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刘岳敏王敬祺廖晓晓杨婷...
    367-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抗菌肽mytilin-derived-peptide-1(MDP-1)与mytilin-derived-peptide-2(MDP-2)含有相同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相反,但MDP-2 的抑菌活性大于MDP-1。前期液体核磁共振波谱试验表明,2 条肽在水溶液中均呈b-发夹结构,其疏水斑片面积以及碱性氨基酸在分子表面的拓扑结构差异是其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深入探究肽疏水斑片面积与结构稳定性在水溶液中的动态过程,该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P-1 与MDP-2 在水溶液中的结构稳定性与溶液可极性表面积变化过程,以解释其抑菌活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MDP-1 与MDP-2 在水溶液的主要二级结构都为β-折叠,但MDP-2 在水溶中的RMSD值、RMSF值更小,结构更为稳定;溶液可及性表面积更大,能与细菌细胞膜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因此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该研究分析了抗菌肽的疏水性和结构稳定性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为抗菌肽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抗菌肽二级结构抑菌活性结构稳定性

    自噬抑制、增效对曼氏无针乌贼性腺自噬、凋亡及雌雄标记基因的影响

    罗俊陈龙张涛陈爽...
    373-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喹(chloroquine,CQ)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是实验室常用的自噬抑制剂和增效剂。小鼠、斑马鱼等模式生物中的研究发现改变自噬水平会对精子和卵子发生产生影响。以曼氏无针乌贼为对象,通过建立精巢和卵巢的体外自噬抑制(CQ)和自噬增效(RAPA)组织培养模型,系统比较不同浓度CQ和RAPA处理后精巢、卵巢中自噬(LC3、BECN1)、凋亡(p53、Cas3)、无脊椎动物缝隙连接蛋白基因(Inx4)、雄性标记(Sox3、Sox30)和雌性标记(Nanos-1、FTZ-F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CQ处理引起曼氏无针乌贼的精巢和卵巢的自噬水平显著抑制,自噬标记基因LC3 显著升高,BECN1 显著下降;Inx4 的变化趋势与自噬标记基因基本一致,表明Inx4 与自噬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凋亡标记基因p53 和Cas3 显著升高,表明自噬抑制引起凋亡通路被激活;雄性标记基因Sox4 和Sox30 的表达变化相对滞后于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表明自噬抑制对配子发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自噬增效(RAPA)同样引起了自噬标记基因(LC3、BECN1)、无脊椎动物缝隙连接蛋白基因(Inx4)、凋亡基因(p53、Cas3)、雄性(Sox3、Sox30)和雌性标记基因(Nanos-1、FTZ-F1)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自噬对曼氏无针乌贼精子发生和卵子发生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首次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揭示了Inx4 与自噬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二者对配子发生有直接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和Inx4 对包括头足类在内的海洋无脊椎动物配子发生的调控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氯喹雷帕霉素自噬曼氏无针乌贼

    线口鳗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分析

    赵耀刘玉萍杨澜杨天燕...
    382-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次运用MISA工具从 57。93 Gb的线口鳗基因组数据中搜索微卫星位点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基因组中筛选得到总长度为 14 044 174 bp的微卫星位点共计 1 113 480 个,这些微卫星位点随机分布在 813 780 条序列上,发生频率、出现频率和相对丰度分别为 11。73%、16。05%和591。51 个/Mb。在 1~6 个碱基重复的微卫星类型中,二碱基重复类型占比最大(558 274 个,50。14%)、出现频率最高(8。05%)且相对丰度最大(296。57个/Mb)。在 1 484 种微卫星重复基元中,种类最多的为六碱基重复基元(603 种),其次为五碱基重复(575 种)、四碱基重复(230 种)、三碱基重复(60 种)、二碱基重复(12 种)和单碱基重复(4种)。它们的优势碱基类别分别为A(178791,47。83%)、CA(158 182,28。33%)、AAT(13 790,13。21%)、CACG(4584,6。79%)、AATTG(166,3。71%)和CACACG(439,8。66%)。研究获得的线口鳗基因组中微卫星数量、种类和组成分布等信息,为今后开发利用线口鳗高质量的微卫星标记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鱼类的种质遗传资源研究奠定基础。

    线口鳗基因组微卫星高通量测序技术

    5种洄游鱼类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郑玉婷郑天伦王晓艳高天翔...
    390-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5 种生活在不同水层暖温性海域的洄游性鱼类(蓝点马鲛、龙头鱼、鮸、绿鳍马面鲀和褐菖鲉)为研究对象,采用凯氏定氮、酸水解法和水解氨基酸等检测方法,探究不同水层洄游性鱼类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 种洄游鱼类的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含量范围分别为 16。47%~21。20%、0。67%~3。27%、73。60%~78。40%和 1。03%~2。73%,以蓝点马鲛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5 种鱼中蓝点马鲛的必需氨基酸(6。98%)、非必需氨基酸(8。55%)和呈味氨基酸(7。46%)总量均高于其他4种鱼类(P<0。05)。5 种鱼类肌肉中共检测出 21 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龙头鱼的最高,分别为 12。72%和 10。65%;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总量以蓝点马鲛的最高,分别为 4。85%和 4。29%。综上所述,5 种鱼类的肌肉营养丰富,但是彼此间成分和品质特性差异明显,从人类饮食需求和健康角度出发,推荐蓝点马鲛为更优质的水产品。

    洄游性鱼类肌肉营养特性氨基酸脂肪酸

    3种鱿鱼鱼糜凝胶特性分析与品质评价

    胡诗陈霞霞张小军
    398-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鱿鱼鱼糜凝胶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对 3种鱿鱼边角料制成的鱼糜凝胶进行探究,从鱼糜凝胶的持水性、白度值、质构特性、总巯基含量和结构变化(蛋白质二级结构、微观结构)等方向切入,结果表明:阿根廷鱿鱼鱼糜凝胶品质高于秘鲁鱿鱼和赤道鱿鱼。不同部位(胴体、鳍部、腕足)凝胶品质差异性明显:蛋白质二极结构胴体组织无规则卷曲含量占63%以上,腕足和鳍部在 60%左右;微观结构表现为胴体和鳍部的凝胶缝隙紧密,直观表现在凝胶切面结实平整光滑洁白、质构性能等也高于腕足鱼糜凝胶;在色差上胴体和鳍部凝胶呈现乳白色且白度无明显差距,而腕足凝胶呈现粉红色并含有红色斑点,所以这两种原料混合加工可提高凝胶品质和原料利用率。以上结果旨在为鱿鱼资源高值化利用和边角料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鱿鱼边角料鱼糜凝胶特性

    红树林秋茄不同组织内生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张屹轩张浩杨王健鑫水柏年...
    406-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树林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在CO2 吸收、堤防加固和保护生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使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研究红树林中秋茄不同组织内生原核微生物群落,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平均相对丰度 64。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平均相对丰度 13。7%),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平均相对丰度 4。5%)等细菌群落在秋茄根、茎、叶组织中的相对丰度占优;纳古菌门(Nanoarchaeota;平均相对丰度 0。6%)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平均相对丰度 0。06%)为秋茄根、茎、叶组织中的优势古菌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根组织内生菌与沉积物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叶和茎组织内生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与胚轴相似。此外,叶、茎和胚轴样本中具有 33 个特有(OTUs),其在根、沉积物和间隙水样本中不存在,这表明胚轴是秋茄茎和叶组织内生原核微生物群落的潜在来源。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秋茄与微生物互作关系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充分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与形成机制奠定基础。

    秋茄内生微生物红树林多样性网络稳定性

    2种贝类鳃暴露于潮间带原油污染的氧化应激效应

    白石唐忠伟杨金生王益鸣...
    413-418,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中发生的原油泄漏事故,会危害海洋生态环境。为了寻找潮间带原油污染生物监测指示生物,研究了 2 种贝类缢蛏和泥蚶鳃暴露于原油污染的氧化应激效应。在暴露 24h和 72h时,对贝类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经原油暴露后,缢蛏鳃SOD活性在 24h时受到诱导,在 72h时表现为低浓度(1 500 mg·kg-1 以下)抑制,高浓度(1 500 mg·kg-1)诱导;CAT、GPx和GST活性在24、72 h时均受到诱导。泥蚶鳃SOD活性表现出与缢蛏相反的结果;CAT活性在 24h时受到诱导,GST活性表现与其相反,GPx活性则在 72h时受到诱导。研究表明,在原油暴露下,缢蛏的抗氧化能力更强,而原油暴露则总体抑制了泥蚶抗氧化酶的活性。因此,两者均可作为原油污染监测的指示生物,但缢蛏优于泥蚶。缢蛏更适合作为潮间带原油污染监测的指示生物。

    缢蛏泥蚶潮间带原油污染抗氧化酶生物监测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运行稳定性及功能菌群结构研究

    魏致远陈东之阳广凤
    419-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实验室规模的 3 组上流式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应器运行性能波动较大,平均NH4+-N去除率(ARE)为 58。2%±19。0%;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ARE为 41。4%±12。2%,TN去除率为 85。6%±5。4%,几乎无NO2--N积累。短程反硝化反应器运行性能较好,其NO2--N去除率高达 99。7%±0。5%。Proteobacteria门细菌在短程硝化污泥和短程反硝化污泥中具有最大相对丰度(RA)值,分别为 42。91%和 64。23%,短程硝化反硝化污泥中优势门为Firmicutes(44。48%)和Proteobacteria(30。28%)。在属水平下,短程硝化污泥中优势属为Nitrospira(9。30%)和Nitrosomonas(5。41%),短程反硝化污泥优势属为Trichococcus(24。94%)、Desulfomicrobium(10。76%)和Macellibacteroides(5。83%),短程硝化反硝化污泥优势属为Trichococcus(20。96%)、Desulfomicrobium(16。72%)和Aeromonas(5。38%)。

    脱氮系统运行性能脱氮功能菌群

    丁酸钠对断奶应激大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羽琪薛雅儒杨红丽闻正顺...
    426-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丁酸钠(sodium butyrte,NaB)对断奶应激(weaning stress)大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丁酸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建立SD大鼠断奶应激模型,期间每日灌胃浓度为 120 mmol·L-1 的NaB,连续 14 d。结果表明,NaB缓解结肠黏膜损伤,增加肠道黏液层厚度;显著降低血清DAO和LPS水平;且显著提高了结肠组织中ZO-1、Claudin-1 和mucin-2 的mRNA表达水平。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NaB可调节断奶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并且显著降低狭义梭菌属、艾克曼氏菌属及葡萄球菌属的丰度,而显著升高罗姆布茨菌属、乳酸菌属和苏黎世杆菌属的丰度。综上,NaB可以缓解断奶应激大鼠黏膜屏障损伤,改善断奶应激大鼠的肠道微生态,从而有效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断奶应激丁酸钠肠道菌群肠道屏障

    鱼类窒息点的研究进展

    林心妍郭勇垚徐恺余懿翾...
    43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鱼类窒息点研究的进展,为进行鱼类窒息点相互比较提供思路和参考。收集、归纳鱼类窒息点研究相关文献235 篇,分析 204种鱼类的窒息点数据。探究影响鱼类窒息点的分布情况和影响窒息点的因素,以及造成鱼类不同低氧耐受能力的主要原因。其中,204种鱼类的窒息点 4等分点分别是 0。43、0。75、1。14 mg·L-1。体质量和温度则是主要影响窒息点的因素,影响鱼类窒息点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率的波动。此外,对实验条件的分析揭示实验误差可能影响窒息点测定结果。鱼类窒息点是评价鱼类低氧耐受能力的重要指标。应该使用一个更为统一的实验标准,构建鱼类窒息点数据平台,并完善不同条件下窒息点的变化规律。这将为水产养殖管理和水产品活体运输提供理论支撑和助力。

    窒息点缺氧体质量温度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