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卢文石

月刊

1002-2163

029-85308484

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地理教学专业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科综合二十载 引领方向促成长

    张海涛
    1,31页

    投稿须知

    3页

    高考文综改革二十年

    4页

    守正创新应变局 判美析理皆有期——"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高考改革二十年回眸

    邵英史文印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初,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走上历史舞台.其间,高考命题与评价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转变,"能力立意"与"素养立意"先后登场,创造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考试模式,实现了高考改革的"两步走",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到来.高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关系到千家万户,试题命制尤为关键;地理是国人的经典认知,关乎社会期待,试题创编难度更大.于地理试题而言,二十年题材嬗变,二十载好题频出,呈现给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师生的,是一条值得欣赏的"地理科学画廊",一座常有回响的"教育文化殿堂",一个颇具价值的"实践创新靶场".循着高考的足迹,二十年再回首,地理教育工作者都会有所感悟.文章试图通过阶段性回顾和学理性探究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高考改革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学科素养教考对接

    2000年以来高考地理试题的"情境"评析

    袁孝亭史辰羲丁继昭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题情境是能力考查的依托和"平台",能力立意试题大都依托真实情境命制.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好的"地理试题情境能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原理、规律的调用,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更好地服务于运用地理视角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更好地服务于核心价值的塑造和引领.以此为标准,结合典型试题,对2000年以来高考地理试题的"情境"进行评析.

    高考地理试题情境

    从地理国情教育视角看高考全国文综地理试题的演进

    胡望舒张亚南邱思静郑大川...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国情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地理国情也是高考等中学地理学科考试评价的重要内容.2000年至今,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其中对地理国情的考查也具有阶段性特点.文章通过分析2000-202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地理国情相关试题的结构,揭示其阶段性特征与发展演变趋势,并进一步从地理国情教育的"不变"与"变化"两个方面,对当前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背景下的地理国情教学与评价提出建议.

    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教育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考文综北京卷的特点及命题实践路径

    田学和张宇超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试卷结构变化为例,描述了高考文综北京卷在"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稳中求变,稳中求新"16字命题原则指导下,具有稳、变、新的特点;以文件理解为线索,阐释了高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考文综北京卷的命题实践路径.

    高考文综北京卷命题特点实践路径

    我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17-202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分析

    张玉娇张家辉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7-2023年全文转载的研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研究成果聚焦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解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的发展研究等方面.未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需要关注不同阶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进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职前地理教师的培养以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地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PISA2025科学素养视角下教科书情境特点研究——以人教版与沪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

    李楚琪张铭灿陈实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和地理学科情境教学的诉求,新版地理教科书在情境创设方面进行了较大变革.PISA测评的情境类型分析框架为教科书情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文章以PISA2025科学素养测评情境类型分析框架为工具,以人教版与沪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研究对象,开展教科书情境特征对比分析,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PISA2025科学素养地理教科书情境

    把握思维的"四度",有效分析地理形成类问题

    张福彦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理形成类问题分析中,把握思维的"四度",即思维的向度、深度、梯度和准度,有利于提升思维的规范性、有序性与有效性.文章对分析地理形成类问题的思维"四度"框架进行深入剖析和具体案例分析,揭示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常见的思维错误,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提问激发深度思维、利用思维建模引导规范思考、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灵活思考、多学科联合指导融合性思考以及提供合作学习帮助优化思考等策略,帮助学生在地理形成类问题的分析中更好地生成与发展思维.

    地理形成类问题思维向度思维深度思维梯度思维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