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杨辉祥

月刊

1002-2201

029-85234213

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紧密结合中学教材进行交流、研究,内容力求新意,中学教师阅后可立即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以"化学平衡"为例

    王志宇
    1-3页

    初中沪教版"金属的性质"教学

    单敏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探究与实践"是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指向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化学教学应该按照课程标准"内容要求"规定的"通过实验探究"等行为条件,发挥日常教学中随堂实验探究活动等实践性材料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等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金属的性质

    核心素养视角下"氧气"学习进阶课堂教学

    刘菊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与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化意味着化学课堂不仅要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更要发挥其"育人价值".结合学习进阶理论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进阶的起点、终点、过程的分析,设计与学生学情匹配、与学生发展相符的"动态"教学活动,让学生达到属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这正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化学课堂学习进阶"新解法",希望为一线化学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

    学习进阶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课堂

    基于科学素养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蔡冰徐巧定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素养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学习素养.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够真正提升其综合素质.研究基于科学素养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对提升化学课程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策略

    "5E"教学策略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的应用

    魏恋恋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5E"教学策略和重要概念相结合的方式初探多种教学策略组合的教学模式,以"盐类的水解"为例阐述具体的教学过程,为"5E"教学策略在重要概念的教学设计中提供参考.

    "5E"教学策略重要概念核心素养

    深度教学理念下"素养本位"的"化学键"教学

    赵彩霞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教学是与"浅层教学"相对应的概念,要求教师的"教"不能止于"知识",而应关注学生观念、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终身学习所必备的价值观、品格与能力.深度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与"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置于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以"化学键"为例,探索了"素养本位"的深度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期望给一线教师带来教学思考.

    深度教学素养本位化学课堂教学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游戏化教学实践——以"再探复分解反应"为例

    何永钙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复分解反应为载体,发展核心素养为根本,在教学情境创设中融入游戏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课堂趣味化,从宏观现象的解释到微观实质的分析,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解释,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设计学习任务,层层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游戏化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初中化学

    基于证据推理的"电负性"教学设计

    张维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证据推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化学教学中却常常停留在教学理论层面,教学实践的操作并不多,以"电负性"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提高学生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

    证据推理电负性核心素养

    聚焦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探秘水世界"为例

    张娟
    22-24页

    四重表征有机整合的"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张涛胡冰王薇付积玉...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学生缺乏将宏观、微观、符号、图形四种表征进行有机结合的问题,借助"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丰富的教学内容,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的证据推理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酸和碱的反应;用逻辑严密的问题链串联教学,注重将宏观、图形、微观、符号四重表征有机整合和自然衔接,有利于学生对"中和反应"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中和反应四重表征证据推理问题链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