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梁兆铭郑艾聪陈小惠吴坤生...
    2812-2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并首次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冠心病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宽胸气雾剂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LDL-C、TC、TG、hs-CRP、Hcy、FIB、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LDL-C、TC、TG、hs-CRP、Hcy、FIB、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O、VEG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O、V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斑块体积、血管体积、管腔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斑块体积、血管体积、管腔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能改善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对斑块稳定性具有良好作用。

    冠心病宽胸气雾剂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RP/ApoA1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预后的临床价值

    刘喜雷侯雨岩王志方苏淑红...
    2816-2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载脂蛋白A1(ApoA1)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拟行介入治疗的420例AMI病人,采集所有病人入院时的血清CRP/ApoA1水平,并对所有病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所有病人的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析CRP/ApoA1对老年AMI病人PCI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期间,420例病人中预后良好332例(79。05%),预后不良88例(20。9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心肌梗死类型、血清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CRP、ApoA1、CRP/ApoA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b、CRP、CRP/ApoA1升高是老年AMI病人PCI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CRP/ApoA1预测老年AMI病人PCI术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预测价值较好。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存在一定预后不良风险,CRP/ApoA1对老年AMI病人PCI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诊疗方案调整、病人预后改善的参考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1预后

    生脉强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病人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徐倩万冬梅邓立梅高媛...
    2820-2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脉强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病人Toll样受体4(TLR4)/髓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强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LR4、MyD88及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心肌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与65。0%,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LR4、MyD88及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MMP-2及PⅢ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病人,可缓解临床症状,抑制TLR4/MyD88/NF-KB信号通路及心肌纤维化进程,且安全性较好。

    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生脉强心颗粒Toll样受体4髓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心肌纤维化

    STEMI直接PCI术后病人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周睿彭建军
    2824-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1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STEMI病人113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病人均行PCI术,根据术后病人是否发生MVA将病例组病人分为MVA组(53例)和非MVA组(60例)。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图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MVA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前Tp-e/QT与术后MVA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史占比、冠心病史占比、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脑钠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前心电图参数Tp-e、QT间期、Tp-ec、QTc、QTd、Tp-e/QT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病例组各项心电图参数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缩小。血常规指标、炎性标志物指标、心电图参数对Tp-e/QT产生正向影响,血钾水平对Tp-e/QT产生负向影响。Tp-e/QT为STEMI病人PCI术后MV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P<0。01)。术前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95%Cl(0。822,0。8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6%和89。45%。结论:STEMI病人PCI术后Tp-e/QT比值下降,病人病情有所好转,Tp-e/QT与术后MVA有关,Tp-e/QT比值越大,病人术后MVA风险越高。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Tp-e/QT比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血清Gal-3、NGAL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CRTD植入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郭燕刘美丽李娟利郭云璐...
    2830-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RTD治疗的老年CHF病人286例为CHF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172例,Ⅳ级114例,根据随访1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34例)和死亡组(5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290名。检测研究对象血清Gal-3、NGAL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3、NGAL水平对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预测价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建立Kaplan-Meier曲线描述累积生存率。结果:CHF组血清Gal-3、NGA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NYHA心功能Ⅳ级病人血清Gal-3、NGAL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病人(P<0。001);死亡组病人LVEF值低于生存组,病程、NYHA分级Ⅳ级占比以及血清Gal-3、NGAL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VEF(HR=0。775)、NYHA分级(HR=1。932)、Gal-3(HR=2。496)、NGAL(HR=2。018)是老年CHF病人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Gal-3、NGAL指标联合预测老年CHF病人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优于单独检测Gal-3、NGAL的0。837,0。862。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Gal-3病人的1年累积生存率低于低Gal-3病人(70。24%与86。63%,P<0。01);高NGAL病人的1年累积生存率低于低NGAL者(68。54%与87。82%,P<0。01)。结论:老年CHF病人血清Gal-3、NGAL水平升高,与心功能、预后有关,是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Gal-3联合NGAL可提高对老年CHF病人CTRD植入术后死亡的预测效能。

    慢性心力衰竭老年人半乳糖凝集素3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死亡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清辉
    2836-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HFrEF病人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D、LAD、BNP、hs-CRP、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AD、BNP、hs-CRP、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HFrEF病人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抑制心肌重构。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心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

    比伐芦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病人凝血功能、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缺血标志物的影响

    韩爱娜王春良张迎中
    2839-2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比伐芦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病人凝血功能、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缺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PCI术的ACS病人,按照围术期抗凝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肝素组(给予肝素抗凝)和比伐芦定组(给予比伐芦定抗凝),经倾向性匹配评分(卡钳值0。02)筛选出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病人,两组各纳入60例病人,比较两组活化凝血时间(ACT)值、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出血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促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心肌缺血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血清miR-204];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周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房直径(LA)]变化以及随访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注射药物后5 min、术后即刻、停止注射后2 h,比伐芦定组ACT值明显高于肝素组(P<0。05);比伐芦定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33%,低于肝素组的13。33%(P<0。05);术后24 h,两组APTT、TT、PT水平明显延长(P<0。05),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比伐芦定组APTT、TT、PT较肝素组延长(P<0。05),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术后7 d,比伐芦定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肝素组(P<0。05);术后24 h,两组cTnT、IM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miR-20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比伐芦定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肝素组(P<0。05);术后4周,两组病人LVE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LVEDD、LVEDV、L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比伐芦定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肝素组(P<0。05)。术后1年,比伐芦定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11。67%,低于肝素组的23。3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应用于ACS病人PCI治疗,可明显降低病人凝血功能,促进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及心脏功能,预后良好。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比伐芦定凝血功能心肌缺血

    龙生蛭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临床研究

    姜超贾明华刘文李晓静...
    2844-2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龙生蛭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200例气虚血瘀型眩晕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生蛭胶囊治疗,两组均维持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与85。0%,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研究组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龙生蛭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可改善气虚血瘀型眩晕相关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可改善气虚血瘀型眩晕病人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有关。

    眩晕气虚血瘀型龙生蛭胶囊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

    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梁欢欢黄汝成李丹赵贝贝...
    2848-2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及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任脉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in量表(mR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与81。6%,P<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瘀阻络型病人疗效确切,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及安全性较好。

    急性脑梗死任脉灸祛瘀生新针刺法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

    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张询许敏
    2852-2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广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1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急性脑卒中Org10 172试验(TOAST)分型将病人分为心源性脑卒中(4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73例)、腔隙性脑卒中(66例)、不明原因脑卒中(29例),比较不同TOAST分型脑卒中病人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评价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D-二聚体对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左心房内径(LAD)大于其他TOAST分型脑卒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 F)及每搏输出量(SV)均小于其他TOAST分型脑卒中病人,D-二聚体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均高于其他TOAST分型脑卒中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LAD及SV均是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D-二聚体、LAD、SV诊断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0。751,0。711,截断值分别为291。32 ng/mL、37。57 mm、70。16 mL,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5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81%、91。07%。结论: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LAD增大,LVEF及SV均降低;D-二聚体、LAD及SV均是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LAD、SV联合D-二聚体对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辅助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快速筛选。

    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D-二聚体左心房内径每搏输出量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