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药学
中南药学

李焕德

月刊

1672-2981

znyxzz2003@163.com

0731-84895602

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中南药学/Journal Central South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药剂、药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化药物、中药与天然药物、新药之窗、药物与临床、临床药学、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问题解答、学术争鸣等20余个栏目。办刊的特点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面向全国医药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湖南省医疗机构集采药品管理专家共识

    湖南省药学会
    827-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国家和本省药品集采政策,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贯彻执行集采政策.组织专家对落实集采药品组织机构及职责、中选药品目录管理、需求量的科学测算、集采药品使用监测、结余留用政策等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专家建议.结果总结出落实药品集采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三十条.具有较强的政策解读性和实际操作性.

    医疗机构集中采购药品精细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处理流程院内规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831-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严重威胁手术患者生命,规范处理流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死亡.我院根据相关指南和共识,从危机资源管理、风险评估、监测与识别以及救治四个维度规范了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流程,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依据和参考.

    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处理流程院内规范

    香青兰总黄酮通过调控TGF-β/BMP信号通路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

    张钰朋杨涛方磊伊力亚尔·尼加提...
    834-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模型,探讨香青兰总黄酮(DMTF)对PH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PH大鼠模型,采用超声法检测大鼠心脏功能,观察肺的病理变化并评估PH的发展状态以及肺血管重构程度.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相关指标,评价DMTF抗炎、抗氧化应激能力;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MPR2、TGF-β1、Smad1/5/8、p-Smad1/5/8、Smad2/3 和p-Smad2/3 的蛋白表达.通过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模型,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并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 BMPR2、TGF-β1、Smad1/5/8、p-Smad1/5/8、Smad2/3和p-Smad2/3的蛋白表达.结果 心脏超声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PH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显著升高,血管壁增厚,α-SMA表达增加,血清中ET-1、IL-1β、IL-6、TNF-α和MDA含量升高,SOD、GSH-Px和NO含量降低(P<0.05).DMTF药物干预后降低mPAP,并减轻或延缓肺动脉血管重构;升高血清SOD、GSH-Px和NO含量,降低ET-1、IL-1β、IL-6、TNF-α 和 MDA 含量;下调 PH 大鼠肺组织中 TGF-β1、p-Smad2/3 蛋白的表达,并上调BMPR2、p-Smad1/5/8蛋白的表达(P<0.05).CCK-8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MTF抑制了低氧诱导的PASMCs过度增殖,并下调TGF-β1、p-Smad2/3蛋白的表达,上调BMPR2、p-Smad1/5/8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DMTF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血管重构,对PH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调节TGF-β/BMP信号通路有关.

    香青兰总黄酮肺动脉高压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转化生长因子-β1

    新型土贝母苷甲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胰腺癌作用研究

    李书慧杨磊王艳卓玉珍...
    843-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中药活性成分土贝母苷甲完全替代胆固醇作为脂质体膜材料,制备新型土贝母苷甲脂质体(Tub Ⅰ-LPs),并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体.利用粒径仪考察粒径和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形貌,并进行包封率及体外稳定性考察.使用小鼠全血比较土贝母苷甲单体(Tub Ⅰ)、土贝母苷甲普通型胆固醇脂质体(C-Tub Ⅰ-LPs)和Tub Ⅰ-LPs的溶血性.使用CCK-8法检测Tub Ⅰ-LPs对Panc 02细胞和MIA PaCa 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作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Panc 02细胞和MIA PaCa 02细胞对两种脂质体的细胞摄取能力.使用JC-1实验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体内实验评估两种脂质体的抗肿瘤效果.使用HE染色评价制剂的安全性.结果 两种脂质体粒径分散均匀,呈近似球状,Tub Ⅰ-LPs平均粒径为(112.8±0.2)nm,Zeta电位为(-2.6±0.2)mV.C-Tub Ⅰ-LPs 平均粒径为(185.2±0.2)nm,Zeta 电位为(-3.1±0.2)mV.Tub Ⅰ-LPs和 C-TubⅠ-LPs的包封率分别为98.22%和48.39%,两者相比,稳定性相似,但Tub Ⅰ-LPs溶血性明显降低,且其在细胞增殖抑制,致癌细胞凋亡方面作用更加显著.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对Tub Ⅰ-LPs的摄取能力为C-LPs的3倍.Tub Ⅰ-LPs引起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更显著.C57原位胰腺癌模型证实Tub Ⅰ-LPs抑制肿瘤作用更加显著.HE染色显示两种脂质体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使用土贝母苷甲作为膜材能显著增强其细胞摄取能力,并有效提高整体抗肿瘤效果,为进一步利用该膜材包裹抗肿瘤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胰腺癌土贝母苷甲脂质体细胞凋亡细胞摄取

    云南重楼的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陈文文郑淑娴胡晋铭田韵远...
    85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云南重楼根状茎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硅胶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云南重楼根茎70%乙醇提取物的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中,纯化得到单体成分.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和酸水解等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6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arisyunnanoside Ⅰ(1)、paristenoside B(2)、26-O-β-D-吡 喃葡萄糖基-3β,16α,26-三羟基-(23R,25R)-16,23-环胆甾烷醇-5,17(20)-二烯-22-酮-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26-O-β-D-吡喃葡萄糖基-17,22-二羟基-(25R)-呋甾-5-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4)、parisyunnanoside A(5)和 26-O-β-D-吡喃葡萄糖基-3β,26-二羟基-(25R)-胆甾-5,17(20)-二烯-16,22-二酮-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结论 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云南重楼中发现.

    云南重楼皂苷化学成分

    TREM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免疫浸润及药物敏感性的分析

    王文榜冯佳宁解辉平王淼...
    857-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肝细胞癌患者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表达水平与预后、免疫微环境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体(ICGC)数据库分析TREM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TREM2高、低表达组与肝细胞癌生存预后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然后对TREM2进行GO和KEGG、突变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TREM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1);TREM2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突变分析发现TP53基因在TREM2高表达组具有更高的突变频率.免疫分析结果表明TREM2的表达与肝细胞癌基质评分(r=0.36,P<0.001)、免疫评分(r=0.55,P<0.001)和ESTIMATE评分(r=0.50,P<0.001)成正相关;与调节性T细胞(Tregs)、M2型巨噬细胞的免疫浸润水平成正相关(P<0.001).KEGG和GO富集分析显示,TREM2基因在细胞吞噬、肝癌细胞转移、免疫逃逸、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通路上高度富集.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TREM2高表达组有较高敏感性的药物有索拉非尼、帕博利珠单抗、西罗莫司、硼替佐米和拉帕替尼(P<0.05).结论 TREM2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且与免疫细胞浸润、肿瘤微环境有关,并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肝细胞癌TREM2生物信息肿瘤微环境药物敏感性

    白杨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抗神经炎症活性研究

    贾文丁文华汪凯康王丹...
    864-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白杨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神经炎症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白杨素脂质体,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筛选最优处方并表征.细胞毒性实验确定白杨素及其脂质体的安全药物浓度范围,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分析白杨素脂质体的抗神经炎症活性.结果 白杨素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磷脂与胆固醇比7.86∶1、搅拌速度615r·min-1、水浴温度60 ℃,制备的白杨素脂质体形态呈椭圆球形,包封率为(85.01±0.33)%,平均粒径为(141.43±0.5)nm,平均PDI为(0.240±0.021),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在0~100 μmol·L-1实验浓度范围内,空白脂质体对BV2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抗炎性能分析表明,相较于游离白杨素,白杨素脂质体对LPS诱导的BV2细胞具有更强的抗炎效果,且在使用范围(<25μmol·L-1)内无细胞毒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并优化了白杨素脂质体,该制剂提高了白杨素的溶解度和体外释放性能,同时展现出良好的体外抗炎活性,为未来白杨素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白杨素脂质体响应面法神经炎症

    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比杂交天麻及其亲本醇提物镇静催眠药效学研究

    高翰博王广政巩晴晴俞年军...
    871-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研究比较杂交天麻及其亲本醇提物镇静催眠药效.方法 连续4 d对小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造失眠模型,造模同期给药.以阳性药艾司唑仑、杂交天麻及其亲本(红天麻、乌天麻)醇提取物、天麻素给药,7 d后检测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发生率、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小鼠大脑相关组织的病变,ELISA法检测机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水平及HPA轴激素及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 PCPA致失眠小鼠造模成功,各组天麻醇提取物均可改善失眠小鼠行为异常,缓解失眠小鼠脑组织病变,促进机体内5-HT、DA表达量的回调;抑制血清中NE水平及机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升高,促进机体GABA水平提高.杂交天麻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优于红天麻;抑制HPA轴亢奋与提升机体内GABA水平作用优于乌天麻.结论 杂交天麻及其亲本醇提物均可通过抑制HPA轴亢奋与调节机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缓解失眠症状.杂交天麻综合疗效与亲本相近,可在后续药效学研究中提供数据以便参考.

    杂交天麻镇静催眠药效差异HPA轴5-羟色胺

    基于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二至丸的活性成分松果菊苷稳定性研究

    郝冰玉陈微陈园王冬萍...
    878-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苯乙醇苷类成分-松果菊苷单体及其在二至丸中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制剂对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不同环境干扰下的松果菊苷(单体、二至丸)含量变化,并建立其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 松果菊苷(单体、二至丸)在多种条件下可发生降解,在不同环境干扰下降解规律可归为(伪)一级反应;制剂形式下的松果菊苷降解速度较松果菊苷单体慢.结论 松果菊苷更适合储存在干燥、低温、避光条件下,尽量避免与碱性溶液、铁器接触;二至丸制剂能够延缓松果菊苷单体在多种条件下的降解.

    松果菊苷二至丸降解动力学稳定性UPLC

    水溶性汉防己甲素衍生物的合成

    谢广通蒋太白焦子伟朱月...
    884-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改善汉防己甲素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设计汉防己甲素衍生物合成路线:以汉防己甲素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反应、还原反应、酰胺缩合反应、点击化学和消去反应得到目标衍生物.所有衍生物均通过ESI-MS、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并对选定的化合物进行水溶性评价.结果 首次合成10个汉防己甲素糖苷衍生物和1个汉防己甲素C-14酰胺衍生物.结论 汉防己甲素糖苷衍生物水溶性显著提升,其中1b汉防己甲素麦芽糖衍生物水溶性最好,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汉防己甲素糖苷衍生物点击化学水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