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系统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三重进路

    蒋士会
    1页

    来稿须知

    4页

    职业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李晓娟梁晨王屹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之路,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性选择,其中又以课程高质量发展为焦点议题。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课程质量观转换、从要素聚集到结构优化的课程效率观变革、从供应导向到需求助推的课程动力观转型,是职业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旨归,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出更秩序的类型特征,更长远的未来性品质,更和谐的整体性特质,更持续的生态性品格。职业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行动包括瞄准技以谋生—技以载道的课程目标定位,优化理实一体—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设计,聚焦适需适时—技能适配的课程内容供给,以及遵循无序转化—有序生成的课程实施逻辑。

    职业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视导:理念与实施

    杨旭吉标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视导是对学校的课程运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课程实施结果与课程目标和标准相一致的活动。作为实现课程领导的重要渠道和强化课程审议的有力工具,课程视导能够协助多元主体协同开展课程治理,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品质,使高职院校课程面向社会、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并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视导流程需要视导团队秉持多元、分权、规范和动态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以规范的保障制度、完善的活动流程和强有力的问责制度引领视导活动的开展,并由专业化的课程视导团队协同拟定视导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案,创新视导方式,助力课程视导活动的现实落地。

    教育现代化高职院校课程视导课程督导

    升学与就业并举视角下中职学校综合课程观的构建——学科课程观和职业课程观的比较与启示

    耿义博谢勇旗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呈现出学科课程观与职业课程观分野现象。理论层面,两者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四个维度存在差异;实践层面,两者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存在差异。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由就业导向转变为就业和升学并举,有鉴于此,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应超越"学科课程观"和"职业课程观"的分野,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科学依据与逻辑起点,综合两者课程观,规避单一课程观带来的局限,重塑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思维,使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互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观学科课程观职业课程观综合课程观

    我国长三角地区"双高计划"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成效研究——来自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奚康吕洪霞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长三角地区41所"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2016-2022年建设成效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的政策效应。结果显示:"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在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建设、社会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成效均有了显著提高;在城市维度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非省会城市的"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效用更显著;对学生发展的显著正向影响缺乏持续性,对教学实践建设、社会经费投入方面的政策效应具有即时性且效果明显,对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效应;对学校科研服务能力方面的影响虽为正向但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深入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双师"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双师"队伍社会服务能力;深化"产城教"融合,发挥产业学院示范效应;明确"科教融汇"目标定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长三角地区"双高计划"政策评估双重差分法

    新时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样态和发展导向——基于2018-2021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入选案例分析

    吴德银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政策文本分析范式,对2018-2021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入选的74个案例予以研究,初步厘清新时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样态和发展导向。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能体现职业特征、专业特色、地域特点,但在地域分布、省域分布、院校层次分布等方面存在失衡现象。新时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成长成才回应文化建设关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厚实文化自信之力。在建设路径上要凸显校本特色、立足职教特征,以多维举措赓续校园文脉,以多元活力激发构建文化育人联合体。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实践样态发展导向一校一品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高职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实证研究

    黄志刚靳诚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378位高职生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临场对高职生在线学习投入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班级氛围在社会临场和认知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分别起部分中介效应,在教学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起完全中介效应;性别在社会临场、认知临场与在线学习投入之间分别起调节效应,男生比女生的影响程度均更大;性别在教学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不具有调节效应。基于此提出:利用平台大数据,完善学生学习投入和教师教学设计综合评价;扩大在线学习活动参与性,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梳理多元化生源特点,提升在线学习投入效果。

    探究社区理论高职生在线学习投入班级氛围

    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参考工具:核心概念、逻辑关系与学习技巧

    陈亚楠王威力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利用软件NVIVO12。0对12款工学一体化教学参考工具进行质性分析:通过开放性编码逐行采集各参考工具需填报的信息要点,梳理工学一体化教改中的核心概念;通过主轴编码,聚焦教师备课、授课、考核、反思各阶段需要应用的参考工具,梳理各参考工具的逻辑关系以及教师利用参考工具组织教学的注意事项;通过选择性编码,实现研究对象转换,梳理学生使用参考工具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技巧。研究启示为: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应以学习环节为主线转换教师角色,以学习步骤为模块开发优质资源,以学习内容为依据匹配教学方法。

    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参考工具工具模板质性研究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逃离管理岗的内在动因与纾解策略——基于成就需要理论的视角

    黄守峰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对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中层干部逃离管理岗位现象屡有发生,从成就需要理论角度来看,为人作嫁的现实与淡薄的回报、无限的压力与有限的权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归属的虚无共同形成中层干部逃离管理岗位的内在动因。为稳定中层干部队伍推动干部群体良性发展,需要提高获得与回报,满足中层干部成就需要;充分信任与授权,满足中层干部权力需要;改善关系与氛围,满足中层干部亲和需要。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逃离岗位成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