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药学
中南药学

李焕德

月刊

1672-2981

znyxzz2003@163.com

0731-84895602

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中南药学/Journal Central South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药剂、药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化药物、中药与天然药物、新药之窗、药物与临床、临床药学、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问题解答、学术争鸣等20余个栏目。办刊的特点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面向全国医药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QbD理念的经典名方研究:真武汤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李明慧张钰明卢新颖李花花...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经典名方真武汤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6-姜辣素的含量和出膏率作为真武汤提取工艺的关键质量属性,筛选潜在关键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真武汤提取工艺的设计空间,并进行空间优化,验证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通过设计空间的优化,得到真武汤的最佳提取工艺:加水倍量10倍、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1次.结论 该研究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开发得到的制剂中间体与基准样品的关键质量属性保持一致,可为后续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奠定基础.

    真武汤提取工艺响应面法基准样品设计空间

    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邓英光银雪艳郭秀彩张紫萍...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以DAS2.0软件分析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溶液的Cmax分别为(1.61±0.19)和(0.92±0.11)μg·mL-1,AUC0~t 分别为(4.76±1.41)和(2.07±0.22)mg·L-1·h,CL分别为(0.67±0.21)和(1.38±0.14)L·h-1·kg-1,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的Cmax、AUC0~t较吴茱萸碱溶液提高了 1.75、2.30倍,CL是吴茱萸碱溶液的0.48倍,Cmax、AUC0~t和C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吴茱萸碱制备为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能延长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缓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代谢.

    吴茱萸碱甘草酸胶束药代动力学

    雷公藤对肾脏的毒性与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灵张慧民曹蓉罗欢...
    14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中药雷公藤药理作用强大,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多种肾病.但同时雷公藤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严重者会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雷公藤对肾脏的这种毒、效双向作用机制有待阐明.因此本文从毒与效两方面综述了雷公藤对肾脏的作用和机制,以期为其减毒增效研究提供参考.

    雷公藤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肾毒性肾保护

    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李昱辰李欣玫吴凡李特...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复杂的心肺血管疾病,由于极高的致死率、致残率,一度被称为心血管领域的"恶性肿瘤".目前,已上市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然而,现有药物仍存一定的局限性,如疗效欠佳、不良反应严重等.近年来,随着对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靶点和新通路的发现为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TLR3激动剂Poly(I∶C)、STAT3信号通路的Corosolic acid等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填补现有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足.与此同时,许多药物(如布洛芬、左西孟旦等)也有望成为肺动脉高压的靶点药物.本文主要总结了肺动脉高压新靶点治疗药物的研究现况,以期为今后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药物治疗

    中药活性肽发现方法研究进展

    王鸿杰王锐高雯
    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是天然药物和活性前体的丰富来源,除小分子成分外,近年来其中的活性肽/蛋白质也备受关注.快速发展的分离和纯化技术,结合先进的筛选、鉴定策略,使越来越多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肽被发现并报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活性肽的发现流程和筛选新方法,旨在为研究和发现中药活性肽提供参考.

    中药多肽分离纯化活性肽筛选

    Toll样受体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及靶向药物分析

    张景王可来利红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CHD)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刺激和斑块聚集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CVD),严重威胁着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s)通过介导免疫激活参与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进而在CH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复杂的双向调节作用.靶向TLRs的治疗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本文就TLRs信号在CHD中的作用机制及TLRs相关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Toll样受体免疫炎症靶向药物

    β-谷甾醇调控信号通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董秋艳程哲吕良晨程经伟...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并在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中排名第二.β-谷甾醇是当归等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和抗炎等作用,可通过调节雌激素、Wnt/β-catenin、PI3K/Akt、MAPK/ERK和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阐明β-谷甾醇在治疗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β-谷甾醇信号通路乳腺癌作用机制

    中药煮散的历史渊源、应用特点及现代化研究进展

    谢翡翡卢晓莹何广铭叶聪...
    18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煮散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溶出速度快,药材利用度高,可节省药材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如今我国优质野生中药材资源日益匮乏,造成中药材市场供需失衡,中药煮散具有不容忽视的研究与开发价值.本文通过综述中药煮散的历史渊源,与传统剂型对比分析煮散的应用特点,阐述煮散基于质量控制、药效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现代化研究概况,探讨了煮散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传承与发展中药煮散、缓解中药资源紧张提供路径和参考依据.

    中药煮散应用特点现代化研究质量控制汤剂

    青皮的炮制历史沿革、效应物质及古今临方配伍研究进展

    黄艺婷苏丹鲍毅艾志福...
    186-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皮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炮制历史悠久,方法多样.但随着历史的演变,一些独具特色的炮制方法逐渐消失,我们对青皮不同炮制品种的认识和传承有待加强.同时,各地对不同品种的制法各异,差别较大.而其加工炮制、质量控制、临床使用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本文通过对青皮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规范的详细梳理,并综合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强化对青皮及其炮制品优势特色的认识,寻找目前研究与开发的不足之处,为今后优化青皮炮制工艺和建立质量标准控制体系提供参考.此外,从中药功效和临床应用的角度进一步挖掘青皮及其炮制品在复方配伍方面的特点与规律,促进对现代药理活性及潜在机制的阐述,也为现代配伍研究提供依据.

    青皮历史沿革炮制规范药理作用临方配伍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玻璃安瓿包装中20种元素迁移量的测定与风险评估

    齐艳菲贾菲菲王颖赵霞...
    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玻璃安瓿包装中20种元素的迁移量,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B、Al、Li、Ba、Mg、Fe、Zn、Mn、Cd、Ti、Co、Cd、Pb、As、Sb、Ce、Zr 17种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Si、K、Ca 3种元素.结果 20种元素回收率为90.6%~107.7%.ICP-MS法测定17种元素检测限为0.004~2.8 ng·mL-1,ICP-OES法测定Si、K、Ca 3种元素检测限分别为7.4、10.1、7.9 ng·mL-1.各元素按每日最大摄入量计,均在安全范围内,玻璃安瓿中主要迁出Si、B、Al、Fe、Ti、Ba、Li元素.结论 ICP-MS法与ICP-OES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玻璃安瓿包装中20种元素迁移量的测定,迁移量及迁移趋势可为其风险监控及玻璃包装发生脱片风险的预判提供参数.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玻璃安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