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月刊

1000-419X

duxiexinkongjian@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大语文论坛》(200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建构与路径

    叶茂洪晔邓正琴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语文教学劳动教育融合建构实施路径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内容选择与目标达成

    张虹灵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学段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目标如何达成?笔者认为,依文体打开诗词鉴赏便捷通道的密码常用有三:诵读、情感和意象,这是初中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兴趣导航,学法指路,活动探究,师生双向奔赴,达成古诗词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实现文化传承.

    教学内容体式兴趣学法指导活动探究

    多重发掘:彰显语文阅读的生命张力

    史精浩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其思维含金量较高,需要进行科学有效设计.教学设计涉及诸多要素,需要从不同层面展开综合考量.教师要有方法传授意识,从多层视角出发,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感知、鉴赏、吸收渠道,引导学生在多重对应中展开思考.教师从不同切点引导学生思维,让他们在趣味化、个性化的感知中逐渐触摸阅读中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能得到生成.

    阅读教学文体类型情感体验生命张力

    "四读一体":构建语文单元教学链

    黄长水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实施"四读一体"单元整体教学机制,它能够为更多学生带来研学机会.强化自读,关注学生主体性学习;优化导读,强调教师的学习引导;组织互读,追求从个体学习到集体研讨;拓展研读,构建单元整体教学链,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单元整体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要求,贴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宗旨,具有较高的教学推广价值.

    初中语文"四读一体"单元教学链

    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

    唐玉玲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成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提升阅读数量、阅读质量,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阅读欣赏品味的目标,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在初中名著阅读中引入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以此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本文从阅读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动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两个方面,对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宗亚静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构建有效的诗歌审美教育策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开展诗歌审美教育:熟悉时代背景,进行反复朗读;提出基本问题,营造诗歌意境;分析用字用词,培养形象思维;总体感知诗歌,明确诗歌类型;深入探析诗歌,感悟哲理寓意.采用这些策略可以有效达成审美教育的教育目标.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审美教育

    大语文视域下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颜志善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大语文教育观,将古诗词阅读向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拓展,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会意象提升审美情趣,结合炼字提升诗学素养,在对比分析中积淀文化底蕴,感受诗人情怀,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结合生活激发个性理解.通过这些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

    大语文视域古诗词阅读培养策略

    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周建强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思想"假、大、空",注重形式主义行文范式,作文与阅读教学脱离,作文题目编制未紧扣学生的生活和中学作文教与学缺乏有效贯通设计等问题,相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作文教学窘境的教育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真作文"的写作导向,注重作文内容与思想,力倡文道合一与情辞兼善的作文测评标准,创设阅读——写作课堂教学共同体,聚焦单元阅读与作文专题设计,打造作文教与学贯通化的生活浸润式和情境化作文教学方法,着力于阅读经典文本课堂教学中的写作"输出".努力践行"全人教育"、核心素养与关怀生命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教学策略教学改革

    论思辨型命题作文的教学突破

    高西栋丁园园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型命题作文是指通过要求写作主体对某一概念、某一理论、某一问题做出界定、辨析和探究,来评估其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的一种命题形式的作文.很多学生在写作此类作文时,存在"无内涵,硬贴标签;无逻辑,胡乱堆叠;无角度,大而空泛"等诸多误区.为矫治上述弊病,教师应把教会学生"学会概念界定,注重行文逻辑,巧选论证角度"作为教学的突破点.

    思辨型命题作文概念界定行文逻辑论证角度

    写作意趣的"三味"

    吴英婷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中学生大多存在惧怕写作文的心理,能够主动写作的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喜欢上作文,只有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激发起学生倾诉的天性.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写作意趣的"三味":欣喜于生活中的点滴,记录生活的"情趣";感慨于平凡中的坚守,抒发自己对生活的"志趣";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引发读者共鸣的"理趣".

    情趣志趣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