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药学
中南药学

李焕德

月刊

1672-2981

znyxzz2003@163.com

0731-84895602

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中南药学/Journal Central South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药剂、药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化药物、中药与天然药物、新药之窗、药物与临床、临床药学、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问题解答、学术争鸣等20余个栏目。办刊的特点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面向全国医药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血液学组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血液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免疫与微生态研究转化协作组郭智...
    553-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血液系统疾病(如血液肿瘤化疗、细胞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目前国内外尚无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指南或共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血液学组、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血液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免疫与微生态研究转化协作组组织有关专家共同讨论,提出《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血液系统疾病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而制订,可为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规范化使用提供依据.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血液系统疾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共识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营养及药物治疗

    邓嘉玉邱新云曲晓宇雷天资...
    562-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是由位于7q21.3染色体SLC25A13基因中的双等位基因致病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为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希特林蛋白缺乏导致的发育不良和血脂异常(FTTDCD)及成人发病的Ⅱ型瓜氨酸血症(CTLN2).饮食治疗是NICCD和FTTDCD的关键干预措施,过多、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会加剧本病,而补充中链脂肪酸可以为肝细胞提供能量,促进脂肪生成.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根本治疗方案为肝移植,但由于供体稀缺和价格昂贵,营养干预和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对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代谢途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简要概述,收集药物治疗和营养治疗方法并进行简要综述.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瓜氨酸血症营养治疗药物治疗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现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李德品苏佳沌曹科徐吟秋...
    567-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现状对其营养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U病区且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状况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26名重症患者(女性35例,男性91例),年龄为(63.93±18.78)岁.患者 SOFA评分和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6.62±4.11)分、(20.92±7.51)分.91 例(72.2%)为高营养风险患者(NUTRIC评分≥6),35例(27.8%)为低营养风险患者(NUTRIC评分<6),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有111例(88.1%).在接受肠内营养的86例患者中,有55例(64.0%)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机≤入室48 h.在进行营养支持的111例患者中,23例(20.7%)患者能量和蛋白质同时达标时间≤入室72 h.高营养风险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更久(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的28 d死亡率更低(P<0.01),蛋白质早期充足组患者入室7 d内人血白蛋白的变化值更大(P<0.05).结论 所有ICU住院时间超过48h的患者,均推荐入室48 h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降低其28 d死亡率;早期蛋白质或者能量是否充足可能对ICU住院患者临床结局没有影响.

    营养支持重症监护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致肝功能异常的主动监测和危险因素分析

    游利江唐密密邓晟
    575-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肠外营养所致肝功能异常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搜索2022年7月1日—12月31日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使用肠外营养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病例组为CHPS中触发警报信号指示肝功能异常且经药师审核的患者,在未触发警报信号的患者中,剔除重复入院患者得到对照组,分析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潜在风险因素.结果 肠外营养所致肝功能异常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生率为4.98%;85%发生在用药后5~10d,以轻度转氨酶升高为主要表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败血症、合并脂肪乳是肠外营养致肝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CHPS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可反映肠外营养所致肝功能异常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肠外营养肝功能异常主动监测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

    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角度论证半夏泻心汤类方的泻脾功效

    张爽郭红叶金锐
    580-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夏泻心汤类方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心下痞的经典名方,临床上主要用于心下痞、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脾胃病症,疗效显著并沿用至今.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该类方虽名为"泻心汤",但其功效却非泻心而是泻脾为主,本文对此进行论证.首先,从组方配伍看,半夏泻心汤类方以辛味药、甘味药和苦味药组方,符合"汤液经法图"辛味泻脾、甘味补脾和苦味燥脾的药物定位原则,且其适应证属于脾实证范畴,即为入脾泻脾之方.其次,历代医家多将"心"解读为"心下"病位,多将其用于心下痞.无论古今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类方多用于脾胃疾病.最后,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类方的组方量化分析,再次明确其对于脾胃疾病的补泻兼施功效,分析其加减配伍原则,旨在为半夏泻心汤类方的配伍实质研究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学术支持.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汤液经法图辅行诀泻脾

    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的辛味毒性中药炮制辅料的药味规律研究

    罗春梅李蒙蒙金锐
    586-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用"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辛味毒性中药炮制辅料的药味规律,为中药炮制理论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20年版《中国药典》辛味毒性中药,通过药智网和蒲标网检索各省市历代炮制规范中所采用的辅料,对辅料的五味属性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进行分析验证.结果 从"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角度看,辛味药补肝、酸味药泻肝;甘味药补脾、辛味药泻脾.由于补泻关系相反的两种药味具有相互制约的能力,故辛味毒性中药可用甘味、酸味辅料来炮制.2020年版《中国药典》辛味毒性中药共有48种,21种辛味毒性中药采用辅料炮制,炮制辅料总共53种,其中14种辛味的毒性中药炮制辅料药味以甘味、酸味为主(出现频次最高),包括附子、半夏、艾叶、吴茱萸等,与"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相符.结论 从"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角度看,辛味毒性中药可采用甘味、酸味辅料进行炮制,可为中药炮制理论提供参考.

    汤液经法图五味辛味毒性中药炮制解毒

    运用《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理论开展中药治疗痹证的药学监护及干预1例

    于琪郭红叶高婷婷刘南阳...
    592-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套以五脏虚实辨证结合五味补泻治疗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体现了中医组方配伍的根本原理,可用于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和临床药师药学会诊.本文记载1例中药临床药师运用"汤液经法图"开展药学监护并进行药学干预的案例.患者老年女性,主因反复腰痛5余年,加重伴右下肢麻木2个月入住院.医师请药师采用"汤液经法图"进行联合会诊分析.药师运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判定该患者为肝虚合并肾虚,虚实夹杂,处方应以补肝补肾为主,补泻兼施,药味以辛、苦为主,酸、甘为辅,并与医师联合拟定中药饮片处方一首,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满意,出院后药学随访效果满意.此案例提示,临床药师运用"汤液经法图"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学评价和药学监护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汤液经法图中药药学监护临床药师辅行诀

    雷公藤甲素调控nSMase2-Cer鞘脂代谢信号通路发挥抗胰腺癌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唐科罗余琴谭亲友
    598-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雷公藤甲素抑制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揭示其抗胰腺癌的作用与神经鞘脂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梯度的雷公藤甲素处理胰腺癌PANC-1细胞后,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凋亡情况.通过PCR array实验筛选给药后PANC-1细胞上有变化的神经鞘脂基因,并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所筛选基因的转录翻译情况.构建PANC-1细胞相关基因的过表达模型并进行细胞功能性实验验证.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瞬时转染的PANC-1细胞给药前后及不同药物浓度下nSMase2蛋白水平的变化及Caspase-3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不同药物梯度和过表达模型下神经酰胺(Cer)含量的变化.建立BALB/C裸鼠PANC-1皮下成瘤模型,在体内验证雷公藤甲素对裸鼠肿瘤大小的影响.提取肿瘤组织进行Western blot实验,肝组织进行HE染色实验.结果 雷公藤甲素呈浓度梯度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神经鞘脂相关基因SMPD3与雷公藤甲素抑制PANC-1细胞活力相关性最强,且雷公藤甲素可下调其在PANC-1细胞中的表达.过表达SMPD3后PANC-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减少.雷公藤甲素可促使PANC-1细胞内Cer含量的升高,而过表达SMPD3后是可以降低PANC-1细胞内Cer的含量,此外,雷公藤甲素还能够促进PANC-1细胞Caspase家族蛋白Caspase-3表达的上调.体内实验表明雷公藤甲素能够下调SMPD3蛋白的表达,促进Caspase-3活化进而促进肿瘤发生细胞凋亡,发挥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生长的作用.结论 体内外实验均表明雷公藤甲素通过下调SMPD3的表达,影响nSMase2-Cer信号通路抑制PANC-1细胞的生长.

    雷公藤甲素PANC-1细胞中性鞘磷脂酶2细胞凋亡

    漆黃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王浩孟梦谢芹芹何宁...
    606-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漆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FIT-SLN),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考察其体外释放作用.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FIT-SLN,利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并制成冻干粉末.考察其外观、粒径、Zeta电位,并通过差示量热扫描仪判断药物在FIT-SLN冻干粉中的存在状态,透析袋法评价制剂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FIT-SLN的最佳制备工艺:漆黄素用量3 mg、吐温80用量115μL、双硬脂酸甘油酯(Precirol ATO 5)用量30 mg、卵磷脂用量30 mg.所得FIT-SLN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分别为(124.53±2.00)nm、(-21.33±1.69)mV、77.89%,体外释放规律与一级动力学方程相符.结论 成功制备粒径小、包封率高的FIT-SLN,其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

    漆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Box-Behnken设计体外释放

    苏葶宣肺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初步药效研究

    叶晨雨周丽玲姜德兰卫...
    612-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苏葶宣肺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并探讨其对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法,以迷迭香酸和黄芩苷的含量以及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加水倍量对苏葶宣肺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苏葶宣肺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制粒情况、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及溶解度为评价指标,对辅料种类和药辅比例等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制剂成型工艺.制备大鼠离体气管环后浸泡于K-H液,采用BL-420S生物机能系统测定其张力变化,分别观察苏葶宣肺颗粒对大鼠正常离体气管和磷酸组胺(His)、乙酰胆碱(ACh)致痉的大鼠离体气管张力的影响,计算解痉率.结果 苏葶宣肺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提取2次,每次提取60 min.3批正交验证实验综合评分均数为92.07,RSD为0.51%.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糊精、淀粉按3:2.5:4的比例制成软材,用10目筛网制成颗粒.苏葶宣肺颗粒对大鼠正常离体气管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对ACh和His致大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均有一定的解痉作用.结论 本文建立了苏葶宣肺颗粒稳定可行的制备工艺,为后续的研发、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苏葶宣肺颗粒对离体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组胺和抑制胆碱受体有关.

    苏葶宣肺颗粒迷迭香酸黄芩苷制备工艺正交实验药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