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周光辉

季刊

1003-6075

zldf@chinajournal.net.cn;znlydcgh@periodicals.net.cn

0731-85679720

4100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香樟东路143号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Journal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森林资源管理、林业分类经营、森林经营设计、资源与环境监测,测树制表、专业调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规划、林业遥感和计算机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林业调查规划科技与动态等方面的论文。来源于实践,指导和应用于实践是本刊的特点。适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林业科研和教学及基础林业工作者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分类经营实践研究

    宿明张超周维魏甫...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资源分类管理实例为基础,经过实地考察调研,确定了生物及林木资源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的森林类型可划分为严格保护经营类型组、保育修复经营类型组、人工促进修复经营类型组、限制性经营类型组和科普游憩经营类型组5 个类型组;依照森林资源实际及森林经营类型,制定了5 种森林经营作业法,并采取"封山育林为主,生态修复为辅,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保护措施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森林进行保护.研究结果可为热带雨林中的森林分类经营提供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类型分类经营海南

    基于中国木材市场谈国家储备林的发展

    王志海舒勇胡小燕詹寿东...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径材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之一,国家储备林是我国开展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以2010-2021 年的木材产量、木材进口量和木材需求量数据为基础,基于国内木材市场的供需现状,对木材供给量及需求量进行趋势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木材需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木材总量不足,小径材多大径材少,而国家储备林建设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于解决木材供应、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各地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木材市场大径材国家储备林

    怀化市2006-2020年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李一峰申若莹杨冬香储君...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怀化市2006-2020 年间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厘清了全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情况:15 年间,怀化市的林地面积增长了0.51%、森林覆盖率增长了4.09%、活立木总蓄积量增长了48.96%、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长了 33.89%、公益林面积增长了 176.61%,主要森林资源指标均呈不同程度地上涨.与此同时,怀化市的森林资源也存在阔叶林比重较低、人工林树种单一、经济林面积下降严重的现象.通过分析资源优势、存在的不足以及努力方向,为怀化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变化怀化市

    西藏天保工程二期建设成效监测评价

    李锐陈振雄杜志丁山...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西藏天保工程实施特点,构建包括资金执行、目标完成、建设管理过程、资源动态变化、生态状况、工程建设效益6 个方面内容的监测体系,设置 19 项监测指标,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工程建设监测评价体系,通过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西藏天保工程二期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如下:①工程区整体得分为92.63 分,属优秀.②三个工程实施县中整体得分最高的是芒康县91.57 分,其次是江达县 89.62 分,贡觉县 89.31 分.③截至2022 年工程期末,工程区的有林地面积增加 10 829.358 hm2,森林覆盖率增长至 42.10%,活立木蓄积提高了 4.27%,单位面积蓄积增加3.67 m3/hm2.④工程实施期间生态状况持续良好,生态效益提高,生态扶贫效果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森林管护体系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深入人心,建立了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

    天保工程成效监测定量评价定性分析西藏

    广东省公益林生态承载力分析

    李佳彭泰来李凤武刘金山...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益林是森林资源的精华和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以广东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结合广东省林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广东省公益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省公益林生态承载力等级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公益林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较稳定状态,生态承载力等级以可载、适度可载、轻度超载为主,中度超载和重度超载区域主要分布在清远市、韶关市、肇庆市.综合评价广东省公益林生态承载力等级,掌握广东省公益林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广东省公益林布局优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公益林生态承载力PSR模型熵权法广东省

    生态网络在退果还林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以三亚市梅山青岭为例

    魏甫陆禹但维宇阳胜男...
    26-3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生态修复的规划性、稳定性、系统性三个方面考虑,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了三亚市梅山青岭地区的生态网络,分析了退果还林生态修复的区域选择、重点内容、建设标准和形式,提出了退果还林生态修复的空间结构方案,并得出以下结论:①梅山青岭地区的生态网络由 5 块生态源地、7 条生态廊道、4 个生态节点组成;②梅山青岭地区内部共有3 块生态源地,总面积525.83 hm2,茅彭水库周边区域是生态修复的重点;③生态廊道总长度4.41 km,分为4 条汇流生态廊道和 3 条陆域生态廊道;④生态节点的建设措施可分为造林和生态涵洞建设;⑤生态阻力空间分布趋势为中西、中东部较高,南北部较低,生态修复应优先选择低生态阻力的区域,同时扩大高生态阻力区域的生态修复图斑规模.

    退果还林生态修复生态网络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生态阻力

    浙江义乌松瀑山省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研究

    陈新峰刁爱琳赵俊文张昕丽...
    31-3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森林公园内风景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公园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促进生态保护和森林生态旅游业协调发展,以浙江义乌松瀑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评价风景资源.结果显示:浙江义乌松瀑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有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天象资源5 大类型48 个景观单体,其中地文资源 12 个,生物资源 14 个,水文资源5 个,天象资源4 个,人文资源 13 个;风景资源等级评定分值36.375 分,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二级,说明浙江义乌松瀑山省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较高,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研究结果可为浙江义乌松瀑山省级森林公园后期的开发建设提供思路,为风景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义乌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单木冠幅提取研究

    胥东海杨旸谷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机(UAV)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利用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提取出的单木冠幅会导致分类结果精度不高,使得遥感影像对于单木冠幅的提取效果与实际应用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提高单木冠幅的提取精度在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调查中十分重要.基于2019 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场实地采集的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单木分割及冠幅提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木冠幅分割的位置精度为 80.28%,面积精度为79.51%,结果基本满足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需要.

    面向对象冠幅提取无人机多尺度分割森林资源调查

    基于MCR模型的山地县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

    杨佳诚葛大兵黄振蓉李玉娇...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区域生态用地安全稳定的基础.以湖南省株洲市山地县域茶陵县为研究区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和空间优化方案.结果显示:研究区共识别出生态源地 9 块,生态源地在空间分布中呈现"四散分布,相对独立"的特点;提取出潜在生态廊道共36 条及生态节点20 个,生态廊道环绕在整个县域边界且连接度较高,闭合性好;从整体上看,茶陵县综合生态敏感性呈现"东北到西南贯穿低敏感,西北及东南丘陵山地高敏感"的特点,生态安全格局总体较好.通过对茶陵县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明确区域内生态空间类型,围绕"源地-廊道-节点"分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落实.科学合理地构建茶陵县生态安全格局与优化方案,对缓解茶陵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至关重要.

    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敏感性评价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山地县域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的湖南省新邵县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黄逸飞谭炳香杜志伍汉斌...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被覆盖度是植被的直观量化指标,能够反映植被的生长情况,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2000-2021 年间新邵县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 年和2021 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不同时期新邵县的植被覆盖度,并进行差值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 年到2021 年,新邵县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长趋势,且西部、南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增加明显,这与当地封山育林、绿化造林等政策实施密切相关.这也反映出新邵县在2000-2021 年期间注重生态保护建设,森林质量明显提升.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模型Landsat植被覆盖度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