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最强音

    覃遵君
    1页

    人物介绍

    3页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显著力量——兼谈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学

    杨月和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加强"党的领导"主题教育提供丰厚滋养。透过党的二十大报告,回望党的百余年历史,发现中国共产党拥有真理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战略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等显著力量。这为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教学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要着力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显著力量,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强国复兴路上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

    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领导主题教育显著力量

    沐浴文化思想之光 强化思政价值之要——谈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

    李方启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分析、研究文化建设经验,在经验总结、实践探索和理论凝练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思政课教师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教学,应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引领,增进学生对文化强国建设科学性的认识,推进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刻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中思政课守正创新

    让精神之光照亮教育前路——论教育家精神对思政课教师的赋能与可能

    卢怀王喜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发出的时代召唤,亦为思政教育赋能,为思政课教师成长指引方向。思政课教师应深入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躬耕教坛,用家国天下明确价值指向,以情怀智慧优化教学艺术,让内修外化提升自身素养,探索教育家型教师的更多可能,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教育家精神思政课教师教育家型教师

    高中思政课实施人文关怀的价值与路径

    刘凌云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发展是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化解课程供给与学生心理需求矛盾的关键点,是增进学生对课程思想价值认知的触发点,是转变高中思政课育人方式的切入点。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施人文关怀,应以情境为着力点,化解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境;以互动为突破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 受心理 尊严;以评价为触发点,使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获得持久支撑;以职业选择为落脚点,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高中思政课学生心理人文关怀价值路径

    聚焦思维进阶与素养提升的问题设计——以"科学立法"为例

    杨永社郭绮华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思维进阶、素养提升成为课堂改革的 目标指向与价值追求,而问题设计、问题导学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推动学生思维进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与有效路径,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教育效果。因此,怎样设计高质量的课堂问题并组织开展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推动学生的知识生成、思维进阶与素养提升,值得教师追求与探索。

    素养指向结构层级情境素材活动任务问题设计

    以"五化"策略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基于区域教研的分析

    庄汝刚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以素养为 目标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明晰思政课育人政治化、思想化、素养化、活动化、生活化"五化"策略,认清政治化是基因、思想化是灵魂、素养化是核心、活动化是载体、生活化是根基,能够彰显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提高思政课教师育人水平,为学生发展引路领航,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育人区域教研"五化"策略

    从方法到方法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重识

    王国芳张天华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重识,既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又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方向指引。作为教学方法、作为教育理念、作为哲学方法论,是理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价值的三个层次。它们共同构成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体系,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方法到理念、从理念到方法论,既是思政课一体化价值认识的进阶,又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的跃升。

    方法方法论思政课一体化价值

    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进路

    杨小平吴燕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载体。各学段思政课应形成育人合力,构建衔接紧密、梯度进阶、螺旋上升的育人共同体,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此,在推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育主题深化、教学 目标进阶、教学内容衔接和教师队伍联动四个关键性问题,落实协同一体化教学,打造学段共连、内容共生、资源共享、新人共育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新样态,协同接力带领学生欣赏思政课的沿途风景,提升 思政课铸魂育人与立德树人效能。

    思政课一体化关键性问题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