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周帆

双月刊

1009-3583

zysyxb@sina.com

0852-8920464

563002

贵州省遵义市上海路830号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unyi Norm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遵义市某蔬菜基地土壤质量评价

    罗昌丽杨艳李明婧张念...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遵义市某蔬菜基地生产出健康、营养的蔬菜,对其土壤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均值为39。65 g·kg-1,全氮含量均值为2。39 g·kg-1,处于较高水平;土壤全磷处中等水平,土壤全钾处中等偏下水平。②土壤重金属As、Pb、Cu、Zn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略微超出风险筛选值,为轻污染,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警戒水平。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块作为蔬菜基地具有潜在的风险,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此外,也要监测种植蔬菜食用部分的Cd含量,确保蔬菜品质达到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土壤蔬菜肥力重金属评价

    试论"家庭教育遵义模式"

    罗永忠彭红
    93-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教育模式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实施家庭教育的标准样式。家庭教育"遵义模式"是党政引领、部门联动、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普适、普惠模式。家庭教育遵义模式具有一般性、区域性、简单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等特征。

    遵义市家庭教育模式

    数字时代的学术阅读:机遇与挑战——基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2020年版)》视角

    付荣文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术阅读习惯。然而,当前针对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学术阅读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为此,作者基于当前的数字化背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2020年版)》中的要求为根本遵循,从学术阅读动机、数字阅读素养、数字阅读资源三个方面探究数字技术为英专学生学术阅读带来的机遇,从资源超载重负、阅读效率低下及深度阅读危机三个方面考察英专学生数字学术阅读所面临的挑战,进而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英专学生学术阅读优化路径。

    数字时代英专学生数字学术阅读机遇与挑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力电子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曹珍贯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能力指标,为通过实验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文章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三相桥式整流实验为例,将硬件平台实验与软件平台仿真融合,分别从复杂问题提出、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多个环节出发,对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实验教学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能够加强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电力电子技术工程教育认证复杂工程问题三相桥式整流实验

    开放性实验生物质衍生多孔碳的电化学实验设计

    孙悦
    107-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学生日常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物理化学仪器的操作能力,是当今高等院校实验课程教学的着重点。生物质衍生材料是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将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引入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并理解其中的离子存储规律。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提高化学类专业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点的掌握,帮助学生把握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开放性实验

    高校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实现路径及长效机制

    石梦希罗香分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模式。如何推进立德树人和高校"三全育人"深度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议题。文章以高校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深度融合内在逻辑为出发点,从育人机构以德立身、育人主体以德化人、育人过程以德树人、育人空间以德润人四个维度探讨两者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从驱动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两者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

    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融合

    "三全育人"理念下"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郑群现赵爱亮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践行"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如何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而实施课程思政是亟待探究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积极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知识点和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相融合,达到课程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统一。"三全育人"理念下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代控制理论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高璐夷
    119-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育人环节的重要部分,新时代要求英语师范生培养能贯穿思政教育以应对我国教育理论新思路。推动协同一致的思政教育,构建立体化育人体系;建设立体化课程体系,打造全覆盖思政课程;着力打造专业课堂,突出思政特色的师范课堂;建立产出导向的思政评价与激励机制是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课程思政英语师范专业建设

    从抽象到直观:虚拟仿真实验在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软静施国栋黄启洪富笑男...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磁学作为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存在着理论课与实验课难以紧密结合的教学难点。基于此,文章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探究型教学设计为例,提出在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模式,并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即采用不同的软件和媒介工具在理论课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侧重点加入互动性元素进行教学。该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有趣的学习体验,增加理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

    电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双重意蕴及未来想象

    朱国平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人类美好向往、价值观引领载体的双重意蕴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学习的非功利性和增进道德修养。通识教育是未来教育形态先驱,应抓住课程思政提供的新叙事方式和发展方向,构建本土化教学纲领,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和未来意识。

    通识教育美好向往未来教育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