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物评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物评价研究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编辑部
药物评价研究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编辑部

双月刊

1674-6376

天津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药物评价研究/Journal Drug Evaluation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科技情报检索刊物。主要刊登及时著录国内医药期刊及技术资料中有关中草药文章的题目,编制分类索引和主题索引,形成国内中草药技术文献检索系统,为读者查找技术文献提供方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酰半胱氨酸肺泡灌洗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儿童肺实变及肺不张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戴红臣李敏毛国顺赵永...
    212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评价乙酰半胱氨酸(NAC)肺泡灌洗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儿童肺实变及肺不张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46例肺实变及肺不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8例,采用NAC肺泡灌洗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和对照组(98例,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指标、实验室指标、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氧合指数(OI)、血清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氧化应激指标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O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灌洗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FEV,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O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WBC、CRP、PCT、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O2、SaO2、FEV1、FCV、FEV1/PVC、O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SP-A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灌洗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SP-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SP-A、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意义.结论 针对儿童肺实变和肺不张,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中联合采用NAC肺泡灌洗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显著缓解患儿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提升组织氧合水平,促进肺组织顺应性恢复,不会增加治疗不良反应.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乙酰半胱氨酸儿童肺实变肺不张

    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重构及炎症因子影响的Meta分析

    齐葭杨志飞汪吴娇薄敏敏...
    2130-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稳心颗粒对房颤患者心脏结构重构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中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使用Excel录入文献基本信息;使用RevMan5.4进行质量评价、异质性检验及森林图绘制;使用StataMP 17.0进行漏斗图绘制及Egger检验.结果 共纳入39项RCTs,包含4 211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可提高房颤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MD=6.01,95%置信区间(CI)[5.03,6.99],P<0.000 01),降低房颤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6.35,95%CI[-7.66,-5.04],P<0.000 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MD=-4.35,95%CI[-4.80,-3.90],P<0.000 01)、左房内径(LAd,MD=-3.63,95%CI[-5.43,-1.83],P<0.000 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D=-2.28,95%CI[-3.07,-1.48],P<0.000 01)、C反应蛋白(CRP,MD=-5.71,95%CI[-6.62,-4.79],P<0.00001)、白细胞介素-6(IL-6,MD=-10.37,95%CI[-17.00,-3.74],P=0.00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D=-23.27,95%CI[-26.42,-20.11],P<0.000 0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D=-55.85,95%CI[-90.44,-21.27],P=0.00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74,95%CI[0.59,0.93],P=0.00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可改善房颤患者结构重构指标、降低炎症因子,且安全性较好.

    稳心颗粒心房颤动结构重构炎症Meta分析

    不同证型外感咳嗽治疗中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赵孟楠龚苏晓魏雨清杨婧萱...
    2147-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外感寒、热及外寒内热型咳嗽用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中医古籍、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等平台检索筛选中药治疗风寒袭肺、风热犯肺和外寒内热型咳嗽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3类证型处方中药的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风寒袭肺型咳嗽共包含处方263条,184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杏仁、麻黄、桔梗、半夏、陈皮等中药.风热犯肺型咳嗽共包含处方314条,217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杏仁、桔梗、黄芩、麻黄、桑白皮等药物.外寒内热型咳嗽共包含处方102条,有128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杏仁、麻黄、黄芩、半夏、桔梗等药物.结论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3类证型咳嗽多以解表药、止咳化痰药、理气药为主,药性多温、平,药味辛、甘,归入肺、脾经等.

    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外寒内热数据分析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免疫细胞抗肺癌研究进展

    王成志刘一帆张晓青赵戈蕾...
    2157-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呼吸道恶性肿瘤,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已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中医药在抗肺癌综合治疗方面应用历史悠久,优势突出,疗效良好,而中药活性成分大多具有良好的抗肺癌作用.研究发现,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可以通过靶向肺癌信号通路,调节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髓系抑制细胞、T细胞、调节性T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改善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逆转机体免疫抑制状态,从而发挥抗肺癌治疗的作用.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中药活性成分(淫羊藿多糖、丹参酮I、黄芪甲苷、牡荆素、人参皂苷、薯蓣皂苷、姜黄素、丹参酮ⅡA、大黄素、黄芪多糖、红景天苷、灵芝多糖、白藜芦醇等)在抗肺癌治疗中的相关研究报道,从中药活性成分调节免疫细胞及其抗肺癌作用具体机制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新型临床抗肺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中药活性成分免疫细胞肺癌淫羊藿多糖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姜黄素白藜芦醇

    基于递送载体的纳米疫苗在传染病和癌症防治中的应用与展望

    林锦闲张屹坤卜佳玉黄芝瑛...
    2168-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灭活、减毒疫苗的感染风险和亚单位疫苗的低免疫原性限制了疫苗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基于纳米递送载体的疫苗因其优秀的靶向递送、抗原呈递效果受到广泛关注.通过调控纳米递送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基于纳米递送载体的疫苗可以模拟天然感染过程,精准将特异性抗原快速递送到淋巴结或靶部位,促进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和抗原的交叉呈递,激活效应免疫细胞,诱导强大的免疫反应,纳米疫苗还能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预防疾病的复发,降低其不良反应.综述了纳米递送载体的被动靶向、生物相容性、主动靶向、改善免疫应答和诱导黏膜免疫应答的功能,以及近年来基于纳米递送载体的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讨论其未来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纳米递送载体纳米疫苗免疫应答免疫治疗传染病预防

    福建省近10年中药上市后变更的典型问题分析

    袁建龙张灵娜陈晴宇黄榕珍...
    2176-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上市后变更是已上市中药持续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但以往中药上市后变更存在管理路径不清晰、研究验证欠缺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已上市中药的质量.对福建省近10年中药上市后变更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沟通交流案例、审评检查经验,梳理出中药上市后变更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针对典型问题提出了关注中药变更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系统全面开展中药变更研究、完善中药变更相关指导原则、加强中西药复方制剂变更管理等建议.以期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开展中药上市后变更研究和药监部门实施中药上市后变更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福建省中药上市后变更典型问题质量控制

    中药调控单胺类神经递质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王元翀邱喜龙王博瑶
    2182-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多以化学药物为主,这类药物主要通过不同作用途径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抑郁症治疗周期较长,尽管化学药物可以在短期内发挥疗效,长期服用时不良反应明显.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精神类疾病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对于抑郁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仍是临床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方式,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对临床常用单味中药(茯苓、当归、柴胡、白芍、酸枣仁、白术、远志、合欢皮)及复方(逍遥散、开心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半夏厚朴汤)通过调控单胺类神经递质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发挥传统中医药治疗优势,为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中药抑郁症单胺类神经递质柴胡逍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