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细读到跨文本研读——由《孔乙己》中的丁举人说开去

    郑剑云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能够治国平天下,依靠知识分子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而给予知识分子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鲁迅的笔下,丁举人和孔乙己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文本细读和跨文本研读,从中寻找答案.

    文本细读跨文本研读《孔乙己》丁举人

    文学短评写作技巧探究

    陈娥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短评"属于文学评论,是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的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写作文学短评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评价,因此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综合考查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例,探究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文学短评"写作技巧.

    文学短评写作任务写作技巧读写结合

    基于关键概念辨析的写作思维训练

    刘淑芳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关键概念辨析的写作思维训练要求教师结合教材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整体架构,借助概念辨析设计合理的思维训练路径,通过系列化的写作任务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培育其理性精神.以新高考作文写作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写作立意、运思层面,提炼出高中阶段的写作思维训练策略.

    新高考作文写作教学关键概念思维训练

    大单元教学中的"微专题"教学设计

    李敏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新"背景下,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发展,大单元教学也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的探讨热点."微专题"教学作为大单元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整合并优化大单元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微专题"教学设计,本文提出了选择核心知识点、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层次化问题等具体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示例.

    高中语文微专题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以《梦回繁华》为例

    陈江南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梦回繁华》为例,教师应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角度设计读写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设计阅读任务,设计趣味活动,布置写作作业,最后指引学生回顾读写过程,旨在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积极影响.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谈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傅开容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统编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从教材研读、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三个角度,展开大单元教学设计,构建完整的教学链条,践行和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以期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打破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与弊端.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统编版必修教材

    从"文本互证"到"诗论互参"——新高考情境模式下"评论类"题型探究教学设计

    柯林均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命题有三大特点:综合化、情境化、学术化.在语文文本阅读中最能体现这三大特色的莫过于一种新的题型——评论类题型.根据对近五年的高考真题的归纳总结,新高考情境模式下"评论类"题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以"文"释"论"和以"论"赏"文".本文试图明确答题思路,总结答题模式,寻求解决此类题型的"方法论".

    文本互证诗论互参"评论类"题型以"文"释"论"以"论"赏"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最是"反常"最奇崛

    仇丹青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学创作上,苏轼曾有"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感叹,而古今不少文人在创作作品之时,也常采用这种"反常合道"的方式,以作品中人物展现出的不符常理之处,或者不同于他人的行为情感,来映衬出某种道理或情感.若反复琢磨这些"反常合道"之处,自然能感受到苏轼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一样的诗意.

    《定风波》苏轼"反常合道"

    《谏太宗十思疏》与《谏逐客书》的语言效用赏析

    宋俊芳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谏太宗十思疏》《谏逐客书》是两篇名垂千古的进谏文,都曾经达到以语言征服帝王改变其心意的效用.本文通过对两篇进谏文的技巧赏析,从切中"君人者"心理、委婉转圜劝谏、丰沛精美语言等角度剖析语言文字风采与劝谏征服效用的关联.

    《谏太宗十思疏》《谏逐客书》进谏文语言效用

    征稿启事

    81,11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