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毛伟敏

月刊

1671-170X

zlxzz04@126.com

0571-88122280

310022

杭州市半山桥广济路38号

肿瘤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95年公开发行,大16开,64页,1995年-2000年为季刊,2001年改为《肿瘤学杂志》,双月刊,主要刊登肿瘤临床与基础,科研等学术研究论文,1997-1998年被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及浙江省期刊协会科技期刊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胃肠胰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

    吴晓晓许晶晶朱利明吴伟...
    353-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目前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的分级标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低、高级别肿瘤,其中高级别肿瘤包括了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G3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两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决策显著不同,是病理诊断工作中的难点.如何较为精准地区分至关重要.全文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中所涉及的这两类肿瘤病理诊断标准以及相关免疫组化、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正确认识该类疾病并制定适宜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胃肠胰肿瘤神经内分泌瘤神经内分泌癌病理诊断

    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研究进展

    叶彤彤董晶晶朱利明徐明智...
    360-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元的罕见肿瘤.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functio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F-NEN)可以通过合成并分泌大量的肽、胺等相关激素,引起特异性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健康.F-NEN具有高度异质性,诊断困难且复杂,临床管理既需改善临床表现和控制肿瘤进展,又要实施个性化治疗.近年来,基于特异性靶点如生长抑素受体在临床诊疗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晚期NEN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全文对F-NEN进行梳理,综述其诊断及治疗进展.

    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胃泌素瘤类癌综合征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邵志清沈丹徐嫚嫚孙晶晶...
    365-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前肿瘤准确诊断和评估分级对于实施个性化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影像组学、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是新兴的非侵入性的图像分析方法,在pNET的诊断和病理分级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全文旨在综述影像组学研究在pNET的诊断和病理分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以拓展影像组学在pNET精准诊疗中的新方向和新思路.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影像组学深度学习鉴别诊断病理分级

    晚期神经内分泌瘤的药物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袁梅琴朱利明
    37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临床上可表现从惰性、低度恶性到显著恶性的一系列高度异质的生物学行为.神经内分泌瘤属于分化良好的肿瘤,恶性程度低于神经内分泌癌.晚期神经内分泌瘤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全文就晚期神经内分泌瘤的药物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瘤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核医学新型分子探针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王夏婉朱利明吴伟冯婷婷...
    379-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近年来,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分子探针在NEN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进展,为该病的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放射性核素标记分子探针在NEN的诊断中展现了全身特异性显像的优势,可用于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复发转移监测以及随访评估,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治疗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在NEN的治疗中也展现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全文综述各种新型核医学分子探针在NEN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子探针放射性示踪剂核医学显像

    外周血指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谭张森陈欣祎李尚日
    386-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外周血指标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HNSCC患者117例的临床和生存数据.使用X-tile确定基线和治疗2个周期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erived 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dNL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最佳截断值.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根据多变量分析结果构建预后评分模型的预后列线图.[结果]HNSC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疾病控制率为87.2%,客观缓解率为44.4%.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应答患者的基线LDH、FIB和dNLR水平显著性降低(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基线LDH>231 U/L(x2=5.537,P=0.019)、基线 FIB>4.4 ng/mL(x2=7.409,P=0.006)和基线 FAR>0.11(x2=5.144,P=0.023)患者具有较短的无进展生存期.接受免疫一线治疗相比较于二线、三线治疗显示出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8.2个月vs7.7个月vs4.5个月,x2=6.195,P=0.04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免疫治疗线数、淋巴结转移及基线LDH水平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纳入构建预后列线图,该模型C指数为0.662.经过 2 个免疫治疗周期后,FIB≤4.47(8.8 个月 vs 6.0 个月,x2=4.216,P=0.040)、dNLR≤ 1.56(9.2 个月 vs 7.2 个月,x2=4.572,P=0.032)和 PNI>44.1(8.2 个月 vs 5.5 个月,x2=4.068,P=0.044)与较长的 PFS 相关联.[结论]基线LDH、FIB和FAR水平与PFS密切相关.动态变化分析显示,LDH、FIB、FAR和PNI在疾病进展时出现显著性变化.外周血指标可作为接受免疫治疗的HNSCC患者的预后因素,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外周血指标无进展生存期预后模型

    中国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模型文献系统评价与分析

    刘琼妮杨丽何依娜胡凯文...
    394-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中国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模型文献质量,并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方法]从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获取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已发表的中国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文献信息,利用STATA MP1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及适用性评价,并对生存预后模型的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9篇文献共10个模型最终被纳入研究,纳入模型均为高风险偏倚,模型预测性能较好(AUC:0.614~0.915).脏器转移(HR=1.23,95%CI:1.18~1.29)、吸烟史(HR=1.42,95%CI:1.22~1.64)、TNM 分期(HR=1.86,95%CI:1.68~2.0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HR=1.92,95%CI:1.66~2.21)、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HR=3.22,95%CI:1.57~6.61)、化疗周期(HR=0.68,95%CI:0.53~0.87)是生存预后模型的影响因素.[结论]现有关于中国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模型效果较好,但大多缺乏外部验证,偏倚风险高,预后模型的建立及验证应严格遵守指南.临床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及评估有吸烟史、化疗次数不足、晚期伴有脏器转移患者的生存风险,同时进行炎症因子检测与评估.

    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模型TRIPOD指南系统评价

    基于Lasso-Cox回归和层次聚类分析乳腺癌患者1 313例预后

    高春洁刘静吴梦娟依帕拉·伊力哈木...
    400-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个体差异,比较不同类别乳腺癌患者预后差异,为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共纳入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1 313例乳腺癌患者,包括1 139例生存,174例死亡.采用Lasso-Cox回归对数据进行变量筛选,筛选出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较大的变量;基于分类数据的层次聚类方法挖掘乳腺癌患者之间临床病理特点的相似性并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类别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通过Lasso-Cox回归筛选出了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14个临床特征,包括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新辅助治疗、手术类型、淋巴结清扫术、辅助治疗、ER阳性表达、分子分型、脑转移、肺转移、肝转移以及骨转移.基于层次聚类方法将研究对象聚为两类,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两类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存在显著性差异(x2=397.00,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生存预后情况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类,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Lasso-Cox回归层次聚类分析预后

    CLDN18.2在晚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谭夙雅谢长生
    407-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密连接蛋白18.2(CLDN18.2)表达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并表达于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等实体瘤中,是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针对CLDN18.2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目前已有多项靶向CLDN18.2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其中以佐妥昔单抗(Zolbetuximab)进展最快.全文就CLDN18.2及其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紧密连接蛋白18.2胃肿瘤靶向治疗

    阴道微生物群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冯涛徐小仙楼寒梅
    414-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阴道微生物组是阴道中独特的微生物集合,对宫颈、阴道健康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以乳杆菌减少和有害细菌过度生长为特征的阴道微生物群会引发免疫和上皮稳态失调的炎症微环境,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和宫颈分化异常,推动宫颈癌变.全文就阴道微生物组与HPV感染相关的宫颈癌发生及进展的关系,以及益生菌群对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的潜力进行综述.

    阴道微生物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益生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