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稻胚乳突变体cse-2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

    孙家猛高原陈虎花芹...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淀粉是水稻籽粒中含量最多的大分子物质,其组分及含量对于稻米的各项品质指标均有直接影响.本研究鉴定了 1个新的粉质胚乳突变体(chalkiness and shrunken endosperm-2,cse-2),分析了突变体的农艺和品质相关性状,并对其开展了基因定位.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株高、穗粒数和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以及淀粉含量、淀粉组分比例、淀粉粒形态结构、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等品质性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是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序列分析表明,精细定位区间内LOC_Os04g55230/FLO2基因第6064位碱基胞嘧啶(C)突变为胸腺嘧啶(T),形成TAA无义突变.以上结果证明,cse-2是已报道突变体flo2的一个新等位突变体.

    水稻粉质胚乳淀粉性质基因定位FLO2

    国审4个漯麦品种重要性状功能基因KASP检测与分析

    曹燕燕李雷雷葛昌斌黄杰...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KASP标记对4个国审小麦品种(漯麦163、漯麦47、漯麦49和漯麦36)的重要性状(包括光周期、粒重、品质、穗发芽、抗旱抗病等)功能基因的组成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4个小麦品种均含有矮秆基因Rht-D1b、熟期株高相关等位变异TaPRR73-A1和TaPRR73-B1、光周期敏感等位基因Ppd-A1b和光周期迟钝等位基因Ppd-D1a、高千粒重等位变异TaGS5-Ala、高粒数优异变异基因Hap-7A-3、优质亚基基因Ax1/Ax2*、高脂肪氧化酶活性等位变异Lox-B1a、抗穗发芽基因Rio Blanco type和TaSdr-B1a、木质素含量高的优异等位基因COMT-3Ba,均占比100%.硬质基因型Pinb-D1b、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5+10)、抗条锈病基因Yr78和抗叶锈病基因Lr16在4个品种中的利用程度较高.未检出高千粒重等位基因Hap-A、穗粒数优异等位变异基因TaMoc-7A、籽粒硬度基因Pina-D1b/Null、Pinb-B2b、抗旱基因1-fehw3、抗白粉病基因Pm21、抗叶锈病基因Lr46和Lr48.该研究明确了 4个漯麦品种的重要性状功能基因,为品种有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小麦功能基因KASP检测分析

    110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与评价

    于滔张建国曹靖生马雪娜...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10份玉米新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模式,统计萌发期低温胁迫处理下玉米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出苗率、出苗指数及其性状相对值等12个耐低温相关指标,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玉米新材料进行耐低温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0份玉米新材料低温萌发能力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出苗指数可作为玉米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重要参考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6个相对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6个相对性状指标划分为2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94.20%;聚类分析将110份玉米新材料划分为6个耐低温等级,其中,耐低温性极强、强、中强、弱、中弱和极弱的分别有27、22、22、21、16和2份.

    玉米耐低温萌发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不同胚乳表型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董明宇郑宏峰朱哲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粱籽粒胚乳质地及淀粉类型对高粱产量、株高和其他农艺性状的潜在影响,以一个粉质高粱品系作为母本,一个糯性高粱品系作为父本,于2021年进行人工杂交,2022年对F2胚乳表型重组群体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鉴定样本胚乳表型,测量和分析样本的产量、株高和其他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糯性淀粉类型显著降低了植株的单穗重,粉质胚乳质地显著降低了植株的单穗重、千粒重和株高.然而,选择出高产且具有糯性淀粉类型或粉质胚乳质地的品系是可能的,为了有效地识别出具有这种表型的高产品系,需要对其育种工作予以重视.

    高粱胚乳质地淀粉类型产量农艺性状

    胡麻粒重和粒型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王斌赵利侯静静刘杰...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粒重性状对于胡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以胡麻小粒型材料CLX为母本,大粒型材料BLX为父本,杂交获得F1和F2群体,应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胡麻籽粒千粒重、籽粒表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的遗传模型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84.59%,多基因遗传率为14.73%.籽粒表面积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籽粒长度、籽粒宽度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3个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5.69%、37.09%、19.27%.籽粒周长受2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68.24%.胡麻粒型性状的遗传以主基因遗传效应为主,可通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早代进行选择.

    胡麻籽粒性状遗传模型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种稻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张丽丽李振宇陈广红王绍林...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37份特种稻种质的稻米进行营养成分测定,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特种稻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为辽宁稻区特种稻新材料创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特种稻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黑香糯米和黑香米类型的种质矿物元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不同类型特种稻的活性物质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白米,且黑香糯米及黑香米类型的活性物质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研究还发现2个及2个以上性状聚合类型特种稻在氦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色苷及黄酮含量上具有一定的增加效应.基于17个指标的主成分系数建立了特种稻稻米营养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函数,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分在0以上的特种稻有23份,占总材料的62.2%,其中黑香糯-2、黑香稻1号和黑香稻2号3份特种稻评分大于1,可作为特殊性状基因来源为辽宁滨海稻区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提供材料基础.

    主成分分析特种稻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西北生态区谷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李亚伟张磊刘天鹏何继红...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分析和评价谷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可为新品种选育提供更多参考.对23份谷子品种性状进行测定,并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穗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为29.9%,株高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为12.3%;籽粒产量与穗码密度、穗粒重和株高关联度较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23份谷子适宜机收性状综合评价较高的5个品种分别为赤谷K6(0.774)、晋汾121(0.749)、赤谷K4(0.729)、太选谷28(0.721)和陇谷23号(0.692).上述综合评价较高的材料可作为筛选和培育适宜西北生态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

    谷子权重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适宜机收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晋北地区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毛向红范向斌白小东卢瑶...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的遗传变异特征,对我国61份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2对引物共扩增出100个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达94.17%,检测出75个等位基因位点,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量为0.5240,具有较高的多态性.61份种质材料个体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306,平均香农多样性Shannon指数为1.1413,表明供试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基于Structure结构分析可以将61份马铃薯材料大致分为2大类群,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进一步将参试品种归为5类,分组结果具有一定相似性.

    马铃薯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国内69份穇子营养品质与籽粒颜色关系初探

    胡丽琴王素华张璐杨学乐...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测定了 69份穇子资源的籽粒颜色(明度:L*,红度:a*,黄度:b*)及淀粉和总黄酮含量等12个营养指标,并根据L*、a*和b*值分析各类粒色的营养指标差异及粒色值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聚类分析将69份穇子资源分为棕黄色、褐色和黑红色3类.黑红色穇子的平均蛋白质、总氨基酸、钙、铁、钾、镁、维生素B2含量均高于其他颜色穇子,其中镁含量与其他2种粒色穇子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由相关性结果可知,钙、镁含量均与L*、b*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L*和b*越低,钙和镁含量越高.总糖含量与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淀粉与b*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均与粒色值相关性不大.

    穇子粒色营养指标黄酮含量

    黄淮海区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苏科玉076的选育和策略分析

    郑飞孟庆长孔令杰崔亚坤...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育种目标的精准定位是育种设计重要环节,优良育种基础群体的构建是决定育种结果成败的关键.根据黄淮海玉米生产实际情况,以拓宽的国内种质为基础,本土化国外种质为核心,两杂融合的组配模式为手段,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能力强的自交系JS151040和JS161137,二者杂交育成玉米新品种苏科玉076,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逆能力强,综合了国内和国外品种的优良特征特性,适宜在黄淮海区域推广种植.

    玉米苏科玉076杂种优势模式两杂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