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理念

    赵文平
    1页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主要特征、实践审视与开发策略

    师慧丽钱旭华刘铖玉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形态"是教材作为一种教学中介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形态的表征形式,教材形态变化引领着课程教学的变革,进而影响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具有内容载体的职业情境性、编写体例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更新的及时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学习环境的可交互性等特征。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实践中,存在教材定位偏离起点、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开发团队水平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策略为:回归培养"完整人"的逻辑起点;完善教材开发团队的运行机制;践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编写体例;导入学习情境化模块单元。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教材开发教材形态

    政策工具视角下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探析

    付娟辛玉笑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选取新时代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18份职业教育教材政策文件作为样本,基于构建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二维分析框架对其中有关教材建设的内容展开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政策工具使用多样,但存在结构失衡;政策内容覆盖全面,但关注程度不一;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的配置存在一定差异。为推动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建议优化政策工具配置结构,发挥多种工具组合效能;改进政策注意力分配结构,完善政策内容供给体系;增进政策内容与工具的耦合性,提高政策执行效力。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政策工具政策文本

    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教材建设的几个关键点探讨——基于上海市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写的实践

    曾海霞范心忆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从"编什么""谁来编""如何编"三个视角探讨上海市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在"编什么"方面,上海市坚持立足国家事权,把握教材本质;落实教学功能,明确教材定位;强化课程属性,把准教材选题;凸显职教特征,规范教材命名。在"谁来编"方面,上海市坚持贯彻单位编写制,强化教材编写的组织主体;落实主编负责制,强化教材编写的质量主体;组建多元异质团队,强化教材编写的实施主体。在"如何编"方面,上海市坚持内容为王、严格管理程序、规范编写流程。

    职业教育教材教材编写教材内容编写团队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德国特征与我国借鉴

    蔡跃冯怡倩王艺颖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职业教育教材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深刻影响着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德国职业教育教材涵盖学习领域教材、工作页教材、图表手册教材、专业数学教材以及考试准备教材等多种类型,呈现鲜明的特征,其对我国的启示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依据,加强我国教材编写国家标准的制定;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材学习情境设计,以导向型项目为编写载体;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材产教融合特征,建设我国产教融合优质教材;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材排版样式,丰富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内容。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产教融合

    生活为本: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转向与经验嬗变——以T市J高职院校为例

    沈晓婷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J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实践的研究发现,该校立足双元制办学特色,坚持让学生深度参与,从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三个层面构建了以生活为本位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意识唤醒与行动自觉的自主机制、情感引发与责任联动的认同机制以及技能提升与个体成长的发展机制。这种具有生命力、可持续性推进和发展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生活为本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实践转向

    "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叶杨翔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融岗位、课程、比赛、证书四大要素于一体的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基于协同理论和跨界整合理论,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岗课赛证",构建出"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该模式的实践路径为:健全"岗课赛证创"协同机制;重构岗课融合教学内容;建设高水平结构化师资队伍;推进"研训创"真实项目教学;强化创新创业的引领作用;实施多元多维考核评价。

    岗课赛证创新创业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育人模式

    职业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辉李孝更王思奇尚冠男...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博产业学院为例,探索其产生的基本逻辑:幼儿教育快速发展对幼教师资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全面提高幼教师资培养质量面临诸多问题;协同育人是提升幼教师资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开展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建设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该模式在建设主线上坚持"四项改革",在教学环境上坚持"三景交互",在教学模式上坚持"三维一体",在教师能力上坚持"双师型"以及在学生评价上坚持"数字赋能",其具体实践思路与方法为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培养改革、开展评价改进、实行共建共管。

    职业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产业学院协同育人

    具身认知视角下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学探析

    张和新陈春霞马建富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认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以实践性知识、操作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职业教育教学有着较高的契合性,对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职业教育具身教学提倡"身心一体"感觉统合的深度教学方式,强化教学主体间"身心互动"的"具身交往"过程,突出"真实"环境下实践性知识的具身表征与传递。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可采取基于身心感官功能,创设具身学习环境;加深专业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具身反思能力提升;围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构建职业教育具身教学实践共同体;关注具身实践学习表现,强化过程性体验评价等教学策略。

    具身认知职业教育教学具身教学教学策略

    技工院校开展"三教"改革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杭州萧山技师学院《高级工课程设计》为例

    金凌芳冯旭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教"改革是新时代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课程建设是"三教"改革的集成点、落脚点和展示点。技工院校《高级工课程设计》中开展的"三教"改革,有利于明确课程核心地位、规范课程教学组织、增强课程教学成效。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基于《高级工课程设计》课程开展了"三教"改革,探索从"一课一师"转向"一课多师"、从整册教材转向活页教材、从讲授法转向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教师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技工院校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