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for Teaching Research in School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语文素养本位单元设计的内涵、理据与实施

    王林发张宇童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统整资源的一种育人构思,小学语文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倡导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通过化零为整的方式助力学生掌握整体内容;借助真实情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单元设计还诠释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意蕴,践行全面育人的实践指向:通过研读教材,掌握单元整体脉络;通过精准设计,明确单元育人目标;通过有效评价,驱动单元设计良性发展.根据这一观念设计的单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单元设计真正指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素养本位单元设计核心素养

    基于"阅读—讨论—写作"模式的小学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析

    邓丽娟张敏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后续写作为英语促学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因读和写的关联程度不高导致最终效果不理想.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在"阅读"和"写作"中增加"讨论"环节,尝试运用"阅读—讨论—写作"模式设计逐层深入的学习活动来打通读写壁垒,提高读后续写的实效性:以"阅读"为始,深入解读文本;以"讨论"为续,深度链接读写;以"写作"为终,实现迁移创新.

    读后续写"阅读—讨论—写作"读写教学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易错成因及教学对策——基于TSA阅读测试数据的结果分析

    陈丽曼唐书哲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连续性文本是英语阅读测试的重点.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文本呈现出明显的多模态化和多元化特征,对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沿海S市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SOLO理论对受试对象在TSA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试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具备语言基础知识,在低层级区间思维表现较好,但"看"的能力和信息换模态表达能力欠缺,且社会语言知识发展滞后,层级区间思维难以跨越.这一发现与SOLO的层次发展匹配.文章对其症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认为应加强对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多重文本和电子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

    非连续性文本TSA测试易错成因教学对策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科学设计思维的培养实践

    史加祥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作为小学阶段需要开展的实践活动及小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与思维方式,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被多次提及.文章在对设计与设计思维进行课标和文献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能力要素组成和实践流程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设计思维的培育方法与策略,并对不同目标视角下和跨学科视角下的设计思维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呈现与总结,为小学阶段开展设计思维的培养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借鉴.

    科学课程标准工程与技术实践设计思维课堂教学

    情境化教学的功能、原则与设计实施——以中学化学为例

    潘红杜婉怡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吸引、探究、迁移、评价四个方面梳理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情境素材功能价值,从真实性、精准性、活动性、情感性四个方面总结了以问题反馈为目的的情境活动创设原则,从为什么、怎么样、在哪里、是什么、谁等五个方面串联了情境化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建构出包含教、学、评三个层面的情境化教学体系,即情境化教学的"4E4A5W"系统模型.同时,以"化学肥料"教学片段为例,对情境化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为一线教师情境化教学实践提供思路.

    情境化教学中学化学情境功能情境创设原则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综合性设计与实施例谈

    向小琴莫安民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性设计与实施是课程改革后实践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基本要求.结合"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的综合探究课设计与实施案例,可以从"坚持探究议题的综合性""把握探究内容的综合性""突出探究情境的综合性""推进探究活动的综合性"几个层面进行设计,帮助教师思考如何实施综合探究课的综合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综合性设计实施

    数学问题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

    刘师妤周龙虎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问题解决为根本手段的数学问题教学一直都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数学问题教学所蕴含的以情境生发问题、以互动促进问题提出、以反思贯穿问题解决等过程的内涵特征的透析,突显问题教学独特的育人特色.数学问题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数学问题教学应遵从"发现问题—建构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实施逻辑,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奠基.

    数学问题教学内涵价值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