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丛黎明

月刊

2096-5087

zjyfyx@mail.hz.zj.cn

0571-87115497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137号

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移动流行区间法分析2012-2023年浙江省流行性感冒流行强度

    丰燕徐增豪凌锋金家列...
    829-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EM)估算2012-2023年浙江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评估流感流行强度,为浙江省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2年浙江省流感流行季(第40周至次年第20周)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资料,建立MEM模型,采用交叉验证法筛选最优模型;利用最大累积和百分比函数划分流行前期、流行期和流行后期,估算流感流行阈值及强度分级阈值,并评估2022-2023年流行季浙江省流感流行强度.结果 2012-2022年有5个流感流行季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数据纳入模型,参数δ取1.5时MEM模型表现最优,灵敏度为0.971,特异度为0.745,约登指数为0.716.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22-2023年流行季浙江省流感流行开始阈值和结束阈值分别为19.32%和10.92%,中、高和极高强度阈值分别为48.65%、63.49%和68.47%.由此评估2022年第40周—2023年第7周为流感流行前期;第8-18周为流感流行期,其中第8周处于低流行强度,第9周达到高流行强度,第10-13周处于极高流行强度,第14周、第15周分别回落至高流行和中流行强度,第16-18周降至低流行强度;第19周后处于流行后期.结论 MEM可用于评估流感流行强度,为早期识别流感流行并采取分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流行性感冒移动流行区间法流行强度流行阈值

    舟山市HIV/AIDS病例HIV-1分子传播网络分析

    陈圆静李科峰范钦张佳峰...
    834-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舟山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艾滋病病毒1型(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方法 选择2020-2022年舟山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为研究对象,首次随访时收集基本信息并采集全血标本,采用反转录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序列,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鉴定HIV-1亚型,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HIV-1分子传播网络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2年舟山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222例,收集全血样本200例,检测获得合格序列152例,其中男性122例,占80.26%;年龄≥50岁75例,占49.3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9例,占71.71%;经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63例,占41.45%.检出HIV-1亚型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分别占45.39%和21.05%.基因距离阈值设为1%时,有69例HIV/AIDS病例形成20个分子簇,成簇率为45.39%;以2020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构成的分子网络为对照,2022年新增病例数≥5例的活跃分子簇有2个,各9例病例,以年龄≥5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经商业异性性性行为传播为主要特征.结论 舟山市HIV/AIDS病例HIV-1优势型为CRF07_BC和CRF01_AE,中老年人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是主要传播模式.

    艾滋病病毒分子传播网络分子簇

    绍兴市中学生通校道路交通伤害现况调查

    许璐璐黄文黄敏钢王柯颖...
    838-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绍兴市中学生通校道路交通伤害情况,为实施学生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202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绍兴市82个初中班级和89个高中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通校出行情况、道路安全行为和道路安全知识等资料;分析近1年道路交通伤害情况.结果 调查中学生6 287人,报告道路交通伤害971例,交通伤害报告率为15.44%.男生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为17.68%,高于女生的13.34%(P<0.05);高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为17.70%,高于初中学生的12.66%(P<0.05).通校以步行为主、每周步行5 d和同学结伴出行的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较高,分别为18.00%、17.82%和17.58%;步行时长≥20 min的男生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高于女生(P<0.05).不同道路安全行为中,使用电子设备的男生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高于女生(P<0.05);玩耍时长≥10 min、上学迟到时过红绿灯直接穿行和直接跨越交通隔离设施的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较高,分别为32.92%、41.54%和30.67%.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随道路安全知识得分升高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男生、高中学生、有道路危险行为和道路安全知识水平较低的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较高,应加强学生道路安全知识教育.

    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道路安全行为道路安全知识

    隔日温差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

    李树芬倪志松程传龙左慧...
    842-846,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隔日温差(TCN)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山东省慢病、死因监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淄博市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监测资料,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站和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近地表空气污染物数据集分别收集同期气象和空气污染物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TCN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滞后效应,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亚组分析;计算归因分值评估TCN造成的归因风险.结果 2015-2019年淄博市报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1 767例;其中男性6 648例,占56.50%;女性5 119例,占43.50%.<65岁1 307例,占11.11%;≥65岁10 460例,占88.89%.TCN对总人群、女性、≥65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单调递增趋势.第95百分位数(P95)TCN(3.84℃)对总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效应在累积滞后11d时达到峰值(RR=2.063,95%CI:1.261~3.37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95 TCN对女性和≥65岁人群影响更大,累积滞后效应分别在12d(RR=3.119,95%CI:1.476~6.589)、11d(RR=2.107,95%CI:1.260~3.523)达到峰值.归因风险分析结果显示,隔日升温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归因风险的上升,隔日降温则引起归因风险下降.结论 隔日升温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且对女性和≥65岁人群影响更大.

    呼吸系统疾病隔日温差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归因风险

    湖州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调查

    梁茵茵袁瑞朱幸付云...
    847-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超重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9-11月抽取湖州市5个区(县)的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收集基本信息、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等资料;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分析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中小学生7 573人,其中男生3 791人,占50.06%;女生3 782人,占49.94%.小学2 754人,占36.37%;初中2 744人,占36.23%;高中2 075人,占27.40%.检出超重肥胖2 166例,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8.60%,其中超重1 186例,超重检出率为15.66%;肥胖980例,肥胖检出率为12.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OR=0.546,95%CI:0.493~0.604)、含糖饮料摄入频次(≥1次/d,OR=1.349,95%CI:1.102~1.650)和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0~次/d,OR=0.742,95%CI:0.577~0.954)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湖州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8.60%,与性别、含糖饮料和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有关.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

    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俞梅华章奇运靖宜沈益妹...
    851-85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3年3-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州市≥60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跌倒风险、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2 160份,回收有效问卷2 104份,问卷有效率为97.41%.调查男性1 063人,占50.52%;女性1 041人,占49.48%.60~<70岁861人,占40.92%.跌倒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4.13%,态度持有率为85.88%,预防行为形成率为14.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活动时长和跌倒风险是跌倒预防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活动时长、ADL和跌倒风险是跌倒预防态度持有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活动时长、慢性病、ADL和跌倒风险是跌倒预防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均P<0.05).75.51%(589/780)的老年人希望通过医务人员获得跌倒预防健康教育.结论 湖州市老年人跌倒预防行为形成率相对较低.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与年龄、文化程度、活动时长及跌倒风险有关.

    老年人跌倒知识态度行为

    2014-2023年湖州市肺结核流行特征

    金玫华王子怡任飞林刘小琦...
    856-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肺结核流行特征,为"无结核城市"建设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4-2023年湖州市肺结核病例资料,描述性分析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2014-2023年湖州市累计报告肺结核11 5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42/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4年的47.50/10万下降至2023年的28.36/10万(P<0.05),年递降率为5.57%.病原学阳性病例6 304例,占54.35%.3-9月为肺结核报告发病旺季,其中5月季节比率最大,为112.48%.安吉县和长兴县年均报告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6.14/10万和41.15/10万.湖州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75~<80岁报告发病率最高,为97.36/10万.男性肺结核7 991例,女性3 607例,男女性别比2.22∶1;男性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0.39/10万,高于女性的23.87/10万(P<0.05).职业以农民为主,6 350例占54.75%.结论 2014-2023年湖州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春夏季为高发季节,安吉县和长兴县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湖州市平均水平,是防控重点地区.男性、老年人和农民是肺结核防控的重点人群.

    肺结核流行特征发病率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交活跃度在子女代际支持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杨文菲蒋新军林艳
    861-864,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社交活跃度在子女代际支持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随访调查,收集≥60岁老年人的基本信息、ADL、社交活跃度和子女代际支持等资料,采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症状,采用Process程序分析ADL、社交活跃度在子女代际支持与老年人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收集3 174人资料,其中男性1 638人,占51.61%;女性1 536人,占48.39%.60~<70岁2 264人,占71.33%.抑郁症状得分M(QR)为8(13)分,检出抑郁症状1 346人,占42.41%;子女代际支持、ADL和社交活跃度得分M(QR)分别为2(3)、0(1)和3(6)分.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代际支持分别通过ADL(效应值=-0.224,95%CI:-0.288~-0.161)、社交活跃度(效应值=-0.516,95%CI:-0.807~-0.228)的独立中介效应间接负向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状;也通过ADL和社交活跃度的链式中介效应负向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状(效应值=-0.184,95%CI:-0.237~-0.134).总中介效应值为-0.924,占总效应的46.67%.结论 子女代际支持以ADL和社交活跃度为中介对老年人抑郁症状产生间接负向影响.

    抑郁症状子女代际支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交活跃度老年人

    2017-2022年荆州市常住居民伤害死亡趋势

    颜杰孙春肖瑶
    86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常住居民伤害死亡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2年荆州市常住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伤害粗死亡率,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标化死亡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伤害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2年荆州市常住居民伤害死亡29 220例,伤害粗死亡率为88.61/10万.男性伤害粗死亡率为101.04/10万,高于女性的75.97/10万(P<0.05);男性、女性与全人群伤害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6.572%、9.232%、7.731%,均P<0.05).≥65岁组男性、女性和全人群伤害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4.603%、5.064%、4.851%,均P<0.05);<15岁组和15~<65岁组伤害粗死亡率未见变化趋势(均P>0.05).伤害死因前五位分别是自杀(25.81/10万)、跌倒(24.38/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7.23/10万)、溺水(8.61/10万)及其他非故意事故和有害效应(5.63/10万);2021-2022年跌倒上升至伤害死因第一位.结论 2017-2022年荆州市常住居民伤害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65岁居民是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2021-2022年跌倒成为伤害死因首位.

    伤害死亡趋势伤害死因

    宝山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沈方力茅俭英孟杨朱礼明...
    869-872,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结果,为完善结直肠癌筛查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2021年宝山区50~74岁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采用危险度评估表和粪便隐血检测进行初筛,危险度评估阳性或粪便隐血检测阳性为初筛阳性,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分析初筛阳性率、结肠镜检查依从率和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 2013-2021年宝山区完成结直肠癌初筛264 907人,初筛阳性65 333人,初筛阳性率为24.66%,其中危险度评估阳性率为12.16%,粪便隐血阳性率为14.64%.14 473人完成结肠镜检查,依从率为22.15%.检出癌前病变1 284例,检出率为8.87%;结直肠癌386例,检出率为2.67%.男性初筛阳性率、结肠镜检查依从率、癌前病变检出率和结直肠癌检出率分别为25.55%、23.12%、11.60%和3.62%,高于女性的24.06%、21.45%、6.74%和1.93%(均P<0.05).随着年龄增长,初筛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结肠镜检查依从率呈下降趋势,癌前病变检出率和结直肠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2013-2021年居民初筛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肠镜检查依从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结论 2013-2021年宝山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检出率为8.87%,结直肠癌检出率为2.67%,男性和高龄人群是筛查重点人群,居民结肠镜检查依从性有待提高.

    结直肠癌筛查结肠镜检查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