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班主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小学班主任/Journal ZHONGXIAOXUE BANZHUR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发地方红色资源,创新少先队德育活动

    张琴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植根于中国大地,在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少先队德育活动.通过开发地方红色资源、搭建德育活动平台,以及创新德育活动方式,深化少先队员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少先队员全面发展.

    少先队地方红色资源德育活动

    人本主义取向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辅导

    袁阿潭
    65-67页

    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原因分析及教育策略

    陈书远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足,容易沉迷于网络.文章从小学生的猎奇心理、依赖心理、逃避心理和自卑心理四个角度分析了沉迷网络的原因,提出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策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心理健康检测体系,开放心理辅导,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期望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实施,为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沉迷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检测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

    以"爱立方"模式加快学生融合教育发展——以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为例

    马华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以融合教育为抓手,加快特殊教育公平有质量的发展.为在小学普通学校中进一步做好融合教育,笔者主要从理解融合教育的意义、开展融合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创设融合教育的环境三个方面来论述.通过"三个关注",即关注特殊儿童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体现"爱立方"的力量,并且通过努力营造"有爱无碍"的校园氛围、组建"事无巨细"的教师队伍、加强"关怀备至"的师生互动、倡导"责无旁贷"的家校联系等方式提高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质量.

    融合教育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

    叙事疗法在『问题』学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刘晓婷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疗法主张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认为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本文运用叙事疗法的理念和技术,有效地帮助"问题"学生重构自己的故事,使学生重新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叙事疗法"问题"学生生命故事个案心理辅导

    运用新木桶理论转化后进生小团体

    吴莎莎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后进生小团体,教师运用新木桶理论,通过建立有效的正向关系,引导他们利用自己长板优势和能力为班级助力,同时发掘各自潜在问题的短板,对症下药,做好补短工作,家校协同育人,转变后进生小团体,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新木桶理论正向关系协同育人后进生小团体

    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在班级行动中的实践研究

    张兵徐萍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王阳明教育思想新的当代价值,并从"班级行动"层面,探索了落实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创新实践,通过共建实践团队,"身心融合"创新德育实践活动、"知行合一"探索班级活动新路径、"四立教育"拓宽班级活动新空间、"六维三级"创新育人新评价、"心物一体"打造学生成长新场域,使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更好地落地生根.

    王阳明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班级行动实践路径

    学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和辅导方法

    温锦线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生中存在厌学情绪,且日趋低龄化.本文将以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为例,从学生厌学的表现出发,分析其厌学的原因,进而提出一系列的辅导方法:共情沟通,走进学生内心;点燃兴趣,唤醒学习自觉;和谐关系,家校合力赋能;定期跟踪,优化干预策略.

    小学生厌学表现厌学归因辅导方法

    一个"作弊"孩子的成长

    陈少娥
    86-88页

    因材施教,学困生转化水到渠成

    吴雅玲
    89-90,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