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外循环预充GSH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肺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胡睿黄静邢宇彤孔维生...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预充谷胱甘肽(GSH)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 65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 200 mg,观察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GSH 1 200 mg。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心肌损伤指标、肺损伤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转流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多巴胺使用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后 2 h(T2)、12 h(T3)、24 h(T4)时,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I和肌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T1),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 时,两组氧合指数水平低于T1,呼吸指数和动态肺顺应性均高于T1,但观察组氧合指数、动态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呼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 时,两组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高于T1,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低于T1,且观察组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预充GSH可缩短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转流和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术后多巴胺的使用量,可减轻心肌损伤和肺损伤,有助于氧化应激反应的缓解。

    体外循环谷胱甘肽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损伤

    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微环境指标的影响

    马国峰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微环境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 80 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TAPP。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 1 d、3 d、7 d疼痛程度,术后 1 d氧化应激指标、微环境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3 d、7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观察组β-内啡肽(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胰岛素(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观察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TAPP治疗,可减轻疼痛,对机体微环境影响较小,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微环境疼痛程度

    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贾菁菁王砚书宁丽娟向文青...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目的:研究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2月—2021年2月个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神经阻滞效果,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 5 min、10 min,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感觉阻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注药后 30 min,尺神经感觉阻滞率高于对照组,注药后 5 min、10 min、20 min、30 min,观察组尺神经、桡神经运动阻滞率高于对照组,注药后10 min,观察组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运动阻滞率高于对照组,注药后 20 min,肌皮神经运动阻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2 h、18 h、24 h、3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骨折手术中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与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相比,对儿童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阻滞更为快速,且术后止痛效果也更好。

    肋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上肢骨折喙突入路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张智安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2023 年 8 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收治的 92 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 2 h(T2)和术后 6 h(T3)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持续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 24 h内镇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3 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 12 h(T4)时Kolcaba舒适度评分和T2 时苏醒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促使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苏醒质量,缓解氧化应激刺激,加快预后康复,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氧化应激刺激血流动力学麻醉质量

    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比较

    彭丽娜钱林华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远期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最佳手术途径。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开腹组,n=80)和腹腔下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腹腔镜组,n=80)。术后第5年进行随访,收集并记录其病史信息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子宫肌瘤症状严重程度问卷(uterine fibroid symptom severity scale,UFS-8)]、生命质量[欧洲五维生命质量调查问卷(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five dimension five level scale questionnaire,EQ-5D-5L)]、性生活满意度[女性性功能问卷(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中的第 16 个问题]、术后肌瘤残留或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下腹部不适、乏力感评分及总分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量增多、经血成块、经期延长、周期不规律、日间尿频、夜间尿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舒服优于开腹组,EQ-5D-5L总分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行动能力、焦虑或沮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肌瘤残留或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更佳、生活质量提高更多,性满意度更高,但需告知若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残留及复发风险较高,术后需严密随访。

    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生活质量

    激光光动力疗法联合靶向治疗在晚期贲门-胃底癌中的应用效果

    袁毫逯琳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激光光动力疗法(LPDT)联合靶向治疗在晚期贲门-胃底癌(CFG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 年 4 月—2022 年 5 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 62 例晚期CFG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观察组给予靶向治疗联合LPDT,对照组给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食管梗阻程度、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存质量,随访 3 个月、6 个月、9 个月、12 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食管梗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 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12 个月生存率为 5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DT联合靶向治疗可改善晚期CFGC梗阻症状,提高近期疗效,并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光动力靶向治疗晚期贲门-胃底癌效果

    D-D、Hb、PLR、NLR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关系

    敖沛然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血红蛋白(Hb)、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2023 年 5 月遵义市播州区中医院收治的 53 例老年ACI非溶栓治疗后HT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 53 例老年ACI非溶栓治疗后未发生HT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采血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D-D、Hb、PLR、NL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D、Hb、PLR、NL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CI非溶栓治疗后HT发生的临床价值。随访 3 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 分,n=41)和预后不良组(mRS≥3 分,n=12),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血清D-D、Hb、PLR、NLR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D-D、Hb水平低于对照组,NL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D-D、Hb、NL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CI非溶栓治疗后H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44、0。807、0。816、0。954,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预后不良组血清D-D、H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NLR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b、NLR在老年ACI非溶栓后HT患者中存在明显异常表达,联合检测可提高HT预测效能,且该类指标异常表达与HT转归关系密切,还需临床高度重视,加强上述指标监测。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D-二聚体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预测价值

    胃癌血清三项检测在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张珍珍杨菁陈阳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胃癌血清三项检测在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2023 年 2 月苏州平江医院收治的 82 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 80 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胃病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胃癌血清三项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胃癌血清三项诊断胃癌的效能。此外,对比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胃癌血清三项水平及两组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Ⅱ,PGⅡ)比值(PGR)分别为(69。03±8。25)ng/mL、(3。38±0。74),低于良性胃病组的(83。52±11。23)ng/mL、(6。73±1。32),而PGⅡ为(23。19±4。09)ng/mL,高于良性胃病组的(15。66±2。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血清三项检测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优于三项单独诊断(P<0。001)。Ⅲ期、Ⅳ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低于Ⅰ期、Ⅱ期胃癌患者,而PGⅡ高于Ⅰ期、Ⅱ期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高于良性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血清三项检测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较佳,且能为病情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胃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临床诊断病情评估

    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林美燕蔡丽霞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2 月—2023 年 6 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80 例HIE患儿纳入HIE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 80 例健康新生儿纳入非HIE组。两组均行颅脑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水平。分析大脑前动脉的PSV、EDV、RI对HIE的诊断价值。结果:HIE组PSV、EDV均低于非HIE组,RI高于非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PSV、EDV、RI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HIE的AUC为 0。875、0。878、0。877、0。915,当PSV、EDV、RI的截断值取 32。225 cm/s、11。355 cm/s、0。735 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且联合诊断的价值较高。结论:HIE患儿的大脑前动脉PSV、EDV水平较低,RI水平较高,颅脑超声检测大脑前动脉PSV、EDV、RI可为HIE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超声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诊断

    正念干预联合基于IMB模型的生活方式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明波莫兰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干预联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生活方式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9 月—2023 年 3 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86 例肥胖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实施正念干预,观察组实施正念干预联合IMB模型的生活方式干预,两组均干预 8 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减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减重效果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体重指数(BMI)、腰臀比、脂肪质量、体脂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骨骼肌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干预联合基于IMB模型的生活方式干预对肥胖型PCOS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科学减重,提高生活质量。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活方式干预正念干预减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