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沉浸式教学培育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黄雨琪展伟郭亚萍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参与是高中思政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要素之一。沉浸式教学方式能够体现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真实感、体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与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契合中学生身心认知特点,是培育公共参与素养的有效形式。思政课教师应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实现沉浸式教学建构,落实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要求。

    沉浸式教学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初中思政教育实践路径

    杜静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初中思政教育,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要求。探索有效融入路径,需要耦合所有教育教学元素,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以实践教育为栽体,以协同育人为保障,以现代数字媒体为手段,以教师能力提升为保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三全育人",切实提升初中思政育人实效。

    党的二十大精神初中思政教育铸魂育人实践路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学习方式探析

    孔令启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积极开展辨析式学习,需要理解其本质和价值,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辨析式学习方式的开展,需要充分运用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热点,构建课堂教学情境线和价值碰撞问题线,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与生命对话,抓好"任务单—合议—论辩—价值升华"四个环节,培育学生辩证思维。

    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学习本质价值实现路径

    思政课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探析

    李小东张小瑛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趋向,从学理层面看符合事物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对其内含的矛盾进行分析发现,教师专业知识集中性与学生主体知识复杂性、教师思想结构政治性与学生主体思想多元性、教师教学思维纵向化与学生学习思维平面化三个方面存在辩证逻辑结构。从这种辩证关系入手,形成案例教学法、反馈教学法、理论阐释法等,为实现思政课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目标提供了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否定之否定辩证逻辑结构

    高校思政课"微情境·大思政"教学探究

    潘倩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情境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强调"大思政课"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微情境创设是其实践出发点,即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大理论微情境化,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进行认知建构,建立教与学的关联、理论与实际的衔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增强思政课的吸引性、引导性、实效性。"微情境·大思政"教学实践以微情境为载体,以微任务为驱动,通过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模式活动化、教学资源数智化,优化教学供给,创新方式方法,构建思政课教学新形态。

    微情境微任务微资源"大思政课"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刘佳旭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职院校必须结合新时代新特点,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用党史学习教育优化思政课育人实效。高职院校要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客观要求,充分利用好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中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力,强化思政课教学中党史学习教育感染力,增强思政课教学中党史学习教育渗透力。

    党史学习教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涯规划任务群建设

    张波周晓渝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举措,从微观层面探索新时代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建构包括生涯发展、健康发展、生活发展、学业发展、修养发展的多维有机一体生涯规划任务群,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涯规划内容体系。指导教师在多种手段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开展实践的基本理念,在学校组织机构配合下开展生涯发展内容体系的分级指导,进而在实践中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生生涯规划全面发展

    "三点五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融合应用策略

    万芬杨尚上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用初中思政课"三点五学"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教师、媒介"三个支撑点,借助《课程教学》专栏开展"自学·自主质疑",借助"线上博物馆"开展"展学·展示导入",借助"授课模式"开展"议学·议题探究",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拓学·巩固提升",借助"平台活动"开展"践学·拓展践行",打造有意义、有意趣、有意境的思政课堂,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数字素养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点五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融合运用

    激活课堂: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策略——以『合理利用网络』为例

    李欣潼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主动更新教学观念,打造素养课堂,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引领和价值引 导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构建综合性课程,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教法学法为路径,以实践体验为目标,以教学评价为闭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生活情境教法学法实践体验教学评价

    一体化视域下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实践——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秦志凯周本红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宏观视野和系统思维,树立一体化意识。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注重整体性和渗透性,确保课程内部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同时,实现与前后学段思政课的纵向有效衔接,与高校其他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内容的横向协同。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一体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