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兽医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兽医医药杂志
中兽医医药杂志

杨志强

双月刊

1000-6354

zsyyyzz@periodicals.net.cn;zhaosixi@sina.com

0931-2656034 2115280 13919078833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小西湖硷沟沿335号

中兽医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办并公开发行的唯一一家国家级中兽医学和兽医药物学科技刊物。自1982年创刊以来,先后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期刊、农业部优秀科技期刊、第二、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第三、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等;并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成为全国首批100家期刊定点阅览室赠送期刊。主要以传播中兽医医药知识、推广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诊疗经验、开展学术讨论为主,促进中西兽医结合。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实验技术、综述专论、诊疗经验等。诊疗经验为本刊最具特色栏目,集中兽医经验之良方,汇中兽医诊疗技术之大全,是广大临床兽医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是广大养殖专业户的得力帮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柴胡汤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效果研究

    郭杨黄璐文安林杨剑...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小柴胡汤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机理.选取16头子宫内膜炎患牛,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5头)和治疗组(11头),另选5头临床健康奶牛为阴性对照组.用药前1d和用药后2d、4d、6 d无菌采集各组5头奶牛子宫内容物,同时进行颈静脉采血.对11头中药治疗的患牛进行观察,统计治愈情况;将子宫内容物倍比稀释后分别涂布血平板,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细菌数,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白细胞数,并染色分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和TNF-α含量;体外观察小柴胡汤对3种主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愈率为72.7%,好转率为27.3%,有效率为100.0%;用药6d时,治疗组奶牛子宫内容物中细菌数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治疗组奶牛血清中IL-1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小柴胡汤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杀菌效果较强,最低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13.64 mg/mL和431.82 mg/mL,对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小柴胡汤可通过抑菌及降低炎性细胞数量和炎性因子水平,从而达到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作用.

    小柴胡汤子宫内膜炎抑菌奶牛治疗

    功能性预混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初步机理探讨

    李明哲罗丹刘华杨子辉...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索3种功能性预混料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水平、炎症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将144头体质量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三元杂交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其中Ⅰ组、Ⅱ组、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按照1 kg/t添加3种功能性预混料;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8 d,在0 d、14 d、28 d时分别测定各组仔猪日增重、料肉比、血清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Ⅳ组相比,Ⅱ组仔猪的体质量、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报酬均显著提高(P<0.05);Ⅰ组、Ⅱ组仔猪两周内血清过氧化氢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个试验组仔猪两周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及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3个功能性预混料产品均能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其中,Ⅱ组的效果优于另外两个试验组,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降低炎症水平.

    功能性预混料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水平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

    甘肃省张掖市黄芪种植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班小军王昭国杨海雁杨玺文...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黄芪种植地根际土和黄芪植株中的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为黄芪药材安全性评价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黄芪药材优质栽培与育种及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Pi)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黄芪中重金属含量与根际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采用生物富集系数(BCF)评估重金属在植株中的富集和转运能力.结果表明,张掖市人工种植黄芪药材重金属污染风险低,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规定.黄芪种植根际土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铜(Cu)、镉(Cd)、铅(Pb)、汞(Hg)、砷(As);土壤中Cu元素污染最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高台县南华镇2个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0,污染等级为3级,属轻度污染水平,应引起重视.黄芪植株重金属含量与根际土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关性不显著.结果提示,黄芪种植地应严格控制土壤中Hg、Cu、Cd元素的污染.

    黄芪根际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基于HPLC特征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彝药鸡根饮片质量

    叶丽娟徐素娥刁振慧杨国春...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特征图谱和成分测定建立鸡根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 mm×250.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5 μL.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其特征图谱,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不同批次间鸡根饮片的主要差异成分,并测定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结果显示,依据云南产区12批次鸡根饮片建立了其特征图谱,确定了4个共有峰,指认了1个成分3,6'-二芥子酰基蔗糖;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60.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两类,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出2个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VIP>1为标准,筛选出3,6'-二芥子酰基蔗糖等2个质量差异标志性成分.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83%,RSD<3.00%,5个产区的15批鸡根饮片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思茅产区鸡根饮片中的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最高.该研究建立的鸡根饮片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良好,稳定可靠,可为控制和评价鸡根饮片的质量提供参考.

    鸡根特征图谱含量测定3,6'-二芥子酰基蔗糖化学模式识别

    复方中药制剂青常颗粒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陈润山徐进王宁何斌...
    26-31,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复方中药制剂青常颗粒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180只1日龄健康的海兰灰雏鸡,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球虫感染组(B组)、青常颗粒低剂量组(C组)、青常颗粒中剂量组(D组)、青常颗粒高剂量组(E组)、化药对照组(F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鸡15日龄时人工感染5×104个孢子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感染8d后将试验鸡剖检,观察并测定雏鸡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值、球虫卵囊值、免疫器官指数和盲肠组织病理变化,通过计算抗球虫指数来评价青常颗粒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青常颗粒高剂量组雏鸡存活率、相对增重率和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球虫感染组(P<0.05),而球虫卵囊值和盲肠病变值显著低于球虫感染组(P<0.05);青常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ACI分别为125.81、157.22和173.45,盲肠组织病理观察显示青常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总体病理变化轻于球虫感染组.结果提示青常颗粒对鸡球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中药制剂柔嫩艾美耳球虫鸡球虫病抗球虫指数

    抗血栓药研究进展

    陶琦冯基范丽萍杨亚军...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栓形成在生理性止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减少血液流失,但病理性血栓将严重危害机体的健康.血小板来源于巨核细胞胞质的分割断裂,其活化后具有多种功能,如黏附、释放和聚集等功能,并参与凝血反应.血栓的形成虽被众多因素影响,但其形成过程基本分为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反应两步,其治疗药物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目前,多种上市的抗血栓药物经相关受体、信号通路等各种途径抑制血栓的形成,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但近年的研究与应用发现,多种抗血栓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近年来,随着宠物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中老年伴侣动物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然而现阶段研究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一般是用于人类,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宠物专用的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上市.因此,开发新型有效的宠物专用预防血栓药物显得越发重要.本文总结现有抗血栓药的类型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宠物专用预防血栓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血栓形成血小板凝血因子凝血反应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

    细菌素纯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龙赟而潘瑞雪赵一宁彭金菊...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菌素是一种由细菌在核糖体内合成并释放到胞外,具有抑菌或杀菌效果的多肽.大量研究表明细菌素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种群、抗炎和抗癌等作用.然而,细菌素纯化成本高、产量低且存在一定环境污染是限制细菌素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提高细菌素的纯化倍数和回收率是其纯化的关键,增加细菌素的比活力和产量对其生产应用至关重要.合理选择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细菌素的产量、纯度和回收率.由于细菌素的分子量和带电荷性质具有差异性,应根据其特性选择不同的纯化技术.细菌素的纯化包括粗分离纯化和精细分离纯化,粗分离纯化技术包括硫酸铵沉淀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法和透析法,精细分离纯化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广泛应用的细菌素纯化技术包括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并且由这几种技术组合的两步法和三步法纯化技术近几年应用较多.近年来,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等非传统的纯化技术逐渐应用于细菌素的精细分离纯化.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细菌素纯化技术是其进一步研究的关键,这些技术难点的突破将为细菌素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文对细菌素的纯化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归纳分析,可为细菌素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细菌素多肽分离纯化硫酸铵沉淀凝胶过滤层析应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金银花对鸡禽流感的潜在作用机制

    肖明月侯永威高雲韦春波...
    48-53,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金银花对鸡禽流感的潜在作用机制.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金银花的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OMIM和TTD数据库对疾病的靶点进行检索整合,然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对金银花和鸡禽流感的交集靶点进行分析,建立PPI网络图.在Cytoscape 10.1.1软件中筛选出PPI网络中的核心靶点,在DAVID数据库中对这些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有β-胡萝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等,与疾病的共同靶点有33个,PPI网络显示核心靶点为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白蛋白(ALB)、MYC转录因子(MYC)、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GO功能注释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条目28条、细胞组分条目3条、分子功能条目6条(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与鸡禽流感相关的信号通路15条(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和BCL-2、ALB以及β-胡萝卜素和IL-6均表现出良好的结合力.结果表明,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β-胡萝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可能通过BCL-2、ALB、MYC、CASP-3、IL-6和TGF-β1等核心靶点以及与之相关的TLR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LRs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在预防鸡禽流感中发挥重要作用.

    金银花禽流感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木犀草素作用机制

    基于HPLC-MS/MS对海博麦布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残留检测研究

    和燕玲杨荷友吴春艳潘妮娜...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HPLC-MS/MS法建立海博麦布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2.1 mm×100.0 mm,1.7 μm)为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三重四极杆质谱为检测器,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结果显示,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在1.0000~20.00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7 5~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33 mg/kg,定量限为1.00 mg/kg;方法加样回收率为85%~95%.本方法建立了海博麦布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低,回收率高,可为海博麦布制备工艺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残留检测

    西藏部分县域牦牛球虫寄生现状调查

    夏晨阳石斌裴晓双龙敏...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牦牛球虫病感染率、寄生球虫种类特征,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亚东县)、那曲市(嘉黎县、聂荣县)和阿里地区(改则县)245份牦牛粪便样本内球虫.研究结果显示,各调查县域牦牛球虫感染率较高,平均感染率为71.43%,萨嘎县、亚东县、聂荣县、嘉黎县、改则县牦牛球虫感染率分别为82.61%(38/46)、80.25%(65/81)、68.97%(20/29)、68.18%(30/44)和48.89%(22/45);感染强度最高可达15 000(OPG);牦牛球虫病呈现以混合感染为主的特点,阳性病例中混合感染率达100.00%,80.57%的患病牦牛同时寄生3种以上球虫;经鉴定,在样本中共发现6种球虫病病原,分别为邱氏艾美耳球虫(E.zuernii)、牛艾美耳球虫(E.bovis)、怀俄明艾美耳球虫(E.wyomingensis)、阿拉巴艾美耳球虫(E.alabamensis)、柱状艾美耳球虫(E.cylindrica)、拨克朗艾美耳球虫(E.bukidnonensis).调查地区牦牛球虫感染率高,均呈现混合感染,且在调查区域内发现致病力很强的邱氏艾美耳球虫(E.zuernii)、牛艾美耳球虫(E.bovis),其对当地牦牛的危害值得深入研究.

    西藏牦牛球虫种类感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