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卫生与病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卫生与病伤
职业卫生与病伤

王锦文

双月刊

1006-172X

zywsybs@tom.com

028-85583690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职业卫生与病伤/Jour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Damag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四川省卫生厅主管,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四川省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四川省眉山市卫生监督所及攀钢劳研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2023年四川省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监测评估能力调查

    李霞高尚杜秋霞
    65-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四川省职业病监测评估技术支撑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保障职业危害检测评价工作,为提升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体系职业病监测评估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2-2023年四川省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职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关键仪器设备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核心能力建设相关资料,通过Excel计算人员、关键设备和核心能力等指标,采用百分比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2-2023年共收集四川省市、县两级疾控中心416份职业病监测评估信息调查表,共调查了 21个市(州)疾控和187个区(县)疾控,21家市级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和理化检验关键设备均满足标准,采样与检测设备满足率达到95.2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核心能力满足率71.43%,186家县级疾控理化检验和采样与检测关键设备满足率最高,分别为93.05%、74.87%,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率为50.27%,检测核心能力满足率为34.76%.208家市县疾控中有40家疾控机构取得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18家疾控机构取得了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资质.208家市县疾控机构检验核心能力较弱,机构满足率为38.46%.结论 2022-2023年四川省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职业病监测评估技术支撑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市(县)疾控机构检测核心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职业病防治支撑能力建设,提高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力仍是保障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落地的重中之重.

    人才队伍仪器设备检测能力职业病监测评估技术支撑

    2022年眉山市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辐射防护调查分析

    郭建梅何星宇郑旭丽贺良国...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掌握眉山市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底数及分类和分布情况,了解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现状、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等情况,监测其工作场所放射性危害因素辐射水平,保护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方法 2022年采用普查的方式对眉山市辖区范围内全部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选择不同类型企业开展工作场所X、γ辐射剂量率辐射水平进行检测;采用WPS Excel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2年眉山市调查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26家,涉及6类职业照射类别、源项323枚(台)、放射工作人员154人,除行包检测仪外的用人单位个人剂量监测率达100.00%、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培训率为93.50%、放射性职业健康检查率为94.80%、个人剂量报警仪配置率为66.67%、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率为58.33%,行包检测工作单位从业人员均未按照放射工作人员管理.2022年对14家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应标准.结论 眉山市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涉及类别、源项、人员较多,放射性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管理不足;眉山市应当继续开展相应的调查和现场辐射水平检测,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对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的监督执法力度,提高非医疗放射性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管理水平,保护相关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

    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辐射防护辐射水平

    2006-2022年四川省2171例尘肺病晋期病例分析

    商维维王杨凤储卫忠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四川省尘肺病晋期病例特点,为制定尘肺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6-2022年四川省尘肺病晋期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6.0软件对病例分布特点和晋期时长、接尘工龄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06-2022年四川省累计报告2 171例尘肺病晋期病例(2 245例次),男性2 167例(99.82%)、女性4例(0.18%),尘肺类别以煤工尘肺(1253例,57.72%)和矽肺(894例,41.18%)为主;行业类别主要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 552例,71.49%),其次是土木工程建筑业(73例,3.36%)和开采及其辅助活动(50例,2.30%);晋期时长4.45(2.23,8.10)年,接尘工龄18(9.54,26.00)年;壹期晋贰期病例的晋期时长最短,为3.61(1.96,6.64)年,壹期晋叁期病例的接尘工龄最长,为20.50(11.63,27.56)年;1960-1969年出生的晋期例次最多,1970-1979开始接尘的晋级叁期例次最多.结论 四川省传统采矿行业和建筑业的粉尘危害较为严重,20世纪60年代出生、70年代开始接尘的尘肺病患者病情严重进展风险较高,应加强源头治理和尘肺患者的康复治疗.

    尘肺病晋期病例接尘工龄

    2012-2022年重庆市万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袁丹牛艳向伟冉华...
    83-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22年重庆市万州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特征,为HFM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2-2022年现住址为万州区的HFMD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用ArcGIS 10.8和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2012-2022年万州区累计报告HFMD病例24379例,年均发病率为141.04/10万,其中重症病例84例、死亡病例6例.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HFMD平均月发病率明显低于2012-2019年(新冠疫情前)(t=2.249,P=0.026).新冠疫情前HFMD发病呈季节性双峰分布,并呈波动上升和隔年高发的特点.2020和2022年HFMD发病季节性双峰特征消失.HFMD病例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88.13%)和散居儿童(62.43%),新冠疫情期间3岁及以上年龄组占比较新冠疫情前上升7.03%,托幼儿童和学生病例占比上升6.26%.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前5位的地区均位于中心城区.2012-2022年实验室诊断病例744例,感染EV A71的病例数在2015年达到高峰(65.83%)后下降,2022年占比回升(28.57%).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HFMD发病率明显下降,需注意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HFMD发病率再次回升;在主抓学龄前儿童疫苗接种和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宣教;为防止感染EV A71病例增多,EV 71疫苗接种工作不容放松.

    手足口病新冠疫情流行病学

    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猩红热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侯萍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猩红热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涪城区猩红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导出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猩红热病病例相关数据,对绵阳市涪城区2005-2022年报告的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4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3/10万,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60,P<0.001).报告发病率随年份呈上升趋势(x2趋势=28.16,P<0.001).城区街道报告发病率高于农村乡镇(x2=58.36,P<0.001).发病时间集中在4至7月(44.99%),10月至次年1月次之(40.31%),形成2个发病高峰特征.男性累计发病高于女性(x2=28.05,P<0.001),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70∶1;年龄累计发病以3~8岁为主(78.84%),发病率为47.85/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9.53,P<0.001);职业以学生为主(46.77%),托幼儿童次之(40.31%).结论 绵阳市涪城区猩红热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托幼儿童和学生是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严防重点场所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猩红热A群链球菌发病率流行特征

    2013-2022年白银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及运行情况分析

    王彦博卢旭升张国琴董金钰...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全面掌握白银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及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2年以前建立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从实验室基本情况、生物安全、HIV相关检测项目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汇总2013-2022年艾滋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数据和HIV抗体血清学能力验证考核资料,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x2趋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截至2022年白银市共建成艾滋病检测实验室107家,其中确证(筛查中心)实验室1家、筛查实验室18家、检测点88家,实现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及设立检验室的民营医疗机构全覆盖;共有检测人员231人,均为兼职;10年间共筛查检测HIV抗体2 106 197人次、检出阳性482人次;确证(筛查中心)实验室、筛查实验室、检测点能力验证参加率均为100.0%,平均合格率分别为100.0%、98.3%和99.1%.结论 白银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检测点升级建成筛查实验室迫在眉睫;今后应加大医疗机构筛查实验室硬件设备投入,艾滋病定点医院筛查实验室开展艾滋病疗效随访检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出台相关措施保证检测队伍稳定.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设运行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小学生龋齿现况调查分析

    安欣华刘力勇孟佳姜影...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的现状,为开展学生龋齿防治和口腔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22年选取北京市石景山区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龋齿患病筛查,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不同学段间的两两比较采用x2分割法,调整检验水准α'=0.017.结果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共调查2 513名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为61.64%,龋均为2.19,龋补率为41.90%.女生龋齿患病率、龋补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02、26.678,P均<0.05).不同学段龋齿患病率表现为小学(70.77%)>高中(55.97%)>初中(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245,P<0.001).恒牙龋齿患病率为40.63%,恒牙龋补率为25.95%.女生恒牙龋齿患病率、恒牙龋补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4.564、30.424,P均<0.05).不同学段恒牙龋齿患病率表现为高中(55.85%)>初中(50.53%)>小学(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068,P<0.001).结论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小学和女生的患病率较高,有关部门应协同学校、家长做好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综合的口腔保健干预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龋齿的发生和发展.

    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

    常州市2 340例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徐鸿美杨晶晶朱昱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常州市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屈光异常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屈光筛查的3~6岁学龄前儿童使用Spot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筛查并进行视力影响因素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相关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调查2 340例学龄前儿童,有214例存在屈光异常,患病率为9.15%,其中单纯屈光参差、单纯散光、单纯近视、单纯远视和两种或多种屈光异常共存分别占屈光异常总人数的0.34%、4.66%、0.21%、0.85%和3.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日看手机/电视时间、每日户外运动时间和屈光异常家族史是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常州地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发病率较高,年龄、每日看手机/电视时间、每日户外运动时间、屈光异常家族史是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应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视力进行筛查并及早进行干预,以减少视力异常、促进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

    屈光异常筛查学龄前儿童影响因素

    2018-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隋吉林王秀云张渤刘硕...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改进辖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和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22年分层抽取北京市昌平区647家次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连续监测,采样及检测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统计学分析用SPSS 18.0软件,合格率差异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医疗机构共采样监测5 497件,合格5 466件,总合格率为99.44%,其中2020年合格率最低(98.75%),2018年和2022年最高,均为99.91%,各年度的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69,P<0.001);监测项目中,压力灭菌锅和污水合格率最高,均为100.00%;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为97.63%,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65,P<0.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2,P=0.017),呈现医疗机构级别越低合格率也越低趋势(x2趋势=8.704,P=0.003).结论 2018-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合格率较高,但医护人员手和室内空气的消毒质量仍需改进,特别是应重点加强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和指导.

    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

    2021年广元市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薛蓉昝雨吟刘子冲徐虹...
    11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1年广元市空气污染现状,探讨空气污染物对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医院门诊就诊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从广元市气象局、生态环境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哨点医院收集2021年气象监测资料、环境空气质量资料、死因监测资料和医院就诊资料等,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空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用R 3.4.3软件分析空气污染物与人群死亡、医院就诊的关联性,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SO2、NO2、CO、O3与医院门诊就诊量呈正相关;PM2.5、PM10、SO2、NO2浓度(Lag03)每升高10μg/m3,人群非意外死亡数分别增加2.74%(95%CI:0.88%~4.63%)、1.90%(95%CI:0.73%~3.09%)、32.26%(95%CI:13.77%~53.76%)、8.41%(95%CI:4.42%~12.55%),CO浓度(Lag03)每升高0.01 mg/m3人群非意外死亡数增加0.39%(95%CI:0.19%~0.60%),且对≥65岁人群非意外死亡产生滞后效应更明显.结论 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会增加人群非意外死亡数,NO2、O3会增加医院门诊量,并有滞后效应.

    空气污染时间序列分析非意外死亡医院门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