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焦向英

半月刊

1671-2684

010-88817526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ournal ZHONGXIAOXUE XINLI JIANKANG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直接服务于一线教师的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中央级专业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躺"和"卷",怎么选——初中生学习辅导心理活动课

    林佳璇
    39-42页

    竞争比较心智化表达性艺术治疗

    征稿启事

    42,51,60,80页

    抗逆之星争霸赛——初中生提升抗逆力心理辅导课

    张洋
    43-46页

    抗逆力心理韧性挫折应对积极心理

    成为她,拥抱我——小学生悦纳自我主题心理剧

    杨士洁
    47-51页

    自我认识悦纳自我同伴压力心理剧

    "画"见"危"与"机"——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个案中的运用

    马列子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心理危机的预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筛查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是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依据投射理论,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了解绘画者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等,继而开展工作,可以达到辅导和干预效果,简单且实用.心理教师将"'画'见'危险'""'画'见'机会'""'画'见'未来'""'画'见'温暖'"等工作环节融入危机干预六步法中,干预效果显著.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辅导

    "雨"见自己 "水"解压力——"雨中人"绘画应用于初三学生压力应对的个案辅导

    赵莉莉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名初三学生认为学校进行分层教学调整后的班级不适合自己,表示在新班级中感到压力很大,想回原班级,内心非常苦恼和困扰.心理教师采用"雨中人"绘画引导来访学生外化压力,觉察自身的压力现状、资源及应对方式,表达并释放焦虑、烦躁、担心等消极情绪.结合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的奇迹问句,激发来访学生面对现实的前进动力和信心,思考并探索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促进认知和行动上的调整与改变.

    "雨中人"绘画奇迹问句中考生学习压力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生涯核心素养课程设计

    董静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目前推行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高考模式,生涯规划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当前,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尽管独立的主题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涯知识和技能,但在综合素养的提升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基于表现性评价的生涯核心素养课程设计聚焦四个核心素养——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自我认知和培养志趣,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设计表现性评价作品模板,综合设计了18课时的生涯核心素养课程,将零散的生涯知识和技能有机地串联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生涯核心素养.

    生涯课程项目式教学表现性评价

    亲子三角关系之跨代同盟的解析及对策

    周娟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之间发生分歧或者冲突时,作为家庭关系中年龄和权力都较小的孩子,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三角关系中.很多家长会陷于跨代同盟而不自知.这种家庭看似稳定和谐,实则暗流涌动,孩子会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焦虑、无奈,纠缠在父母关系中,以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帮助父母和孩子觉察身心状况,纠正家庭角色的错位,减轻孩子因跨代同盟带来的身心困扰极其重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提出破解跨代同盟家庭之困的三步策略:共情,疏同盟之情绪;觉察,识同盟之后果;行动,解同盟之困境.

    亲子三角关系跨代同盟共情家庭教育

    班主任应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多维干预策略

    戴佳玲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一种常见、高发且高度复杂的行为,这种自伤被部分青少年作为处理情绪、进行社会性求助的途径.班主任因为工作性质,平日里与学生接触多,和学生关系较亲密,是学校心理健康防护系统中的骨干力量,科学认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原因,有效识别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表现,了解校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处理程序和应对策略,对早期发现和预防校园危机事件有重要意义.

    班主任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应对策略

    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唐书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青少年面临各种挑战,容易产生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并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成为当今教育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体育与心理健康关系紧密,在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下,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和提升,为青少年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体验和个人成长的机会.

    五育并举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融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