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俞伯灵

月刊

1004-2253

zjsk@vip.163.com

0571-87053204

310025

杭州市省府大院二号楼

浙江社会科学/Journal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创刊以来,质量稳步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叙事论析

    鲁明川陈莹雅
    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叙事是现代化历史呈现和实践传播的重要方式.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是破解西方现代化叙事霸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新实践,在历史探索、主体创造、人的全面发展、文明实践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叙事,需坚持"宏大叙事"与"微观描述"辩证统一、"剧作者"与"剧中人"相统一、"精神材料"与"物质材料"相统一的原则方法,呈现中国精神和现代化的中国.这既是实现现代化叙事创新的现实之需,也是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文化叙事

    数字经济是否缓解了中国城市的"鲍莫尔成本病"?

    李夏伟吴茂华
    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鲍莫尔成本病"是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使用2003-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鲍莫尔成本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显著缓解了中国城市的"鲍莫尔成本病",且这一作用具有长期性,并在数字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中更为显著;第二,数字经济缓解城市"鲍莫尔成本病"产生的经济效应最终体现为提高了城市经济增长率;第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会通过促进城市创新和拉动居民消费这两种途径缓解"鲍莫尔成本病".

    数字经济"鲍莫尔成本病"产业价格结构

    本刊声明

    《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27页

    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对知识溢出的影响

    杨东亮任治超郑鸽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03-2021年城市间专利合作申请数据实证检验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对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使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促进城市群内城市间知识溢出.但该作用因城市群而异,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对第一层级城市群内城市间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强于对第二层级城市群和第三层级城市群内城市间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此外,机制分析表明: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通过创造更多企业选择机会和强化城市协同分工促进城市群内城市间知识溢出.上述结论对于加快多中心城市群发展、加快破除阻碍城市联系的市场和行政壁垒、推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有参考意义.

    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知识溢出

    女性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数量代表如何影响实质代表——基于实地实验数据的分析

    杨麒君郭夏娟
    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商民主强调公平审慎的公共对话,但在实践中常面临性别不平等问题.对此诸多学者从女性数量代表出发寻求化解路径,但数量代表的实际有效性备受争议.女性在基层公共协商中的数量代表能否真正推进实质代表水平?如果能,数量代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围绕此,以温岭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为例,运用实地实验方法,从过程维度探析女性数量代表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公共协商中女性数量代表对互动行为和女性利益表达都有显著积极作用,并连同发言规则、权威干预两个调节变量,构成协商过程中影响女性实质代表的整体作用机制,这对协商民主实践机制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协商民主女性参与数量代表实质代表

    论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的行使逻辑——基于权利阈值理论的分析

    侯学宾孙嘉阳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时,丈夫是否享有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这一问题本质上是夫妻生育权利冲突时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的行使逻辑问题,应被放置在权利冲突理论下重新审视.权利的阈值理论可以为探究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的行使逻辑提供融贯性分析框架.该框架包含两个核心问题,即权利的阈值划定问题与被压倒权利的救济问题.根据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的阈值划定标准,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压倒男性生育自主权与生育知情权具有道德可允许性.对于男性被压倒权利的救济问题,根据强关联性原则与强威慑性原则,女性不应承担因压倒男性权利而带来的牺牲补偿责任.

    妊娠女性生育自主权权利冲突个人福祉牺牲补偿

    法秩序统一性视野下违法性冲突的消除

    蒋太珂
    6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除因行为规范冲突导致的违法性冲突,是维护法秩序统一性的当然要求.容忍违法性冲突不但缺乏积极的实践意义,而且相关论证存在理论误读.在消除刑法规范与前置法规范的违法性冲突问题上,前置法规范并非当然优先于刑法规范.应当立足于利益衡量的立场,探求消除前置法规范与刑法规范间的冲突之具体方式.根据利益衡量结论的不同,前置法优先于刑法、刑法优先于前置法,或者刑法和前置法各自限定适用范围,都是消除刑法与前置法冲突的方式.

    违法性冲突法秩序统一性前置法优先利益衡量

    人类学的内在张力、思考方式与知识生产

    黄剑波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人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一系列的内部张力,例如科学与艺术、历史与无历史,以及具体的直接经验与宇宙性的宏大议题.这些张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限定了人类学的思考方式,正是在经验与理论、整体与局部、内与外、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穿行的过程中,人类学的知识生产得以发生.这要求人类学研究者一方面要敢于求知,在经验世界中卷入和捕捉,另一方面也要勇于承认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在自我的困惑和冒险之旅中不断生成新的知识.

    知识生产内在张力思考方式

    中国代际流动形成机制的空间异质性——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王元超
    8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多年度数据中的73个样本城市为例,分析中国代际流动形成机制的空间异质性.通过构建代际地位关联度来表示代际流动水平,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索各社会结构因素在不同地区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差异,发现我国代际流动形成机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而言:第一,工业化水平、收入差距、社会福利水平是影响代际流动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城市中,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甚至影响方向会发生变化;第二,决定不同地区代际流动水平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空间治理举措.

    代际流动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地理加权回归

    社会资本动员的精神健康效应

    程诚袁铭
    100-10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网络与健康研究聚焦社会支持与网络资源如何促进动员方的身心健康,而忽视了社会资本激活对被动员方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系列数据,文章考察了工作领域的社会资本动员对被动员方精神健康影响的强度、持久性和异质性.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动员损害了被动员方的精神健康,且该损害效应在其离开工作岗位后依然持续;从"剂量"看,社会资本动员频率的进一步增加未对被动员方造成额外伤害,反映了被动员方对社会资本动员的"适应".文章对于理解社会资本的负效应具有学术启示,为职场压力与精神健康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动员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