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30年文献数据挖掘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选穴规律

    陈扬王寒王琪陈葛...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30年文献数据挖掘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检索近30年知网、万方、维普和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文献,筛选出有效文献,建立资料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构建可视化网络图.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有效文献223篇,包含腧穴57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1 262次,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风池穴,其次为肩井穴,两穴也是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组合;整体选穴规律遵循远近配伍的法则,以头面颈肩部为主,四肢穴位为辅,以交会穴及经外奇穴居多;常用经脉以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督脉及手阳明大肠经为主,涵盖腧穴数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结论: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采取远近配伍的配穴法则.其法以近部取穴为主,优先阳经取穴,侧重特定穴应用.

    推拿颈型颈椎病选穴规律文献研究

    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脾虚质中的应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的60例临床观察

    邵慧迪解颜如邓梦瑶卞菊...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脾虚质中的应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3月就诊的脾虚质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进行比较.对照组指导患儿生活作息、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随访2个月,进行证候积分评价,留取便样进行肠道菌群分析,期间患儿出现各类疾病采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儿推拿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便样中肠道菌群、证候积分、疗效;进行肠道菌群16SrDNA扩增子实验并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较好疗效,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罗氏菌水平显著提升(P<0.05),有害菌埃希氏杆菌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罗氏菌与埃希氏杆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更佳.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属水平微生物菌群多样性LEfSe LDA比较显示,对照组治疗后粪杆菌属、罗氏菌属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埃希氏杆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0.05),未被标记.两组治疗前后属水平关键物种差异性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的粪杆菌属、埃希氏杆菌属、罗氏菌属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粪杆菌属、罗氏菌属显著提升(P<0.05),埃希氏杆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粪杆菌属、罗氏菌属显著升高(P<0.05),埃希氏杆菌属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粪杆菌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罗氏菌属显著升高(P<0.05),埃希氏杆菌属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Alpha多样性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Coverage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overage指数比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状态,提高罗氏菌、粪杆菌等有益菌丰度,通过肠-脑轴的双向调节作用影响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因此推测这可能是推拿调理儿童体质的作用机制之一.

    小儿推拿小儿脾虚质小儿体质肠道菌群

    长桑君脉法脉息术的针灸临床应用

    彭学征李树森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是李树森老师在继承其先祖脉法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加以总结创新的一种脉诊方法.其法以脉息比值辨证论治、凭脉息比值辨证分经、选方取穴.根据脉息比值将患者分为少气、平人、脉躁3种状态.少气、平人病机在地部,取足六经治疗;脉躁病机在天部,取手六经治疗.长桑君脉法脉息术理论操作简单,辨证分经精准,运用方便,实用性强,后列举3个病案加以阐述.案一为腰痛患者,患者发病时腰痛较重,虽是"标急",但根据脉息术测量显示患者处于"平人"状态,病机在地部.因此没有根据"急则治其标"的理论"治标",而是根据"病在肾,关在肺"的理论"治本",取太渊穴用补法针刺3次而愈.案二为头晕患者,测脉息显示患者处于"少气"状态,病机在地部.取足阳明经穴足三里用补法针刺治疗,一次见效,5次治疗痊愈,与没有运用脉息术辨经取穴相比,效果明显.案三为咳嗽患者.测脉息显示患者处于"脉躁"状态,病机在天部.取手太阴经腧穴治疗,共治疗3周痊愈.3个病案都是在脉息术的指导下,精准地辨证分经取穴治疗,效如桴鼓.文章对长桑君脉法脉息术的基本概念、具体操作方法、脉息比值的辨证分类及其理论根源4个方面做了介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腰痛眩晕咳嗽

    探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肾虚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陈丽范正鹏夏敏万丹...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肾虚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加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尿失禁评分、临床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漏尿次数、总排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总排尿量大于对照组,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均小于对照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Brief Scale,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脾肾虚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增强患者盆底肌力,减轻尿失禁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八髎穴烧山火针刺法补中益气汤压力性尿失禁脾肾虚型

    头九针结合益智方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举隅

    何文霞屈晓凤鄢路洲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生活水平、环境、食品等多方面影响,目前小儿多动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此病对儿童的行为、情绪、学习、社交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且男孩较女孩更容易发病.若未及时治疗,损害将持续至成年期.中医认为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特点与本病病机密切相关,将本病纳于"脏躁""健忘""失聪"等范畴.目前,西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并未取得满意疗效,不良反应较多,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治疗此病可达到理想效果.鄢路洲主任针药结合治疗小儿多动症,根据小儿脏腑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的特点,选用百会穴、前顶穴、囟会穴等头部九穴进行骨膜针刺法,以达到改善患者头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细胞活性等目的.在遣方用药上,鄢路洲主任配合使用自拟小儿益智方(龙骨、牡蛎、鸡血藤等组成),紧抓小儿多动症阴虚不能制阳、脑窍失养的病机特点,着重于调神健脑、协调阴阳.研究介绍鄢路洲主任头九针结合小儿益智方治疗小儿多动症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小儿多动症头九针骨膜针刺法针药结合

    冯五金教授六位一体理念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证经验浅析

    张晨晨张芷蓓何锐李文武...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综合征.此病临床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具有慢性、间歇性、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带来较大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复杂,西医治疗以抑酸、促动力、助消化为原则;中医辨证论治使用汤剂及中成药,辅以中医特色疗法.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功能性胃肠病"范畴,冯五金教授在多年临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学术思想,即"以调为先、以通为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六位一体思想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久病体虚;核心病机是脏腑失和、气机失调;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临床常见脾虚气滞、脾胃虚寒、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证;分别治以健脾理气、温中健脾、疏肝和胃、平调寒热;方用香砂养胃方、黄芪温胃方、加味越鞠方、半夏和胃方加减.研究主要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背景、病因病机、六位一体理念、辨证论治方面浅析冯五金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六位一体理念功能性消化不良名医经验

    郑莉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阴虚肠燥证功能性便秘临床经验

    徐月彤郑莉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粪便量少且干结的一种病症,依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我国慢性功能性便秘总发病率约在10.9%.长期便秘会造成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诱发或加重多种疾病.郑莉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知名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针药结合治疗内科疾病领域见解独到.在功能性便秘辨证诊治中,郑莉教授认为阴虚肠燥证是常见证型之一,其中又以脾肾阴虚导致津枯肠燥为主.针对阴虚肠燥证功能性便秘,郑莉教授采用中药与脐针疗法双管齐下内外兼施,标本兼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于内,选用增液汤以补开塞,内调营阴,既可攻邪,又可防虚;于外,采用脐针疗法进行方位补泻,外助阴津.中药益气滋阴、润肠通便,脐针补脾益肾、调畅气营.研究结合案例介绍郑教授针药并用诊治阴虚肠燥证功能性便秘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参考.

    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针药结合名医经验

    葛来安教授从痰瘀论治胆囊息肉临床经验总结

    朱晓芬方琴沈满阳葛来安...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囊息肉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发病率却逐年增高.此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方案单一.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治疗胆囊息肉具有良好疗效.葛来安教授通过多年对肝胆脾胃系统疾病的诊治,提出"肝胆是一家,肝脾不分家"的理论,认为胆囊息肉既属于生活方式病,与代谢密切相关;也属于情志致病,与情绪失调密切相关.总结出脾虚肝郁、痰瘀内阻是胆囊息肉发病的主要病机;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是其主要病因;瘀结成块是其关键环节.在治疗上,葛教授博采众方,以五金汤、四逆散、二陈汤为基础,加入疏肝第一药之薄荷、散结消块之莪术、王不留行等,形成自拟方——五金化石排石汤.此方健脾疏肝、化痰祛瘀.葛教授的遣方用药体现了胆病从肝治,肝病从脾看;探因断病,重于清化痰瘀;气血并治,善用散结消肿的治疗特色.本研究介绍葛来安教授从痰瘀治疗胆囊息肉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胆囊息肉痰瘀临床经验

    基于盛灿若舒郁思想从肝辨治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

    邹毅盛灿若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勃起功能障碍是指男性阴茎不能达到或维持充分勃起以完成令人满意性交的疾病.临床调查发现,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人群庞大,发病趋势逐年升高,且愈发年轻化.现代医学认为,勃起功能障碍分为心因型、器质型和混合型三类.西医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局限性明显,不良反应较多;中医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针对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针灸疗法效果颇佳.盛灿若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针灸学家,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研究颇具造诣.盛老经过数十载的临证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肝气失调是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核心病机.在总结《黄帝内经》阳气相关经典理论基础上,盛老提出舒郁思想,指出"舒"郁比"疏"郁涵盖更深,"舒"更为强调对自身肝气的柔养,柔肝与养筋紧密联系.在临床上,盛老谨守辨证论治原则,将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分为肝郁阳虚型、肝郁脾虚型和寒凝肝脉型3种类型.研究针对以上3种常见的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介绍盛老舒肝针灸疗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临证经验针灸

    中药皂苷类成分减轻化疗药毒性的研究进展

    刘啦辣邵缘刘艮倪艳...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是限制其疗效的关键原因.中药具有多分子、多靶点的特点,是补充与替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不仅能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提高西药抗肿瘤的疗效,还能缓解西药抗肿瘤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中药中的皂苷成分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具有来源丰富、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皂苷成分是中药重要的活性成分,有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多项研究表明,中药皂苷成分可有效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文章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概述了中药皂苷减轻化疗药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阐述了中西医结合降低毒性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抗肿瘤西药减毒的新途径.为研究中药皂苷成分及其与化疗药物联用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新药研制提供支持.

    中药皂苷成分化疗药物减毒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