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王伯祥

双月刊

1005-0264

zxygbzz@163.com

027-88854726,027-88929354

430061

武汉市武昌区花园山4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Liver Diseases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湖北中医学院主办的、国内外肝病领域内唯一的一份中西医结合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以国内外知名的肝病专家为学术顾问,严格遵循“基础与临床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中西医结合”的办刊宗旨,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如实报道国内外中西医防治肝病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动向、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深受广大肝病临床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肥胖症与脂肪性肝病协同诊疗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张佳李青伟肖明中卢晨霞...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肪性肝病的两次更名均强调了代谢功能障碍在疾病发展中的潜在驱动作用,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高度异质性.在"态靶理论"与"膏浊理论"指导下,该研究认为肥胖是脂肪性肝病发病及病程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肥胖症与脂肪性肝病的共病现状、共病机制、共治趋势等方面出发,进行肥胖症与脂肪性肝病共同防治的探讨.以减轻体重为中心,通过中药内服与中医外治结合、中医综合治疗与外科代谢手术结合、院内诊治与院外生活方式管理结合的系统性干预策略,实现脂肪性肝病与肥胖症的共同防治、共同管理,将脂肪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控关口前移,以此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症态靶辨治中医干预策略

    丹荷六味地黄汤对绝经后NAFLD患者脂代谢及心理状态评分的影响

    赵晨露马素平刘晓彦郑瑗瑗...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丹荷六味地黄汤对绝经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代谢及心理状态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绝经后NAFLD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 例.观察组给予丹荷六味地黄汤,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软胶囊,2 周为1 个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6 个周期后的肝功能、脂代谢、雌激素E2、脂肪变和肝纤维化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自评抑郁量表评分(SDS)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 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2%,高于对照组的65.6%(P<0.05).观察组患者BMI、腰围减少,ALT、AST、GGT、TG、TC、HDL、LDL、游离脂肪酸、雌激素E2 水平改善,肝硬度指数(CAP)、肝硬度值(LSM)、APRI值降低,改良Kupperman评分、SAS和SDS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荷六味地黄汤治疗绝经后NAFLD疗效确切,具有改善肝功能、脂代谢、雌激素水平,减少肝脂肪变和纤维化评分的作用,且对绝经后NAFLD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丹荷六味地黄汤绝经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焦虑/抑郁评分

    Munc 18-1相互作用蛋白3变化对严重肝纤维化患者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闫会君齐双玉贺红晶崔琳琳...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unc18-1 相互作用蛋白3(Mint3)对肝纤维化患者进展为肝癌的影响.方法:对230 例肝纤维化患者以发生肝癌为结局分为发生肝癌组(82 例)、未发生肝癌组(148 例),以发生肝癌死亡和未死亡作为亚组,监测血清Mint3 表达情况,并针对Mint3 与肝纤维化发生肝癌和肝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肝癌组及其死亡亚组患者Mint3 水平在入院至36 个月监测期间呈升高趋势(P<0.05),且均高于未发生肝癌组和发生肝癌未死亡组(P<0.05).发生肝癌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甲胎蛋白(AFP)显著高于未发生肝癌组(P<0.05).Mint3 与肝纤维化患者发生肝癌、肝癌相关死亡、肝纤维化指标和AF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且以上指标均是肝纤维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P<0.05).Mint3 预测肝纤维化发生肝癌及肝癌相关死亡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肝纤维化患者发生肝癌后,Mint3 低水平患者生存率高于高水平患者(P<0.001).结论:Mint3升高可能促进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癌,监测Mint3 值有助于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

    肝癌Mint3肝纤维化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肝肾综合征的关系

    陈建辉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与肝肾综合征(HR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2年1 月初次诊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4 例,患者入院后第1、3、5、7 天常规检测动脉血乳酸等.依据有无并发HRS分为HRS组及非HRS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不同时间点动脉血乳酸浓度等.分析患者入院不同时间点动脉血乳酸与HRS发生的相关关系.根据入院第1 天动脉血乳酸水平分为低乳酸组(<4 mmol/L)及高乳酸组(≥4 mmol/L),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以及HRS发生情况.依据乳酸水平、是否发生HRS将患者分组为低乳酸-非HRS组、高乳酸-非HRS组、低乳酸-HRS组、高乳酸-HRS组,对比各组患者3 个月死亡率.结果:HRS组患者与非HRS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疾病病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3、5、7 天动脉血乳酸浓度检测方面,HRS组患者均显著高于非HRS组(P<0.001),与HRS发生呈正相关(0.6<r<0.8,P<0.001),且入院第1 天动脉血乳酸浓度与HRS的相关性最强(r =0.871,P<0.001).高乳酸组患者HRS发生率较低乳酸组患者高66.0%(P<0.001).HRS患者合并高乳酸血症时,3 个月死亡率达72.7%.结论:高乳酸是早期识别肝硬化患者发生HRS及3 个月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

    肝硬化乳酸肝肾综合征

    不同Child-Pugh分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熊飞翔孟培培江宇泳张琴...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血脂水平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 年8 月至2022 年2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ALC患者348 例,其中Child-Pugh A+B级患者共有245 例,Child-Pugh C级患者103 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判断Child-Pugh C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诊断价值,并根据约登指数计算cut-off值.结果:与Child-Pugh A+B级患者相比,Child-Pugh C级患者WBC、AST、TBil、PT、INR水平都显著高于前者,而RBC、Hgb、PLT、Alb均低于前者;TC、TG、HDL-C、LDL-C水平低于前者,尤其是HDL-C水平降低更为明显.以所属的Child-Pugh等级作为因变量,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0.932,95%CI =0.899~0.966,P<0.001),WBC(OR =1.196,95%CI =1.053~1.360,P =0.006),PLT(OR =0.989,95%CI =0.982~0.995,P=0.001),CHE(OR=0.999,95%CI =0.998~0.999,P<0.001),HDL-C(OR =0.252,95%CI =0.082~0.779,P=0.017)是Child-Pugh C级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绘制HDL-C的ROC曲线,得出AUC为0.783,显著高于TC、TG、LDL-C的AUC,分别为0.611、0.550、0.623,显示了HDL-C较好的诊断价值;并根据约登指数得出HDL-C的cut-off值是0.645 mmol/L.结论:ALC患者的HDL-C水平对Child-Pugh分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酒精性肝硬化血脂Child-Pugh分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隋永博陈金玲张重阳王宇...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客观缓解率、生存时间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接受治疗的100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TACE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客观缓解率、生存时间、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50.00%)较对照组(28.00%)明显提高(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TACE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阿帕替尼客观缓解率免疫功能生存时间

    HDAC2抑制剂CAY10683通过自噬对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

    张璐懿石春霞张丹眉龚作炯...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HDAC2 抑制剂CAY10683 在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的保护机制.方法:将C57BL/6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AY10683 组、自噬抑制剂MRT68921 组和CAY10683/MRT68921 联合组.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获取小鼠血清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一部分肝组织用于HE染色和电镜下观察,另一部分肝组织用于生化检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蛋白UNC-51 样激酶1 和苹果酸脱氢酶1(MDH1)的相对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组织中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和乳酸脱氢酶含量.结果:CAY10683 可增加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肝脏内的自噬水平,对小鼠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AY10683 可降低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肝组织内的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和LDH含量,增加肝组织内MDH1 含量;MRT68921 则相反;CAY10683 一定程度上可拮抗MRT68921 的作用.结论:HDAC2 抑制剂CAY10683 在小鼠肝衰竭进程中可能通过提高自噬水平改善肝脏内代谢,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急性肝衰竭自噬代谢HDAC2抑制剂

    和枢消积方通过调节AsTP3正反馈AKT/GSK-3β/mTOR信号通路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李玲汪静朱晓宁张玉蓉...
    131-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枢消积方通过调节三氧化二砷反式激活蛋白3(AsTP3)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 增殖、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 肝癌细胞,采用CCK8 法筛选出和枢消积方最适浓度,联合CCK8 法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细胞AsTP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sTP3、AKT、GSK-3β、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和枢消积方能抑制SMMC-7721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克隆能力,促进SMMC-7721 细胞凋亡(P<0.05);和枢消积方可下调SMMC-7721 细胞内AsTP3、P-AKT、P-GSK-3β、P-mTOR、Bcl2 的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并上调Bax蛋白的表达.结论:和枢消积方能抑制SMMC-7721 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sTP3 表达从而抑制AKT/GSK-3β/mTOR信号通路有关.

    肝癌和枢消积方三氧化二砷反式激活蛋白3AKT/GSK-3β/mTOR信号通路

    中医药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

    姚伟伟刘可佳吉静赵欣宇...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并评价中医药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中的结局指标使用现状,为该领域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Wanfang),时间为2018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NAFLD的RCTs相关文献,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描述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情况.结果: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2 537 篇,最终纳入78 篇.78 项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主要分为6 类、15 种,包括临床疗效评价类指标、肝脏无创检查指标、生化相关指标、人体测量学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安全性指标和其他类.结论:中医药治疗NAFLD的RCTs结局指标的选择存在较多问题,针对复杂疾病的多维度评价应该借鉴国际核心指标集的创建方法,构建符合中医药治疗措施、疗效特色的核心结局指标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结局指标中医药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肝性脑病临床指南和共识的质量评价及推荐意见研究

    何新张卓然贺俊芝杜宏波...
    140-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AGREEⅡ和RIGHT工具对肝性脑病(HE)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推荐意见及证据进行总结和比较,为未来HE指南性文件的制定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fang)、WH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院际间协作网(SIGN)和医脉通数据库(Medlive),检索时限为2003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由两名肝病研究人员独立使用AGREEⅡ和RIGHT对纳入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循证方法制订的指南性文件的推荐意见和证据进行整理和比较.结果:共纳入14 篇文献,其中9 篇指南,5 篇共识;中文2 篇,英文12 篇;使用循证方法制订的有12篇.B级7 部,C级7 部.AGREEⅡ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范围与目的(40.87%)、参与人员(26.98%)、制订严谨性(23.96%)、表达清晰性(47.22%)、应用性(17.26%)、编辑独立性(18.75%).RIGHT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基本信息(60.42%)、背景(40.85%)、证据(43.57%)、推荐意见(43.88%)、评审和质量保证(16.96%)、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17.56%)、其他方面(38.10%).主要推荐意见涉及筛查与诊断、治疗、营养管理和预防.结论:纳入的HE指南性文件在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面整体得分较低.在方法学质量方面,参与人员、制订严谨性、应用性和编辑独立性仍有待提高.在报告质量方面,评审和质量保证,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领域需要进一步报告.未来可增进HE放射性示踪成像和神经生理学研究,为HE的主动诊断提供进一步参考,并形成"药物治疗-营养管理-复发预防"的HE管理模式.

    肝性脑病AGREEⅡRIGHT指南性文件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