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遮蔽与还原:一份带有愧疚的父子深情——对《背影》父子之情的再解读

    袁颖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父亲对儿子深沉真挚的舐犊之情是人们对《背影》情感的主流认识,但其中父亲的愧疚、儿子的怨恨以及父子情感的破镜重圆却被忽略了.作者对事件和情感有意或者无意的遮蔽使我们对父爱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也使文章的情感教育价值大打折扣.引导学生发现遮蔽之处,分析遮蔽之原因,补充、还原事件真相,深入理解父子深情,是老师们应该尽力去做的事情.

    《背影》遮蔽还原父子情

    生命认同、文化认同与审美认同——《故都的秋》"悲凉说"献疑

    徐磊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郁达夫《故都的秋》点明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三个特征.历来赏析文章对"清""静"特点的阐释比较清晰,而对"悲凉"的阐释多是从景物描写中去理解和概括,深层原因有待我们更深入探究.从"生命认同""文化认同""审美认同"三个角度来探讨"悲凉"产生的原因,解答作者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疑问.

    悲凉生命认同文化认同审美认同

    基于课程标准的主题阅读课程表现性评价研究

    江丽芳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语文主题阅读课程所面临的评价设计难题,探讨了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表现性评价侧重于学生的自我建设、过程监控、反馈改进和情境真实性,符合主题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将表现性评价引入主题阅读课程设计,不仅能够使教学流程更具结构性,还能够加强课程的高阶思维能力指向,从而实现阅读课程的育人价值.

    主题阅读课程标准表现性评价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下"活动·探究"单元作业的设计——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束玲玲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线教师对"活动·探究"单元作业的设计仍缺乏全面、深入的认知,存在目标落实不足、作业形式单一、评价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以市级课题为依托,进行了对"双减"背景下基于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活动·探究"单元作业设计的探索,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单元为例,总结出"以本为本,'活动·探究'单元作业设计要有系统性""以生为主,'活动·探究'单元作业设计要有情境性""多维评价,'活动·探究'单元作业设计要有反馈性"的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作业设计

    明方向 循规律 抓细节——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

    卢戈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强调作文训练要注重时代性和思想性、情境性和应用性、哲理性和思辨性.指出作文训练要遵循写作规律,掌握科学的审题思维,注重作文各写作要素细节在训练中的提升.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步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为探索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有效模式做出尝试.

    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和融——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葛畅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总结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开展实践活动等"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并结合具体课例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改革

    好问题让语言与思维走向高阶

    张静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好问题往往是将阅读引向深入的关键.新课标强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有机组合选文及辅助性学习资源,循序渐进地设计支架式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这就启发我们注重问题的情境化、实践性和整合度,促进深度参与,达成深度阅读,让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走向高阶,从而形成核心素养.

    新课标阅读教学问题探究

    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研究

    陈清明罗森黎周倩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根据新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不足、肤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偏离新教材、新课标的无效性教学行为.通过研究无效性教学行为产生的背景、教师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成因和教师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改进策略,以期引起语文教师对无效教学行为的关注和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研究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