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教学参考
中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674-6058

zxjxckyy@163.com

0771-5861102,5861159、1387881134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中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翻译教学对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作用的探索

    刘远廖晓信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初中相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的要求有较大不同,直接表现为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量的增加和语法的情境化,客观上导致部分高一学生难以适应.高一学生的认知模式逐渐以理性思维为特征,而理性思维能促进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形成.翻译是运用理性思维分析语言现象后实现交流的过程.因此,结合学生的认知模式特征,翻译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一个切入点.文章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翻译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以精选语料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指导,以翻译教学为方法,帮助学生顺利衔接初高中两个学习阶段的学习.

    翻译教学初高中英语衔接学科能力

    高中英语单元读写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与措施

    蒋东玲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不断积累词汇和掌握语言表达方式.在读写课堂中,读和写要合理结合,最终达到让学生模仿阅读材料中的结构进行输出和表达的目的.文章强调了高中英语单元读写教学实践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性,旨在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们的语言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师生互动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王琪
    43-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实施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语言和非语言进行一系列信息加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章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现状,并结合教学案例,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问题链

    产出导向法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王献娟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需求的不断提升,高中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而备受关注.文章旨在通过分析产出导向法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对产出导向法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结合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语言产出能力的全面提升.

    产出导向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主题意义引领下读写融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邓晓红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开展读写融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张,以教学实例阐述教师依托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如何进行读写融合教学,以实现读写迁移、思维创新和学用相随,并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主题意义读写融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技术赋能 高效教学——利用数字资源提升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策略

    黄以年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改革浪潮下,英语教师教学理念呈多样化发展之势.教师不能再单纯依靠语言传授,而需要重视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在英语教学中,书面表达教学一直是受到关注和挑战的难点.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类数字化教学平台,并随时调整教学形式,构建高效的数字教学体系.以学生的认知特征为依据,恰当选择数字资源,较好地融入书面表达教学设计中,才能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利用多种数字化手段的课堂不仅能使书面表达教学有序又富有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英语知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现状分析教学思考教学策略

    "大思政"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学科融合探究——以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为例

    仲朱颖
    56-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背景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历史学科有密切关联,教师要充分发挥两者协同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以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为例,分析两门学科的联系,探究两门学科融合的理念与方式,以发挥"大思政"的育人作用.

    "大思政"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指向下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践路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

    张煜赵世良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重要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其恰当地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新课标,通过引入具有政治引领性的红色文化议题,创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议学情境,设置指向核心素养的红色文化议学任务,开展形式创新多样的红色文化议学活动,构建虚实交互的红色文化议学场域,将红色文化全方位、系统性和创新性地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从而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红色文化议题式教学实践路径

    城市化的阵痛:拆迁"钉子户",去或留?——"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议题教学实践思考

    朱昊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倡导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围绕"议题"开展素养导向的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议题应具有公共性、现实性和争议性.结构性争论模式适用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议题教学,实践证明,议题教学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课议题教学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双减"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探究——以初三复习课为例

    张志东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复习课堂中,复习指导方法较为单一,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复习活动枯燥乏味、效率不高."双减"政策的到来为复习课堂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教师要聚焦"双减"的核心理念,以大单元为单位,开展整体性、系统性的复习活动,让学生在各类问题情境与任务的驱动下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全面促进复习课堂的有效开展.文章以初三复习课为例,对"双减"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进行研究.

    "双减"导向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初三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