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周帆

双月刊

1009-3583

zysyxb@sina.com

0852-8920464

563002

贵州省遵义市上海路830号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unyi Norm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程认证背景下食品专业"校企双师"协同"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探索

    周頔董艺凝蔡华珍朱双杰...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认证教育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学生应具有卓越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作者在食品加工类课程教学中开展了"校企双师"协同"工作坊"模式的探索,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产品化导向、团队交流、良性竞争、双师帮扶等策略实现了学生在工作坊自主完成目标产品的设计与实践,有效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实践操作和协作沟通能力,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一条高效途径。

    工作坊校企双师工程教育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

    新工科背景下"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混合教学研究

    杨仕杰袁玉红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人才培育背景下,文章通过对比传统课程存在问题,使用学习监控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打造"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改革后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线下教学局限,对课程评价方案进行重塑,重视学生学习体验,增强了学生学习责任感,提升了教学效果。

    新工科人才培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

    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谫论

    秦朝燕王纪鹏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将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对巩固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安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新课标模型认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刘远大
    145-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ASES-T模型理论将高中教材中模型分为实物模型、理论模型和认知模型,并从理解、建构、运用和优化模型的视角研究高中化学教学各环节中模型认知的育人功能和学科价值,精准建构素养为本导向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体系,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模型模型认知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

    "双减"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几点探究

    刘小丽康华明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后作业,才能减负提质、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真正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基于此,文章从课后作业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入手,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原则和有效设计策略,以期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后作业设计,深入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经验、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打开全新的教学格局,使数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精彩,让课后作业在实现"双减"导向下的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双减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任文芳贾楠刘小萌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教学目标有待优化、教学内容有待完善、教学方式有待创新、教学评价有待改进等困境。因此,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从构建积极心理课程教学体系、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结构以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实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目标,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维生素C防治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周文婷
    155-15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应激和炎症是代谢综合征(MS)的主要诱因,维生素C则有强抗氧化与抗炎性。文章综述了维生素C防治MS的主要研究进展,发现其作为单一疗法、与其他抗氧化剂或运动的联合疗法对MS的防治均较有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维生素C代谢综合征抗氧化抗炎症防治

    诗性修辞 诗意空间 诗化语境——文人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的叙事脉络与人文底蕴

    刘国强马紫毓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掬水月在手》作为陈传兴导演执导的文人传记电影"诗词三部曲"的终结篇,影片以诗词为灵魂,以人物为主角,以媒介为载体,以精神为核心,将著名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与诗词紧紧交织的一生搬上银屏,展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生命史诗。文章从诗性修辞、诗意空间和诗化语境三个角度阐释影片从叙事脉络到人文底蕴的多维透视,解读其在影像诗意美学、文学精神传扬以及类型化叙事方面的全新思路,为新时期中国影视作品的叙事创新和主题表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叙事手法诗意表达影像美学口述历史价值内涵

    《隐入尘烟》:"边缘化叙事"语境下当代纪实影像的现实性表达

    马宁宇闫家訚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入尘烟》以乡土写实与质朴写意的双重叙事方式为西北甘肃农民代言,以土地影像表达塑造人物命运走向,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诉情。李睿珺导演通过乡土题材凭借"边缘化叙事"元素,塑造并赋予了影片主人公对土地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坚韧的饱满形象。在凝望隐入尘烟的乡土与缓慢诗意的时光中,进一步探索生命与情感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乡村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借鉴。

    边缘化叙事农耕文化纪实影像,现实性表达

    眉目传情:声乐表演中的眉目语

    刘临洪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眉目语是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表情语汇之一,包括眉语和目语,还包括眉目语共用的情况。它是声乐表演中最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不仅能表达各种情感,刻画人物形象,还能揭示人物性格,表现戏剧冲突。歌唱者了解并掌握眉目语的信号特征,是其眉目传情的关键。

    眉目传情声乐表演眉语目语眉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