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生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生理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何祖华

月刊

2095-1108

zstx@sibs.ac.cn

021-54922836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植物生理学报/Journal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其特色是栏目众多,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1998和1999年该刊的总被引次数为891和1132,分别获得国家科技部颁发的第10名和第16名证书;被列为生物科学类、植物学类、农作物类和园艺学类的核心期刊。1998、1999两年发表的论文被SCI CDE引用36次,收录我刊的国内外检索系统达19个之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植物光信号转导研究领域近十年重要研究进展

    林荣呈刘宏涛李继刚孔凡江...
    399-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一种环境信号,在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发挥关键的调控功能.光信号转导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直都是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光敏色素、隐花素、紫外B受体等3种信号转导途径、光信号转导的共性调控机制、光信号与内源激素信号和其他环境信号的互作、以及作物光形态建成等方面,对植物光信号转导研究领域近十年来的重要进展进行了概述.

    光受体光信号转导信号互作

    植物中PP2A功能研究进展

    丘韶鑫杨发恒何经纬邵秀红...
    430-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修饰由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互相协调进行,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2A型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属于磷酸酶中的重要成员,催化蛋白的去磷酸化过程.PP2A催化亚基(C亚基,PP2Ac)和结构亚基(A亚基,PP2Aa)组成二聚体,构成核心结构,再与高度变异的调节亚基(B亚基,PP2Ab)形成三聚体(即全酶复合体)发挥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中PP2A的结构特点和亚细胞定位,总结了其参与植物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和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探究PP2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有助于理解该蛋白磷酸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的精细调控过程,也为揭示PP2A在调节不同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PP2A植物发育激素信号转导逆境胁迫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根系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齐晓丽刘磊崔克辉
    441-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Oryza sativa)根系在氮素吸收和利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水稻氮素吸收和同化过程及根系特征,综述了水稻根系特征对氮素吸收的影响和氮素供应对根系特征的调控,从氮肥吸收利用、根系特征与氮肥互作的角度讨论了今后水稻根系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为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氮素吸收利用氮素同化

    槟榔幼果脱落过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

    陈云澈王林凯李东霞刘立云...
    451-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槟榔(Areca catechu)开花后落果非常严重,是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关键因素.为探究槟榔落果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机制,本研究以'热研1号'槟榔为试验材料,喷施2 g·L-1的乙烯利溶液,模拟槟榔幼果脱落过程,对其座果率、离层细胞形态、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含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乙烯利处理后,槟榔离层的总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而淀粉和蔗糖含量显著上升;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与脱落酸(ABA)含量显著增加,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显著降低,但赤霉素(GA3)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AcEIN3、AcERF3、AcNCED基因受乙烯诱导表达上调,而AcPIN-LIKE7基因表达下调,AcCKK11基因先上调后下调.综上结果表明,槟榔幼果发育过程中,其离层IAA、ZR含量降低以及ACC、ABA含量上升可能是诱导槟榔幼果脱落的关键信号因子,而碳水化合物供应中断可能促进了幼果的脱落.

    槟榔乙烯利幼果脱落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

    褪黑素处理对采后'赤霞珠'葡萄黑曲霉病抗性的影响

    石淼张珍珍高琛瑜李飞飞...
    461-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褪黑素(MT)对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黑曲霉(Aspergillus subgenus Circumdati,section Nigri)病抗性的影响,本试验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试材,采用褪黑素采前喷施和采后浸泡的方法处理葡萄果实,初步探究两次褪黑素处理提高葡萄果实黑曲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褪黑素可有效提高葡萄果实对黑曲霉病的抗性,采前喷施150 μmol·L-1褪黑素相较于对照可显著降低采后果实的发病率,但100~200 μmol·L-1褪黑素体外抑制炭黑曲霉(A.carbonarius)菌丝生长的效果不明显,采后150 μmol·L-1褪黑素处理相较于对照组接种炭黑曲霉的发病率降低了 30.7%;采前结合采后150 μmol·L-1褪黑素处理可以降低果实失重率,提高葡萄果实中抗病相关酶活性,增加苯丙烷途径次生代谢物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综上,采前结合采后褪黑素处理可通过提高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次生代谢物含量来提高葡萄果实对黑曲霉病的抗性.

    '赤霞珠'葡萄褪黑素炭黑曲霉抗病性

    芹菜和细叶旱芹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与系统进化分析

    杜佳庚李晓燕李威龙谭国飞...
    471-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芹菜(Apium graveolens)和细叶旱芹(Apium leptophyllum)同为伞形科草本植物,二者均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和Nanopore测序平台对芹菜和细叶旱芹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通过组装和注释获得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将其序列特征与伞形科其他物种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芹菜和细叶旱芹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2 025和158 702 bp,分别包含87和9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都具有8个rRNA基因和37个tRNA基因.芹菜和细叶旱芹重复序列的类型与分布模式相似,但数目略有差异,芹菜叶绿体基因组中鉴定到202个SSRs,低于细叶旱芹中的219个.与大多数被子植物一样,芹菜和细叶旱芹均偏好使用A/T结尾的密码子;核酸多样性分析显示,二者叶绿体基因组SSC区域中rpl32基因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记用以鉴定伞形科物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伞形科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大小、结构、基因组成和排列顺序等在种内及种间均高度保守,均未检测出大片段的基因重排,呈现出高度共线性关系.基于20种伞形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揭示了芹菜和细叶旱芹物种之间高度相似.本研究为芹菜和细叶旱芹叶绿体基因组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有助于今后更全面的了解伞形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特征与进化.

    芹菜细叶旱芹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进化

    脂质转运蛋白AtLTP10参与开花调控

    申鹏辉许金科刘清萧浪涛...
    483-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花转变是显花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重要发育转变,需要精确地调控使植物最大程度地生产出更多的后代.植物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s,nsLTPs)参与植物逆境胁迫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为研究AtLTP10(lipid transfer protein 10)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开花调控中的作用,对其蛋白质序列结构、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tLTP10编码一个116 aa的蛋白质,包含一个22 aa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在保卫细胞中.AtLTP10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角果中表达量最高,花和根中表达量次之,茎生叶、莲座叶和成熟的种子中的表达水平较低,茎中表达量最低.过表达AtLTP10导致拟南芥延迟开花,而atltp10表现为早花.这些试验结果表明AtLTP10在拟南芥开花调控中起负调控作用.

    拟南芥AtLTP10基因功能开花调控保卫细胞

    独脚金内酯对烟草腋芽和对应节位叶片糖代谢及其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原秀范吴蔚田慧源唐博希...
    495-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打顶后独脚金内醋类似物GR24对腋芽和对应节位叶片糖代谢及其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GR24显著提高了烟草第3节位腋芽蔗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转化酶(INV)活性,显著降低了第1~2节位腋芽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同时,GR24显著降低了烟草叶片淀粉、果糖、蔗糖含量及第1~2节位INV活性,提高了第1~2节位α-淀粉酶活性.RNA-seq分析发现,GR24处理后编码a-淀粉酶的AMY1.1和AMY2基因、编码SS的SSa、SUS5、SUS6、SUS7基因、编码SPS的SPS4基因和编码INV的INVA基因显著下调,而编码β-淀粉酶的BAM1b和BAM1基因和编码INV的cINV1和CWINV基因显著上调.可见,独脚金内酯(SLs)可能通过影响烟草腋芽糖代谢合成和分解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编码这些酶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到腋芽对应节位叶片的糖代谢.

    独脚金内酯烟草腋芽叶片糖代谢基因表达

    UPLC-MS/MS法鉴选枣胚败育发生的关键代谢物及激素

    任海燕李登科王永康赵爱玲...
    507-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枣胚发育过程中激素和代谢物变化,揭示枣胚败育发生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胚低败育枣品种'灰枣'(H)和胚高败育枣品种'孔府酥脆'(K)幼胚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2种材料发育不同时期胚的代谢物和激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个品种胚不同发育过程中共鉴定出744个代谢物,差异代谢物597个;同H品种相比,K品种在胚败育高峰期有283个差异代谢物,且与激素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色氨酸代谢(Ko00380)、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Ko00906)、玉米素生物合成(Ko00908)、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Ko00904)通路;从2个品种胚发育过程中共鉴定出27种激素,其中生长素类(ME-IAA、IAA、IAA-Glc)、细胞分裂素类(IPR、tZR、tZ、DH27G)、赤霉素类(GA15)、脱落酸类(ABA)与枣胚败育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枣胚败育可能与IPR、ABA、DHZ7G、GA15、ME-IAA含量以及酚酸类(pmb3055、Zmhn002422、Lmtn003441)、脂质类(Zmgn005057)、黄酮类(mws0789)物质合成密切相关,且相关激素和代谢物主要集中在Ko04075代谢通路上,为日后以降低枣胚败育率为目的的代谢通路靶向改造和激素调控提供依据.

    胚败育代谢物激素

    硫化氢调控酚类化合物代谢缓解番茄盐胁迫的作用机制

    王维轩李世洁梁继杰王秦政...
    518-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胁迫是限制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环境障碍因子之一.本试验以番茄为供试材料,探究了外源不同浓度(50、100、200和500 μmol L-1)的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盐胁迫下番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同时对酚类化合物代谢及其与耐盐性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H2S处理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番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根长,以及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生长的抑制.外源H2S显著降低盐胁迫下番茄活性氧(ROS)的积累和丙二醛(MDA)含量,这与其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密切相关.此外,外源H2S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番茄总酚、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而外源多酚合成抑制剂AIP处理则显著降低酚类化合物的积累,同时显著降低H2S对盐胁迫下番茄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本研究阐明了 H2S提高番茄耐盐胁迫作用机制,证实了H2S诱导酚类化合物积累在番茄耐盐胁迫中的作用机制,为番茄耐盐品种的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番茄盐胁迫硫化氢酚类化合物抗氧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