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陈可冀

月刊

1003-5370

cjim@cjim.cn

010-62877592;62886827

100091

北京西苑操场1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已开通

    829页

    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唇舌颜色研究

    陈勇南瑞雪何德英任毅...
    830-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唇舌颜色的作用。方法 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20只慢性心力衰竭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模型组,每组5只,另设6只SD大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以2mL蒸馏水灌胃,干预组分别给予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1、1。5、2 mL,每日1次,持续4周。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左心室重量、全心重量及第四肋长度;检测血清精氨酸加压素(AVP)、脑钠肽(BNP)水平;采集各组大鼠唇舌图像并进行色度学红(R)、绿(G)、蓝(B)三基色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左心室重量、第四肋长度降低,血清AVP、BNP水平、唇舌颜色G、B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体重、全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第四肋长度升高,低、中、高剂量组血清AVP、BNP水平、唇舌颜色G、B值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体重、左心室重量、第四肋长度升高(P<0。05);高剂量组全心重量升高,血清AVP、BNP水平、唇舌颜色G、B值降低(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唇舌颜色紫暗,有瘀斑,无光泽,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可改善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及唇舌颜色。

    桂枝茯苓丸五苓散慢性心力衰竭唇舌颜色中药复方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益气通脉方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陈雨晗任权娜汪坤杨艳华...
    835-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通脉方调节Toll样受体4(TLR4)I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载脂蛋白E-/-(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只C57BU6J小鼠作为空白组,40只同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通脉方低、中、高剂量组[0。39、0。78、1。56 g/(kg·d)]和阿托伐他汀组[2。6 mg/(kg·d)],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采用高脂饲料诱导AS模型,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12周。采用酶标仪检测小鼠血脂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内膜斑块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免疫荧光(IF)法检测主动脉窦中TLR4、髓细胞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D88)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下降(P<0。01);血清TNF-α、MCP-1含量升高(P<0。01);主动脉窦内膜斑块以及胶原面积增加(P<0。01),MyD88表达升高(P<0。01);主动脉TLR4、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MyD88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通脉方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水平下降(P<0。01),血清中TNF-α、MCP-1含量下降(P<0。01),主动脉窦斑块以及胶原面积均下降(P<0。01,P<0。05),主动脉窦MyD88水平表达下降(P<0。01),主动脉TLR4、NF-κB、MyD88、IκB蛋白表达下降(P<0。01,P<0。05)。结论 益气通脉方可改善血脂和炎症因子的水平,减少主动脉窦中斑块脂质堆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益气通脉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中药复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842页

    升率汤对大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窦房结电生理改变实验研究

    刘鹏韩萍柏晋梅
    84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升率汤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大鼠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升率汤高、低剂量组(简称高、低剂量组)、氨茶碱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大鼠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5mL/d灌胃,高、低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升率汤30。24、7。56 g/kg,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80mg/kg。分别于干预前、后记录典型心电图;比较各组AA间期、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A间期、SNRT、CSNRT、SACT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后升率汤高剂量组、氨茶碱组AA间期、SNRT、CSNRT、SACT显著缩短(P<0。05)。干预后升率汤高剂量组较氨茶碱组AA间期、SNRT、SACT显著缩短(P<0。05)。结论 高剂量升率汤能明显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大鼠窦房结电生理功能。

    升率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电生理功能中药复方氨茶碱

    基于miR-1297/PTEN/PI3K/AKT通路探讨芪蓝方影响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及凋亡机制

    原凡景明夷周静王家灏...
    847-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芪蓝方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DU145细胞分为空白组(NC mimics)、芪蓝方组(NC mimics+芪蓝方)、miR-1297 过表达组(miR-1297 mimics)、miR-1297过表达+芪蓝方组(miR-1297 mimics+芪蓝方)、AKT激动剂组(SC79)、AKT激动剂+芪蓝方组(SC79+芪蓝方)。CCK-8法、EdU法检测各组DU145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RT-PCR检测miR-1297、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蛋白激酶 B(AKT)mRNA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PTEN、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p-AKT、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leaved-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芪蓝方组DU145细胞活性、增殖率、EdU阳性细胞率、G1期细胞比例、miRNA 1297 mRNA表达、PI3K、p-AKT、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降低,G2期细胞比例、Q1-LR(早期凋亡)+Q1-UR(晚期凋亡)、PTEN mRNA表达、PTEN、Bax、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升高(P<0。01);miR-1297过表达组和AKT激动剂组DU145细胞活性、增殖率、PI3K、p-AKT、Cyclin D1、Bcl-2 蛋白表达升高,Q1-LR+Q1-UR、PTEN 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miR-1297过表达组比较,miR-1297过表达+芪蓝方组DU145细胞活性、增殖率、G1期细胞比例、miRNA 1297 mRNA表达、PI3K、p-AKT、Cyclin D1、Bcl-2 蛋白下降,G2 期细胞比例、Q1-LR+Q1-UR、PTEN mRNA表达、PTEN、Bax、Cleaved-caspase 3 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 AKT 激动剂组比较,AKT激动剂+芪蓝方组DU145细胞活性、增殖率、EdU阳性细胞率、S期细胞比例、PI3K、p-AKT、Cyclin D1、Bcl-2 蛋白表达下降,G1、G2 细胞比例、Q1-LR+Q1-UR、PTEN mRNA 表达、PTEN、Bax、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芪蓝方可通过调节miR-1297/PTEN/PI3K/AKT通路抑制DU145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芪蓝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凋亡miR-1297PTEN/PI3K/AKT通路中药复方

    仙甲汤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前列腺增生

    刘祺萧闵江晓翠蔚文垚...
    856-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白细胞介素(IL)-6介导的炎症反应,探讨仙甲汤改善大鼠前列腺增生(BPH)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仙甲汤高、中、低剂量组、非那雄胺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每组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 mg/kg)连续30天制备BPH模型。造模完成后,仙甲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仙甲汤27。18、13。59、6。80 g/kg灌胃,非那雄胺组给予非那雄胺0。45 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30天。测量大鼠体重、前列腺湿重及体积并计算前列腺指数;HE染色法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前列腺组织肥大细胞并计数;ELISA法检测前列腺组织IL-6、IL-10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磷酸化 JAK2(p-JAK2)、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磷酸化 STAT3(p-STAT3)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组织IL-6、JAK2、STAT3 mRNA表达。结果 空白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腺体饱满、规则;模型组大鼠前列腺腺体不规则,腺上皮细胞增生,基质内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并有炎性细胞浸润;干预组出现不同程度好转。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指数、肥大细胞数、IL-6含量、p-STAT3、p-JAK2蛋白及IL-6、JAK2、STAT3 mRNA表达升高,前列腺组织IL-10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仙甲汤高、中剂量组和非那雄胺组前列腺体积、湿重、指数、肥大细胞数,IL-6含量、p-STAT3、p-JAK2蛋白及IL-6、JAK2、STAT3 mRNA表达降低,前列腺组织IL-10含量升高(P<0。05,P<0。01);仙甲汤低剂量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STAT3 mRNA表达下降(P<0。05,P<0。01)。与非那雄胺组比较,仙甲汤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指数、肥大细胞数、IL-6含量、p-STAT3、p-JAK2蛋白表达降低,前列腺组织IL-10含量升高(P<0。05,P<0。01)。结论 仙甲汤能显著改善大鼠BPH,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JAK2/STAT3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仙甲汤前列腺增生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酪氨酸蛋白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中药复方

    冠心病中医核心数据集构建思路

    贾君迪鞠建庆高铸烨李金根...
    864-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数据集是临床采集的标准化数据集合,有助于数据标准统一,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医药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形成提供支撑。笔者概述核心数据集的概念、研究现状与意义,探索冠心病中医核心数据集实施的思路方法,并提出难点与解决策略,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核心数据集、提升中医药研究质量提供基础。

    核心数据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冠心病

    基于肠道菌群和胃肠激素探讨中医学脾胃论治男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生物学基础

    陈文康赵家有
    868-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育症、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等男性生殖障碍性疾病是生育力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先后天相互资生。本文梳理相关研究,认为脾胃失和引起的男性生殖障碍性疾病,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和胃肠激素异常相关。肠道菌群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5-羟色胺,参与调控射精和勃起,并通过血睾屏障调控脂代谢,调节阴茎血管内皮,介导炎症反应,参与雄激素代谢,影响睾丸微循环;不同胃肠激素可通过介导睾丸炎症和细胞凋亡,调控睾丸微循环,调节性激素分泌及精子发生等,对睾丸生殖具有保护作用和损伤风险。肠道菌群与胃肠激素可能是中医学脾胃论治男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潜在生物学基础。

    脾胃肠道菌群胃肠激素生物学基础男性生殖障碍性疾病中西医结合

    中医隐喻及其翻译

    方宝吴红瑶
    874-8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