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卫生与病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卫生与病伤
职业卫生与病伤

王锦文

双月刊

1006-172X

zywsybs@tom.com

028-85583690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职业卫生与病伤/Jour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Damag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四川省卫生厅主管,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四川省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四川省眉山市卫生监督所及攀钢劳研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四川省备案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医师现状分析

    蔡伦华师春立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医师现状,为卫生行政机构管理诊断医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2023年四川省备案职业病诊断机构159名诊断医师进行统计,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诊断医师年龄、职称、学历、从业年限、执业类别和取得诊断资格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四川省30家职业病诊断机构共有159名诊断医师,以年龄>50岁(45.92%)、副高职称(51.57%)、本科学历(65.41%)及从业年限20~29年(38.99%)分别占比最高,其中非疾控机构诊断医师82名,以年龄>50岁(53.66%)、副高职称(54.88%)、本科学历(62.20%)及从业年限20~29年(39.02%)分别占比最高,疾控机构诊断医师77名,以年龄40~49岁(42.86%)、副高职称(48.05%)、本科学历(68.83%)及从业年限20~29年(38.96%)分别占比最高;执业类别方面,非疾控机构临床医学专业占比最高(90.24%),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专业占比最高(50.65%);诊断资格方面,取得1类和3类诊断资格占比最高(18.87%),其中非疾控机构取得3类诊断资格占比最高(19.52%),疾控机构取得1类诊断资格占比最高(20.78%).结论 四川省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医师呈现老龄化,且诊断医师诊断资格不全.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医师管理,督促职业病诊断机构建立年龄结构合理的诊断医师队伍,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扩大诊断医师诊断资格范围,提升诊断能力和质量.

    四川省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医师现状

    一起非O1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

    王美欢赖海婷
    20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一起非O1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发生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0年9月清远市清城区省职教城的某学院发生一起非O1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的临床表现、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探索危险因素,并采集相关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本次事件共报告病例130例,总罹患率为2.76%(130/4710).其中教师8例,罹患率5.03%(8/159);学生121例,罹患率2.81%(121/4306);食堂安全员1例,罹患率0.94%(1/106).3类人群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17,P=0.101).临床表现为腹泻(97.69%)、腹痛(62.30%)、发热(11.54%)、呕吐(7.69%)和恶心(6.92%).病例肛拭子、厨房环境、饮用水等样品均检出霍乱弧菌,经鉴定为非O1和非O139群血清型.结论 经调查认为这是一起因饮用水受到污染引起的非O1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霍乱弧菌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2021年阿坝州饮茶型地氟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陈敬吴刚张霞曹佳能...
    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阿坝州11个饮茶型地氟病病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为下一步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2021年4月在阿坝州11个饮茶型地氟病病区抽取6个乡(镇),在6个乡(镇)中抽取2所寺庙(若抽取的乡镇无寺庙可在临近的乡镇补充),每个乡再选取3个村,针对5年级学生、家庭主妇、寺庙僧侣使用统一问卷开展饮茶型地氟病知信行基线调查,根据基线调查结果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干预,2021年12月针对同一目标人群开展效果评价.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知晓率比较采用x2检验,在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校正后检验水准为α'=0.0167.同一人群干预前后使用配对x2比较统计学差异.所得数据利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 27.0软件进行清理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共调查1999名学生、975名家庭主妇、630名僧侣,3类人群基线调查知晓率分别为73.05%、60.62%和71.75%,效果评价知晓率分别为91.81%、88.60%和89.26%,在干预后3个人群知晓率分别提高18.76%、27.98%和 17.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学生=728.685,x2家庭主妇=605.359,x2僧侣=184.662,P均<0.05).结论 阿坝州饮茶型地氟病病区健康教育达到既定目标,但应继续在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综合防治措施,持续有效控制饮茶型地氟病危害,同时建议在核心信息中增加改变膳食结构和如何处置储存高氟砖茶等内容.

    饮茶地氟病健康教育知晓率

    2012-2022年桓台县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于莉莉
    219-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12-2022年桓台县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风险评估和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22年桓台县报告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2022年桓台县共报告猩红热病例905例,年均发病率为15.97/10万.2012-2019年报告发病率快速上升,2020-2022年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不同年份之间猩红热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06,P<0.001).发病时间呈现春夏季(4至6月)发病高峰和秋冬季(11至1月)发病次高峰.高发地区为少海街道和索镇街道.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59:1,发病年龄以4~7岁年龄组为主;人群分类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结论 2012-2019年桓台县猩红热发病快速上升,2020-2022年明显下降,发病在人群、季节和空间分布上有显著聚集性,还需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并强化高峰季节的防控管理,避免猩红热的扩散.

    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风险评估发病率三间分布

    2023年绵阳市涪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蒙杰侯萍陈绍辉李洁...
    224-230,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绵阳市涪城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辖区慢性病防控策略、评估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绵阳市涪城区内针对常住居民开展社会因素调查,采用标准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习惯等信息,采用构成比、均值、标准差对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习惯等分布进行描述,采用方差分析或Welch方差分析不同性别的各年龄间行为生活方式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主要慢性病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绵阳市涪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0.16%,糖尿病患病率为12.87%,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7.13%.女性、≥50岁年龄段、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静坐时间>4h、吸烟、饮酒、暴露二手烟、高盐、重油、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量>100g、超重或肥胖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因素(P均<0.05).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吸烟、暴露二手烟、饮酒、高盐、重油、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超重或肥胖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P均<0.05).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吸烟、暴露二手烟、饮酒、重油、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量>100 g、超重或肥胖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P均<0.05).结论 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代表的慢性病仍是影响绵阳市涪城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撑、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长效工作机制是预防和减少本地慢性病危害的有效手段和举措.

    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因素涪城区

    2020-2023年理县成年健康人群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李学文张曦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成年健康人群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探讨理县健康人群血红蛋白水平,为当地改进贫血病和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理县人民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成年人采集空腹静脉血,用血细胞分析仪开展血红蛋白检测,使用SPSS 21.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20-2023年参加健康体检的成年人共计10915人,其中男性5744人,女性5 171人.男性血红蛋白中位数为164.00(157.00,171.00)g/L,女性中位数为139.00(130.00,147.00)g/L,男女血红蛋白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18,P<0.001),不同年龄组的男性与女性血红蛋白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组间比较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95%的体检人群血红蛋白值介于139~187g/L,女性介于103~159 g/L,使用该参考区间与国标评价2020-2023年体检人群血红蛋白值正常范围人群情况,男女正常人群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8.04、160.92,P均<0.001).结论 理县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应为139~187g/L,女性为103~159g/L.

    血红蛋白体检人群理县

    2021-2023年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思齐温雅江苇邸丽华...
    236-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1-2023年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本地区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21-2023年在成都市成华区抽取7所中小学校,每年在所有年级整班抽取至少80名学生开展体格检查,对抽取4年级及以上学生同时开展问卷调查.营养状况分布使用秩和检验,学生营养状况单因素分析使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调查共纳入7559名中小学生,2021-2023年调查学生平均身高为(150.78±17.95)cm、平均体重为(45.61±17.07)kg、体质量指数(BMI)中位数为 18.77(16.28,21.49)kg/m2,3 年间身高(F=0.587,P=0.556)、体重(F=0.501,P=0.606)和BMI(H=1.940,P=0.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生消瘦、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7.53%、14.49%和 10.93%.多因素分析发现:男生是消瘦(OR=2.249,95%CI:1.803~2.806,P<0.001)、超重(OR=1.870,95%CI:1.602~2.183,P<0.001)、肥胖(OR=2.350,95%CI:1.948~2.335,P<0.001)发生的危险因素;小学 4~6 年级(OR=1.562,95%CI:1.015~2.404,P=0.042)、初中(OR=1.548,95%CI:1.021~2.347,P=0.040)、过去一周上 1~2节体育课(OR=1.717,95%CI:1.169~2.521,P=0.006)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汉族学生(OR=3.144,95%CI:1.262~7.832,P=0.014)是消瘦发生的危险因素;住校生是超重(OR=0.692,95%CI:0.549~0.873,P=0.002)、肥胖(OR=0.707,95%CI:0.529~0.944,P=0.019)的保护因素.结论 2021-2023年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面临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的营养知识水平,降低消瘦、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影响因素

    2017-2022年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监测分析

    尹翠萍
    246-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7-2022年沙子口街道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用Excel 2016和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肿瘤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2017-2022年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居民恶性肿瘤死亡962例,粗死亡率为251.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96.9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顺位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共708例,占总数的73.60%,15~44岁男性肝癌、胃癌占比较高,45岁及以上男性以肺癌、肝癌和食管癌占比较高,15~64岁女性乳腺癌、肺癌占比较高,65岁及以上以肺癌、肝癌、胃癌占比较高.结论 沙子口街道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稳中有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危害居民死亡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点防控肺癌、肝癌、胃癌,女性要重点加强乳腺癌的早筛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恶性肿瘤死因监测死亡率死因顺位

    2018-2022年南充市高坪区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何黎蒋馨雨
    25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南充市高坪区居民的死亡水平及死因分布,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导出南充市高坪区户籍、死亡时间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死亡报告卡.使用Excel整理数据,对居民的死亡率、主要死因及减寿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x2趋势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8-2022年南充市高坪区居民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均粗死亡率为746.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8.47/10万.在分年龄组首位死因中,0~4岁组为围生期疾病,5~44岁组为损伤中毒,45~64岁组为恶性肿瘤,≥65岁组为脑血管病.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占全死因的87.48%.寿命损失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寿命损失的79.96%.结论 影响南充市高坪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在当地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

    死因死因顺位减寿年数

    2018-2023年重庆市忠县外环境禽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谢金花胡绪来张宏彭俊生...
    258-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3年在重庆市忠县采集的外环境禽流感监测资料,为评估忠县禽流感流行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23年间采集忠县2种场所(家禽规模养殖场(户)和城乡活禽市场)3种类型(粪便、笼具和案板表面)的擦拭样本,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结果为A型的样本进一步进行H5、H7、H9等亚型检测.使用Excel 2013软件整理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开展统计分析,比较率的差异使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8-2023年共采集重庆市忠县外环境禽流感监测样本864份,其中甲型阳性样本506份,阳性率为58.56%.阳性率从2018年的77.78%下降到2023年的42.36%,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75.504,P<0.001).H9亚型阳性率为46.53%,甲型(非H5、H7、H9)阳性率为10.42%,H5亚型阳性率为6.37%,H5+H9混合型阳性率为3.94%.2种监测场所中,家禽规模养殖场(户)样本12份,未检测出禽流感病毒;城乡活禽市场样本852份,阳性率为59.39%.3种类型的外环境样本,笼具表面擦拭样本阳性率最高(64.24%),其次是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样本(59.03%)、粪便(52.43%),粪便、笼具、案板表面的甲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09,P=0.016).不同季度的样本均有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第4季度甲型阳性率最高(68.98%),但4个季度的甲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94,P=0.089).结论 2018-2023年重庆市忠县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以H9亚型为主,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禽流感的知晓率和防控意识,降低人感染禽流感风险.

    禽流感病毒外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