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该呈现怎样的类型特征

    朱孝平
    1页

    来稿须知

    4页

    共生还是寄生: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审视和实践进路

    王子飞林禄苑饶慧婷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自国家实施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来,高职院校在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成效显著,但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组群逻辑进行逻辑审视,对共生理论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适用性分析进行理论审视发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存在专业群互融性不强,建设理念滞后;专业群组群逻辑不清晰,同频共振效应低;专业群建设环境有待优化,外向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基于共生理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加强共生单元构建,明晰共生模式,营造开放共生环境,注重治理机制优化。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路径突破

    刘硕硕江春华宋子齐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专业群是适应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学习平台和组织模式。共生理论为研究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视角和范式。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视角建构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的要素,并从共生单元异化、共生环境困扰、共生模式失调、共生界面阻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未来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共生路径为:提高共生单元的合作效能;营造相互促进的共生环境;深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创新开放协同的共生界面。

    共生理论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研究——基于56份"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

    谢丽娜张恩广王开香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的逻辑框架必须遵循产业发展需求的逻辑、知识关联的逻辑和组织治理的逻辑。以56份"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2。0软件对专业群治理逻辑归纳而建构的要素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群产教融合形态由"单一虚体"向"多元实体"蜕变有待突破,专业间知识关联由"弱关联"向"强关联"演变有待强化,组织管理形态由"科层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有待革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应坚持"以产定群",搭建区域产业集群与专业知识关联耦合的专业群;坚持"以群治院",打造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坚持多元共治,搭建产教协同与利益共享的实体育人平台。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高水平专业群治理模式知识关联以群治院

    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的制度、要义与路径

    蓝洁黄惠璇罗霞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层面以"科目"为单位推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递次改革的制度基础上,"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形成信息化赋能、类型化发展两个方面的制度要义。其中,信息化赋能的机制较为成熟,类型化发展的要义则需要通过优化课程目标、改进课程内容与结构、深化课程资源建设、稳抓课程实施质量、打造示范引领样板效应五个方面来实现。

    一流核心课程信息化赋能类型化发展职业教育

    数智时代职业教育有效课堂的内涵阐释、变革趋势与未来图景

    朱秋月邱爱琪徐顺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和紧迫诉求。课堂作为承载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职业教育有效课堂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需求、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智时代职业教育有效课堂涵括基于知识分类的层次梯度、聚焦技术实践的能力向度、面向职业发展的视野广度、指向生命成长的价值效度"四维"内涵。面对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相互赋能的时代趋势,学习环境、学生培养、职业发展和个体价值四要素面临转型。构建数智时代职业教育有效课堂应努力搭建多维资源融入的嵌入式数字课堂;创设"师—技—生"三元立体课堂;建构学生职业发展的全域课堂;形塑具有情感流动的生命课堂,多渠道提升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助推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达成。

    数智时代职业教育有效课堂四维内涵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发展历程、价值意蕴、构建路径及未来路向

    王敏高嘉佳周鹏邬佳...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发展经历了以"专业知识"为导向的教学大纲阶段、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课程标准阶段、以"一体化"为导向的课程标准阶段、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导向的课程标准阶段,已经成为指导教学与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形式、实施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明确途径。在深入剖析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内容体系基础上,从更新教育理念、设计单元项目、制定考核标准、统筹把握内容等方面提出其建设路径,并从分类分层建设、国际化发展、职业发展功能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等方面提出未来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发展路向。

    高职院校课程标准价值意蕴构建路径未来路向

    新时期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赵大志周璐璐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法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源于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探索。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和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引入"活模块"教法设计策略,对常用教学方法予以流程化处理,并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形成可灵活组合的教法模块,有机实现了课堂教学在时间上的延伸、在方式上的拓展、在资源上的扩充、在教法上的深化。经过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深化混合式教学实践应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模块化混合式教学

    标准引导下的中职教师"四链衔接"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聂宏如阚柯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教师培训中的标准建设是提升培训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标准为引导,可以实现职教师资培训的"定向性""有效性""可推广性"。以H省为例,从教师培训需求、教师培训内容、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反馈与跟踪四个视角对中职教师"四链衔接"培训模式进行剖析,发现该模式在提升参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四项能力上具有一定作用。为构建一种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未来还需要从体系建设、框架构建、机制改善、精准对接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

    中职教师标准引导培训模式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