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辉

季刊

1001-5051

xbzkb@zjnu.cn

0579-82282067

321004

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33信箱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为本校教师提供一个发表教学、科研成果的园地,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吸收部分校外优秀论文提高本刊的学术质量。本刊在1989年获浙江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质量评比优秀奖;1990年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质量评比三等奖;被俄罗斯的《文摘杂志》认定为全文收录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和德国《数学文摘》数据库;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列为全文收录期刊;被《万方数据》列为全文收录期刊;被《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列为来源期刊。从2000年起改为标准16开,以适应期刊国际化的需要。同时,努力提高刊物的编排质量,严格执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和《CAJ-CD规范》,2001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从而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素与水稻叶片衰老调控的研究进展

    饶玉春罗怡琳叶语涵徐江民...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叶片衰老是植物叶片发育过程中的最终阶段,是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机制.水稻叶片衰老的进程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水稻叶片衰老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保障或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叶片衰老的进程受到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调控,其中植物激素在调控叶片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激素对叶片衰老进程具有促进或延缓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分析、归纳后,综述了近年来激素与水稻叶片衰老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剖析激素在水稻叶片衰老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水稻稳产高产育种提供相关参考.

    水稻叶片衰老产量激素调控机制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特征与失效断裂演变机制研究进展

    邱欣张丁川郭群英项震宇...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冷拌路面材料已受到道路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与应用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系统地汇总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施工控制、强度发展机理和损伤行为特征 3 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混合料制备工艺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生产工艺的相关技术,阐述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特性、拌和工艺、成型方式和养生条件等对其施工和易性的影响;混合料强度发展机理方面,阐明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微观结构特征,凝练了材料强度形成过程中的内部界面行为;混合料断裂失效行为特征方面,归纳了研究断裂行为和断裂机理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探讨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断裂机制与疲劳特性.研究表明:构建全面的材料组成特性认知体系,利用多尺度手段揭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实时动态感知混合料疲劳损伤过程的阶段性演化规律,将对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延长冷再生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施工强度发展损伤行为

    一类4维3-李代数上的(O)-算子及导出的3-Pre-李代数

    程紫莹吕家凤亢闯闯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代数的Operad理论应用于3-李代数,可自然地构造出3-Pre-李代数,其与Pre-李代数有很多相似的性质.利用 4 维复 3-李代数的分类以及 3-李代数和(O)-算子的结构常数的关系,使用Maple软件求解三次非线性方程组,对一类 4 维复 3-李代数上与伴随表示相结合的(O)-算子进行了刻画.此外,利用所得结果,给出了这些(O)-算子导出的 26 个 3-Pre-李代数的例子.

    3-Pre-李代数(O)-算子3-李代数Pre-李代数

    稀疏图的邻和可区别全列表染色

    童思鹏陈东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极小反例的结构,运用权转移方法,证明了最大度Δ(G)≥8 且最大平均度小于 3.2 的图G的邻和可区别全选择数不超过Δ(G)+2.

    稀疏图邻和可区别列表全染色最大平均度权转移

    基于YOLOv8改进的跌倒检测算法:CASL-YOLO

    徐慧英赵蕊朱信忠黄晓...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跌倒对老年人危害极大,是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致残和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然而,目前主流的跌倒检测技术受环境的干扰较大,在物体遮挡、光照变化等复杂场景下的检测准确率较低,且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较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不能很好地部署应用于实际生活场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复杂环境下轻量级的基于YOLOv8 模型改进的跌倒检测算法:CASL-YOLO.首先,该模型引入空间深度卷积(SPD-Conv)模块替代传统卷积模块,通过对每个特征映射进行卷积操作,保留通道维度中的全部信息,从而提高模型在低分辨率图像和小物体检测方面的性能;其次,引入基于位置信息的注意力机制,以捕获跨通道、方向和位置感知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人体目标;最后,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引入选择性大卷积核(LSKNet)动态调整感受野,以有效处理跌倒检测场景中的复杂环境信息,提高网络的感知能力和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开的Human Fall数据集上,CASL-YOLO的mAP@0.5 达到 96.8%,优于基线YOLOv8n,同时模型仅有3.4×MiB的参数量和 11.7×109 的计算量.相比其他检测算法,CASL-YOLO在参数量和计算量小幅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更高的精度和性能,同时满足实际场景的部署要求.

    跌倒检测YOLOv8注意力机制空间深度卷积选择性大卷积核

    解决纳米孔道堵塞的一种新方法

    韦敏徐驰周晓艳陆杭军...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微纳米流控器件中纳米气泡引起的堵塞问题,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气体分子在单壁碳纳米管中积聚形成纳米气泡并对通道中的水流造成堵塞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棘轮理论和机械共振的疏通方法.结果显示:与传统的静水压驱动法相比,振动驱动法不需要极高的静水压,不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疏通纳米管道,而且还可以产生高水通量.该结果可为解决纳米孔道中的气体阻塞问题提供一种新方法.

    纳米气泡孔道堵塞分子动力学水流量

    蓝莓转录因子VcICE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花果发育进程的表达分析

    郑佳兴王艳王伟坤李赛亚...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ICE(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转录因子在高丛蓝莓花果发育进程中可能的调控机制,通过对VcICE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VcICE基因亚家族成员在蓝莓花芽膨大和果实发育进程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高丛蓝莓'Draper'基因组中鉴定出 8 个VcICE成员,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划分为 2 个亚家族,各亚家族成员均包含S-rich,bHLH和ACT等保守结构域;VcICE基因启动子区域富含光响应、植物激素、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相关顺式作用元件;VcICE亚家族基因在高丛蓝莓'O'Neal'和'Bluerain'花芽膨大与果实发育进程中的相对表达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以期为深入了解VcICE转录因子在蓝莓花果发育进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蓝莓ICE全基因组鉴定花果发育表达分析

    泰顺县中华穿山甲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刘雷雷余盛武王诗丰章书声...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中华穿山甲在泰顺县的潜在分布预测模型,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识别影响中华穿山甲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预测泰顺县内中华穿山甲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域.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构建中华穿山甲的潜在分布预测模型,利用AUC值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以分析环境变量的贡献率和重要性排序,并识别关键影响因子;基于响应曲线分析中华穿山甲的生境偏好,根据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确定泰顺县内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域.结果表明:训练集AUC值为 0.838,模型预测结果达到"好"的标准,可信度较高,坡度、距道路距离和距居民点距离是影响中华穿山甲分布的前三大关键因子,累计贡献率高达 84.8%;中华穿山甲最适宜的生境条件为:海拔低于600 m、距离居民点和道路超过100 m、距离水源100~800 m、坡度大于30°、南坡及西南坡方向;泰顺县内中华穿山甲的高中适宜分布区总面积约为 459.5 km2,占县域面积的 28.5%;中华穿山甲偏好相对封闭、远离人类干扰活动的生境,具体为较低海拔、地形平缓、不受人为干扰的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研究为中华穿山甲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优先保护高中适宜区域、限制人类活动干扰等,未来可进一步开展穿山甲种群动态监测,了解其实际分布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适宜栖息地MaxEnt模型中华穿山甲环境因子贡献率

    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结构及影响因素

    柳诗易张俊马远军王泽东...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多要素探讨城市空间关联结构对于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利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G60 科创走廊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且非均衡性不断减弱,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多维度得分差异明显,在空间分布上,高质量发展水平上海最高且向苏浙皖方向逐渐递减,苏州、杭州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次核心城市.2)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强度呈现稳定的"东高西低"特征,高值关联有向西北纵深发展的趋势;网络关联数、网络密度波动上升;网络关联度、网络等级度、网络效率先呈现"N"型发展趋势,而后表现出阶梯式的上升过程.3)点出度、中介中心度高值区由多点集聚演变至单极格局;点入度始终呈现以杭州、嘉兴、湖州为高值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接近中心度空间分异最稳定且城市差异最小,高值区不断向西拓展.4)城市邻接、信息关联、创新合作是影响城市高质量空间关联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相似性、交通基础设施差异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推进G60 科创走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高质量发展G60科创走廊社会网络分析空间关联结构影响因素

    金华浦江县非遗资源空间格局特征及旅游开发模式

    崔彦荣郑舒婷王会宜金星星...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浦江县文化与旅游资源普查以及田野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统计、区位熵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探究了浦江县非遗资源的空间格局特征,并探索县域非遗资源旅游的开发模式.结果表明:1)浦江非遗资源整体呈现"双核-两翼-三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布更趋向于水系丰富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但全局集聚特征不显著,局部区域具有显著相关倾向性.2)浦江非遗资源结构类型有 11 种,开发差异化大,各具地域特色,其中以传统技艺为主且分布较为均衡,其他类型集聚态势明显.3)非遗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有 3 种类型:一是非遗资源旅游开发要根植其文化属性和商品经济性,形成商品发展模式;二是以人文景观核心结合国家级风景区协同开发模式;三是依托全域旅游资源实现"点→线→面"全方位综合开发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地方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金华浦江县非遗资源空间格局特征区位熵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