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乔旺忠

双月刊

1003-305X

ecm1982@sina.com,ecm1982@yahoo.com.cn

010-64286602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中医教育/Jour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丁梦颖徐慧易亚乔黄国华...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知识图谱计数分析BOPPPS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形成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上的历程、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的可视化,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 Fang)、维普(VIP)为数据源,检索 2014-2023 年有关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学术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1、VOSviewer 1.6.20 分析相关文献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发文机构及关键词.结果 共纳入文献861 篇,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有袁亚美、夏哲远等;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广西中医药大学;载文量最高的期刊是卫生职业教育;关键词共现频次排名前5 位分别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育教学、中医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结论 近 10 年来,BOPPPS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获得较为丰富的成果.研究作者集中度较高,但不同学术团队之间学术联系较弱,相关热点议题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

    BOPPPS教学模式医学教育可视化分析

    共词分析视角下近10年中医骨伤科学专硕研究生研究热点与主题分析——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李聪余芳倩牛峰陈榆林...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近10 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高频关键词提取与共词聚类分析,探讨研究热点与主题分布情况.方法 利用知网、万方、自建学位论文库等数据库,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2023 年间中医骨伤科学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生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采用图形聚类工具包gCLUTO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结果 共纳入752 篇专硕学位论文,提取到 1 490 个关键词,截取频次≥8 的高频关键词共 62个.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显示,中医骨伤学科专硕研究生的研究热点可归纳为5 大类: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创与保守治疗、骨关节疾病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骨科疾病中的运用、创伤骨折的中医保守治疗、老年骨科疾病围手术期相关研究.结论 中医骨伤科学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与临床一线紧密相关,研究方法多样,聚焦于中医骨伤科临床常见病的诊治与研究,研究内容凸显中医特色,反映了中医骨伤科学专硕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动态.

    中医骨伤科学专硕研究生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中医药院校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双向融通的实践路径——以C中医药大学为例

    朱晓静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双向融通是推动我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以赋能理论为基础,以教师为研究视角,结合C中医药大学案例,从理论赋能与实践赋能 2 个维度探讨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双向融通的实践路径.以期为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向融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策略.

    教师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双向融通实践路径

    导师自主支持对研究生消极沉默的影响——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莫捷李磊程璠赵琛...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生的导师自主支持、讲座满意度、自我效能感、负面评价恐惧和消极沉默的情况,分析其相互关系,探讨提升研究生讲座互动积极性的途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4 年 1 月 3-5 日用导师自主支持量表、讲座满意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正向计分)和消极沉默量表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问卷数据.结果 调查获得441 例合格样本.差异性分析显示:2023 级研究生的导师自主支持较高(P<0.05),男生和班干部的自我效能感较高(P<0.05,P<0.01),硕士和2022 级研究生的讲座满意度较高(P<0.05),女生和长学制研究生的负面评价恐惧较高(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消极沉默与讲座满意度(r=-0.200,P<0.01)、自我效能感(r=-0.238,P<0.01)和导师自主支持(r=-0.152,P<0.01)负相关;与负面评价恐惧正相关(r=0.354,P<0.01).回归分析显示:导师自主支持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β=0.370,P<0.01);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讲座满意度(β=0.174,P<0.01),负向影响负面评价恐惧(β=-0.378,P<0.01);讲座满意度负向影响消极沉默(β=-0.158,P<0.01);负面评价恐惧正向影响消极沉默(β=0.318,P<0.01).Bootstrap结果提示:自我效能感和负面评价恐惧在导师自主支持与消极沉默之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效应值占比 29.09%;自我效能感和讲座满意度在导师自主支持与消极沉默之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效应值占比 6.67%;讲座满意度在导师自主支持与消极沉默之间发挥简单中介效应,效应值占比 18.79%.结论 研究生在学术讲座互动时的消极沉默与负面评价恐惧和讲座满意度有关,导师自主支持能够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讲座满意度以及降低负面评价恐惧的方式对抗消极沉默,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互动积极性.

    导师自主支持消极沉默负面评价恐惧自我效能感研究生教育

    中医经典掌握程度对临床诊疗自信的影响——防御性临床带教行为调节效应研究

    张志国王意喆刘一诺高颖...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教师中医经典掌握程度、临床诊疗自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探讨临床教师中医经典掌握程度对临床诊疗自信的影响,了解防御性临床带教行为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建立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经典掌握程度与临床诊疗自信呈正相关,与防御性临床带教行为呈负相关;临床诊疗自信与防御性临床带教行为呈负相关;防御性临床带教行为在中医经典掌握程度与临床诊疗自信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且该行为的调节程度随发生频次存在差异.讨论分析了临床教师知觉临床带教行为的现状,以及防御性带教行为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在中医药教育改革工作中,应倡导积极开放的临床带教模式,同时做好学生经受临床实践锤炼的思想准备.

    中医经典教学质量临床诊疗自信防御性临床带教行为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的实习护生昼夜节律类型对工作沉浸影响的探讨

    吴景杨舒涵黄燕娴陈莉...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探讨昼夜节律类型与实习护生工作沉浸的相关性,为实习护生未来职业规划及护理管理制度的改善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昼夜节律类型量表(CTI)、工作沉浸量表(WOLF)进行问卷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模型分析昼夜节律类型与工作沉浸总分的相关性.对不同人口学特征实习护生的工作沉浸得分情况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最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昼夜节律类型对工作沉浸的影响.结果 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5 份,回收有效问卷130 份,有效回收率为83.87%.问卷统计发现,实习护生的工作沉浸和昼夜节律类型总分均较低.不同生源地、就读原因、近1 个月夜班次数,困倦/活力,灵活性/刚性,昼夜节律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近1 个月的夜班次数、灵活性/刚性、困倦/活力、生源地是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实习护生昼夜节律类型不同会影响自我损耗资源的恢复从而对工作沉浸造成影响.昼夜节律类型中灵活性/刚性与工作沉浸呈正相关,困倦/活力、昼夜节律量表总分和工作沉浸呈负相关.因此,实习护生应通过积极主动融入新环境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同时提高睡眠质量,减少自我损耗,规范自身昼夜节律类型;而教学医院和学校管理者应规范临床带教制度,合理安排夜班次数,提高实习护生的工作沉浸.

    实习护生昼夜节律工作沉浸自我损耗理论

    传播学视阈下中医药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播路径探究

    王月彤许大鹏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医药院校来说尤为重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提升思政教育效能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欲推进中医药院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可以借鉴传播学理论,以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角设计传播路径.从中医药院校校园传播中华优秀的价值和意义出发,分析当前中医药院校内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和困境,借鉴传播学中"5W"模式设计传播路径,包括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媒介、受众、效果等多个方面,以此提升中医药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质量.

    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医哲学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探析

    马晓慧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其所包含的本原唯物论、诊断论治的辨证思维、实践精神及人本主义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内在相通性.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充分挖掘中医哲学的丰富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转换话语表达,将中医气论与"形神"论、中医辨证思维、中医"观物取象"的实践观,以及中医人本主义价值追求融入教学中,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发挥中医哲学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结合"中医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

    基于CiteSpace对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学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常瑞琪杜宇王汀柏力萄...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如何将其融入中医学专业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3-2023 年间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以中医学专业混合式教学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学专业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主要聚焦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等课程,且多数学者对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授课持积极态度.研究旨在揭示中医学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基本特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中医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混合式教学中医学专业可视化分析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中融入北宋时期公共解剖事件的探索

    刘晓生周贤熙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时期公共解剖事件开辟了人体解剖学图谱的新篇章,促进了中医传统思辨模式的转变,在中医解剖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系统挖掘和梳理公共解剖事件中的中医文化自信、爱国情怀,守正创新、破旧立新,严谨求实、敢为人先,团结合作、勇于挑战等思政元素,并融入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发挥医学基础课程的育人功能,为构建中医特色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存真图》《欧希范五脏图》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