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开发与市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月刊

1005-8141

zykfsc@163.com;zykfysc@188.com

028-68107829;68107828

610015

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24号

资源开发与市场/Journal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重点刊登国内以自然资源为主、兼顾社会经济资源的科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开发与保护等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源遥感和POI数据的多尺度相对贫困评估——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为例

    杨妮樊艳红邓树林李杨...
    1601-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轻相对贫困和缩小贫富差距是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准确有效地识别和评估相对贫困已成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的重要前提。以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个数据来源,从多角度分析相对贫困问题。首先,将夜间灯光、土地利用、DEM、NDVI、社会经济统计和兴趣点(POI)等多源数据结合起来,构建多维(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灾害)发展指数模型(CMDI),量化识别相对贫困县;然后,综合运用莫兰指数、空间局部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对相对贫困水平时空动态差异进行研究;最后,构建格网尺度的相对贫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基于CMDI识别出2021年广西石漠化片区不同维度相对贫困状态,其中,多维极贫困县、贫困县和较贫困县占比分别为5。7%、20%和22。9%;基于夜间灯光指数识别的2011年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大部分的县域属于极贫困区和贫困区,其中极贫困区占比55%,贫困区占比34%;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多维相对贫困程度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16年和2021年均没有"低—低"类型,表明减贫成效显著,由2011年的集中连片分布转变为离散分布;格网尺度的相对贫困空间分布,可以有效展现研究区贫困状况的时空演变。

    夜间灯光数据POI多维相对贫困时空演变石漠化片区

    数字经济与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驱动因素研究

    蔡洁谢怡薇赵扬
    1611-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农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数字经济作为新动能可以最大限度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助推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在测度中国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随机面板Tobit模型,分析中国31个省区市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两者耦合协调度在0。5-0。7之间,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财政支农水平、城镇化率、环境规制和交通便捷程度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区域影响差异较大。基于此,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与加强环境规制、强化数字技术和要素跨区域流动以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5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驱动因素

    数字经济对粮食种植碳排放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长三角41个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张彩莉陈红梅李建豹
    1622-1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数字经济对粮食种植碳排放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揭示数字经济在减排降碳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深化粮食种植碳排放研究,对于探索"双碳"目标下粮食减排降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水平,研究数字经济与粮食种植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并构造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粮食种植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数字经济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南部地区的数字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北部地区,且2015年后,大部分地区的数字经济水平显著提升,整体上呈"以上海、杭州以及南京等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的环状分布特征;②粮食种植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高值区集中分布于北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粮食种植碳排放空间集聚特征变化较大,北部地区多为高高集聚区域,中南部地区多为低低集聚区域,且高高集聚区域与低低集聚区域均有扩大的趋势;③数字经济、粮食生产效率、粮食种植结构对粮食种植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规模对粮食种植碳排放虽有抑制作用但不明显。未来,应针对不同市的粮食种植碳排放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加强各市间的政策配合与技术交流,促进数字经济与粮食生产领域深度融合;研发低碳投入要素与绿色低碳技术,合理规划粮食种植结构,促进基础设施与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发展现代化农业,从整体上降低长三角地区粮食种植碳排放。

    数字经济粮食种植碳排放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长三角地区

    政策认同对农村环境整治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信任和幸福感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付文凤詹圆媛张美珍翟原青...
    1631-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充分参与有助于弥补单一政府治理的不足,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效果。基于安徽省626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厘清政策认同、社会信任、幸福感等对农户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政策认同能显著提升农户参与环境整治意愿,农户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政策认同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农户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参与环境整治的比例分别提升2。5%和4。6%;②政策认同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及幸福感,且社会信任和幸福感显著正向驱动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社会信任和幸福感不仅分别在政策认同与农户参与意愿中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且社会信任通过提升幸福感产生链式中介作用,总间接效应强度(占比67。43%)高于直接效应(占比32。57%)。因此,为提升农户参与环境整治意愿,应优化方案制定、项目实施、长效管护等环境整治全过程以提高农户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政策认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并搭建政民互动平台,增加农民群体之间、农民与政府(村集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发挥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促进作用;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激发农户幸福积极情感对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促进作用。

    农村环境整治参与意愿政策认同社会信任幸福感

    广西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及类型划分

    陈桂梅李峙
    1639-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第5、6、7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广西65岁及以上人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静态指标(构建由老年人口数量、比例和密度组成的综合老龄化指数)和动态指标(老年和非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采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法分析2000-2020年广西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对人口老龄化类型进行划分。研究表明:①广西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桂北地区老龄化程度最严重;②老龄化集聚效应迅速增强,但区域差异显著,集聚趋势具有明显指向性,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③综合运用动静态指标将广西111个县域划分为5个老龄化类型:残留老化型、集聚老化型、自然老化型、稀释老化型和集聚稀释型。基于研究结论,对每个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综合老龄化指数时空演变老龄化类型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韧性评估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李晓玉朱嘉敏
    1647-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暴雨内涝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带来严重的人身伤亡和和财产伤害,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实现城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值得研究。运用韧性城市理论,构建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维度24个指标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并用CRITIC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郑州市2011-2020年的暴雨内涝灾害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2011-2020年郑州市内涝灾害综合韧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与理想发展状态接近;②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相比之下,环境韧性起伏较大,发展不稳定。据此,分别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环境韧性以及灾害应急处置能力4个层面提出应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对策。

    暴雨内涝城市韧性韧性评估郑州市

    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传统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TVP-VAR模型和小波相干性分析

    边璐张晨涛张江朋
    1655-1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年1月到2022年12月3种国际代表性传统能源煤炭、原油和天然气期货价格,以及反映气候转型风险的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月度数据,运用TVP-VAR模型和小波相干性分析法研究了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3种传统国际能源产品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①3种代表性能源品价格与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时变关系,并呈现出显著的正、负交替的差异性特征,且原油和天然气分别与另两种能源品在不同滞后期和不同时点上的表现存在差异;②能源品价格与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之间相互的冲击效果均在短期和中期效果不明显,在长期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在重要气候事件节点上,冲击效果更加明显;③能源品价格与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不同时域上,中期和后期较为明显;在不同频域内,低频和中频区相干性较为明显,总体表现为能源品价格引导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变化。

    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气候转型风险国际传统能源时变关系小波相干分析

    环保投资、异质性环境规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

    钟菁常媛刘亦晴
    1665-1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以2015-2022年重污染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环保投资、异质性环境规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环保投资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②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两者关系存在调节效应差异。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弱化了环保投资的促进效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强化这一效应;③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了门槛效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低于门槛值3。850时,环保投资的促进效应最佳,但目前我国多省环境政策实施力度过犹不及;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小于门槛值4。883时,环保投资的促进效应最优;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存在双重门槛,随着实施效果的提升,环保投资促进效应呈边际递增态势,而当前此类环境工具的治理效果有待优化。

    环保投资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环境规制

    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与机制路径

    马亚军余正勇
    1674-1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推进的必然趋势。乡村民宿作为城乡融合产业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以城乡融合视角切入,结合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构建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结果表明:①乡村民宿作为城乡融合产业,通过协调内外既驱动在地化发展激活乡村内源动力,又承接城乡互动强化乡村外源动力,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②结合典型案例的验证分析,发现乡村民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乡村资源分散、主体单一、空间混乱及城乡融合受限等问题;③围绕多重要素整合、组织结构更新、功能关系重构和系统协同作用等多层次内容构建了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有助于为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借鉴。

    城乡融合乡村民宿乡村振兴逻辑框架城乡关系

    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卢冰坤张学波吴江楠何志浩...
    1682-1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对2010-2021年人口老龄化与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韧性影响程度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①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能够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并从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增强其抗冲击能力和持续增长能力;②产业结构高级化正向影响经济韧性,表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产业能够提高经济体的恢复力和适应外部冲击的能力。社会消费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没有显著增强经济韧性;③人口老龄化在东部地区显著的促进了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韧性有正向影响,但影响较小且不显著;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韧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人口老龄化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