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华南双季稻作区是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生态区域之一,广西作为华南双季稻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稻谷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0%.广西桂南稻作区生态条件适宜,是广西主要的双季稻区,其中晚籼稻区是广西主要优质稻米产区,故分析其近年来审定的晚籼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特点,以期为广西未来晚籼稻育种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导.对近10 a桂南稻作区晚籼稻组通过审定的品种产量特征和品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总结,结果表明,2014-2023年桂南稻作区晚籼稻组共审定了 386个品种,审定品种年度间平均产量处于7 338.60~7 948.65 kg/hm2之间,相较于对照品种总体平均增幅在5%左右,产量特征上年度间无明显提升.感温品种逐渐增多,感光品种逐渐减少,且感光品种中约70.50%为弱感光品种.稻米品质逐年提高,2023年达到部标或国标优质稻米的品种比例提升至90.91%.外观品质上,与2014年相比,2023年的垩白度降幅达57.5%,长宽比增幅为19.11%.食味品质上,胶稠度略有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基本稳定,碱消值稳步提高,整体上呈现更为软化、适口性更好的趋势.总的来说,广西桂南稻作区晚籼稻审定新品种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感温型品种成为主导,在产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大幅地提高了稻米品质,为丰富稻米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