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产瑶药材桂千金子质量标准的研究

    谭珍媛覃裕翠周素芳罗育...
    330-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按照药材质量控制必需的各项指标进行逐项研究,以便为桂千金子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制定夯实基础。方法:利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寻找具有鉴别意义的特征,以3,3'-O-二甲基鞣花酸为指标成分,摸索薄层色谱鉴定法及高效色谱法条件,建立最佳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同时实测10批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及浸出物等指标的含量范围。结果:筛选出桂千金子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组织、薄层色谱等不同层面的专属性特征;明确了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指标的含量限度;建立了药材中的3,3'-O-二甲基鞣花酸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桂千金子药材的真伪鉴定和品质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瑶药桂千金子药材资源积累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桂千金子3,3'-O-二甲基鞣花酸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对延胡索药材品质的影响

    樊修和杨美琳李铂唐志书...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式对延胡索外观性状和内部成分的影响,筛选其合理的产地初加工方法。方法:采用晒干、阴干、冷冻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及微波干燥法处理新鲜延胡索,HPLC法测定原阿片碱、海罂粟碱、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含量,色差仪测定粉末颜色,分析复水比、折干率、浸出物及外观性状。化学计量法综合评价各方法对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晒干延胡索外观性状最佳,生物碱含量较高,但耗时长;热风和远红外干燥耗时缩短,60 ℃干燥外观性状与晒干法接近,生物碱含量较高;微波干燥法耗时最短,生物碱含量最高;阴干法耗时最长,生物碱含量较低,性状差;冷冻干燥药材质轻、内部多孔松泡,生物碱总含量最低。结论:热风60℃干燥法可大幅度提高干燥效率,确保药材性状及成分含量,可用于延胡索规模化产地加工;微波干燥设备改进后应用前景广阔。

    延胡索产地初加工外观性状生物碱

    甘草饮片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

    姚旭徐梦丹张雪晶鲁梦琪...
    34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甘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比较分析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甘草饮片的质量,为甘草趁鲜切制的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针对甘草产地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过程中不同含水量的鲜切方法、干燥方法、软化方式等关键操作单元,采用8种不同切制方法对甘草进行研究。建立甘草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甘草苷、甘草酸含量;以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不同切制方法所制饮片进行评价。结果:甘草产地趁鲜切制以含水量为50%,即半鲜切为宜;传统方法切制以烘干(50℃)后蒸透软化(10~20 min)再切制为宜;不同切制方法所得甘草饮片的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指纹图谱显示二者化学成分组成上无差异。结论:不同切制方法对甘草饮片的质量有影响,产地趁鲜切制以甘草含水量50%时切制为宜;传统切制以甘草烘干,蒸透软化后切制为宜。

    甘草趁鲜切制传统切制指纹图谱含量测定

    刺山柑果实的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

    姜淞凡黄豆豆肖莹吴伟...
    348-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山柑科山柑属植物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刺山柑果实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刺山柑果实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及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furan-2-yl)-5-(2,3,4-trihydroxybutyl)-1,4-diazine(1)、3,4-dihydroxyquinoline-4-O-β-D-glucopyranoside(2)、二氢菜豆酸(3)、表二氢菜豆酸(4)、吐叶醇(5)、异香草酸(6)、覆盆子酮(7)、(S)-5-[(R)-1-hydroxyhexyl]-4,5-di-hydrofuran-2(3H)-one(8)、chaenomester C(9)、2-甲基苯并恶唑-7-羧酸(10)、反式肉桂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吲哚乙酸(13)、香草酸(14)、芦丁(15)。结论:其中,化合物10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刺山柑山柑科化学成分

    红花中芳香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马新毅王梦娜曹彦刚刘晏灵...
    35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 gel CHP-20、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C以及半制备HPLC对红花70%含水丙酮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红花中分离得到15个芳香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苄基-β-D-葡萄糖苷(1)、苄基-O-芸香糖苷(2)、苯乙醇芸香糖苷(3)、3-(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基)丙酸甲酯(4)、carthamoside B5(5)、junipediol A-8-O-β-D-glucopyranoside(6)、7-O-β-苯甲酰芸香糖苷(7)、紫丁香苷(8)、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9)、2,6-二甲氧基-4-[(1E)-丙-2-烯基]苯基-O-芸香糖苷(10)、4-O-β-D-吡喃葡萄糖基反式苯丙烯酸(11)、4-O-β-D-吡喃葡萄糖基顺式苯丙烯酸(12)、1-(4-O-β-D-吡喃葡萄糖苷)苯甲酸(13)、4-(2-氨基乙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14)、(+)-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5)。结论:其中,化合物1~4、10、13~15为首次从红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红花化学成分芳香苷类化合物

    昭通彝良天麻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研究

    闻程志沈梦霞李才静王芳...
    357-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昭通彝良天麻的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RP-C18及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昭通彝良天麻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采用L6骨骼肌肌管细胞进行化合物降糖活性研究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活性测试。结果:从昭通彝良天麻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赛比诺啶-A(2)、邻苯二甲酸二戊酯(3)、天麻素(4)、对羟基苯甲醛(5)、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6)、对羟基苯甲醇(7)、β-谷甾醇棕榈酸酯(8)、4,4'-二羟基二苄基醚(9)、4-羟苄基甲醚(10)、月桂酸乙酯(11)、三亚油酸甘油酯(12)、ethyl(2E,5S)-5-benzyloxy-2-tetradecenoate(13)、正十六烷(14)、n-tetratriacont-20,23-dienoic acid(15)、L-柠檬酸-1-甲酯(1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腺苷(18)、丁香酸(19)、棕榈酸(20)、α-D-呋喃果糖(21)、5-羟甲基糠醛(22)、豆甾醇(23)、n-hexacos-5,8,11-trienoic acid(24)、异芒果苷(25)、胡萝卜苷(26)、β-谷甾醇-3-O-丁 基(27)、methyl-11-methyl-10-pentadecenoate(28)、巴利森苷E(29)。结论:其中,化合物3、8、11~13、15、17、21、24、27、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8、10~13、17、18、21表现出促进L6肌管细胞降糖活性,化合物11~15、20表现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天麻化学成分降糖活性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玉竹地上部位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安涑闽王亚凤葛利何瑞杰...
    365-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玉竹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P-2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Chromatorex C18、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玉竹地上部位75%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 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从玉竹地上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芹菜素-6-C-葡萄糖苷(2)、异金雀花素(3)、异槲皮苷(4)、肥皂草苷(5)、山柰酚-3-O-β-芸香苷(6)、芦丁(7)、异鼠李素-3-O-芸香苷(8)、牡荆素-2″-O-葡萄糖苷(9)、牡荆素-4″-O-葡萄糖苷(10)、牡荆素-2″-O-β-D-(6′″-乙酰基)-葡萄糖苷(11)、异牡荆素-2″-O-β-D-葡萄糖苷(12)、芹菜素-6-C-阿拉伯糖-葡萄糖苷(13)、槲皮素-7-O-[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14)、金圣草黄素-7-O-槐糖苷(15)、金圣草黄素-7-O-[β-D-芹菜糖-(1→6)]-β-D-葡萄糖苷(16),并筛选了部分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其中,化合物2~6、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玉竹化学成分α-葡萄糖苷酶

    东北雷公藤化学成分研究

    孙妍孙锦涛冷爱晶李大伟...
    371-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东北雷公藤Tripterygium regelii Sprague et Taked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东北雷公藤根的醇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东北雷公藤根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新海胆灵A(1)、β-谷甾醇(2)、(+)-丁香脂素(3)、calolongic acid(4)、caloteysmannic acid(5)、没食子儿茶素(6)、表没食子儿茶素(7)、儿茶素(8)、表儿茶素(9)、(-)-4'-O-methyl-epi-gallocatechin(10)、香草酸(11)、丁香酸(12)、3,4,5-三甲氧基苯酚(13)。结论:其中,化合物1、4~7、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东北雷公藤化学成分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对比贯叶连翘水提物和醇提物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

    张艳丽陈美庆彭万钱白珊珊...
    375-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贯叶连翘水提物和醇提物的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运用UPLC-Q-TOF-MS/MS技术,利用Peak View 1。2软件,结合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鉴定贯叶连翘水提物和醇提物的体内外成分。结果:从贯叶连翘水提物中鉴定出 72个化学成分,从醇提物中鉴定出58个化学成分;从灌胃给予贯叶连翘水提物中鉴定出20个人血成分,从灌胃给予醇提物中鉴定出14个人血成分。结论:贯叶连翘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显著差异,两者皆以黄酮、糖及酸类成分为主,但醇提物中黄酮苷元成分较多,水提物中黄酮苷成分较多,蒽醌及萜类化合物只存在于醇提物中。该研究结果为贯叶连翘后续相关应用提供更优的提取溶剂选择以及为阐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贯叶连翘醇提物水提物化学成分入血成分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臭灵丹草指纹图谱建立及谱效关系研究

    张逸婷李争艳余晓玲陆兔林...
    383-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15批臭灵丹草饮片的气味指纹图谱,结合谱效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成分。方法:使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建立15批臭灵丹草饮片的气味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进行定性分析。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臭灵丹草饮片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谱效关系,筛选与抗氧化活性关联度较大的成分。结果:建立了 15批臭灵丹草饮片的气味指纹图谱,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标定了 14个共有峰,分别为异戊烷、乙叉降冰生烯、α-蒎烯、α-水芹烯、1,8-桉叶素、5-甲基-4-壬烯、柠檬烯、二溴氯丙烷、芳樟醇、甲基丁香酚、十一酸甲酯、β-石竹烯、醋酸十一酯、覆盆子酮。臭灵丹草饮片挥发油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6。56~21。26 mg/mL、3。89~18。34 mg/mL,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柠檬烯、甲基丁香酚、覆盆子酮等与其抗氧化相关性较大。结论:臭灵丹草饮片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气味指纹图谱结合谱效关系研究初步筛选了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较大的3个成分,可为臭灵丹草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臭灵丹草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抗氧化指纹图谱谱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