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突发传染病(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策略:系统辨靶论治

    赵旭吴承钊王伽伯王睿林...
    2055-2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三方三药"在内的系列中药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体现出明确疗效.笔者团队在第一时间开展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建立了融辨病论治、辨证论治与辨靶论治于一体的中医药科学组方创新模式——系统辨靶论治(target-combined holistic treatment of TCM),成功研制出了可有效阻断新冠肺炎重症化的中医药"克冠一号",同时提出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攘外安内"学说,并探索建立了一套中医药防治新突发传染病临床科研攻关模式.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中医药解决方案.

    中医药新突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克冠一号"

    试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全生命周期管理

    路遥陈旭鲁雨荍孙琛琛...
    2061-2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以下简称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作为中药审评审批改革的关键,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医疗机构制剂来源于临床,具备人用经验的载体特性,具有开展新药转化的先天属性,亦成为人用经验收集和应用的重要节点.基于"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对医疗机构制剂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解决现阶段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使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而实现医疗机构制剂在满足临床需求、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其人用经验收集、传承创新发展"孵化器"的作用.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中药新药

    基于2008—2021年国家药品抽检的18种中成药质量分析

    刘静刘燕郑笑为汪祺...
    2066-2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药品抽检是我国对上市后药品监管的重要手段,在药品质量评价与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2021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负责完成了18种中成药的国家药品抽检工作,品种涉及丸剂、注射剂、散剂、片剂和胶囊剂多种临床常用剂型,抽检总计2149批次.对各品种质量分析报告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各品种标准检验合格率高,但探索性研究发现一些质量问题,并对此进行梳理与归纳.同时,还对上述国家药品评价抽检工作成果、创新质量评价模式探索等关注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中成药国家药品抽检工作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中成药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国家药品抽检中成药质量安全

    发酵中药淡豆豉概述及新型食用豆豉应用研究

    王伟明董坤霍金海董文婷...
    2073-2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淡豆豉由豆豉演变而来,是我国发酵中药和药食同源中药的代表,具有养生保健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食品领域.随着现代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及肠道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慢病的相关性被逐渐探明,淡豆豉因具有优质益生元的健康属性而备受关注,同时也为豆豉等大豆发酵食品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综述了淡豆豉的研究概况,并梳理了以淡豆豉药理药效和传统发酵工艺思路为参考的新型食用豆豉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出兼具安全与美味的新型食用豆豉等大众接受度高的大豆健康产品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发酵中药淡豆豉新型豆豉质量提升功能性评价

    药食同源植物多糖与肠道菌群互作并改善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宋美俊刘语萌武俊瑞刘艳凤...
    2081-2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肠道菌群能够产生大量维持机体健康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等,调节宿主生理活动和改善疾病状态.多糖为药食同源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物质,由于其具有易溶、毒性低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药食同源植物多糖进入生物体内不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但可被肠道菌群分泌的多糖降解酶降解,具有潜在的益生元特性.药食同源植物多糖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并作为益生元与益生菌形成合生元改善炎症性肠病.对药食同源植物多糖与肠道菌群的互作机制、介导肠道菌群并作为益生元改善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益生元机制多糖

    米泔水炮制桔梗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

    于鑫鑫丁纯洁陈丽艳孙银玲...
    2093-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米泔水制桔梗(MZJ)浸泡液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丰度变化规律,为基于微生物发酵及成分转化角度阐明MZJ炮制原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米泔水浸泡桔梗,于28℃浸泡72 h,借助16S rR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浸泡时间液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度变化.结果:MZJ浸泡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多样性,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液中特有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丰度和群落多样性均呈降低趋势.从门水平分析,MZJ炮制前期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优势,浸泡12 h时相对丰度最高(89.75%),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由10.20% 增至68.61%,48 h时趋于稳定.从属水平分析,炮制初期以欧文氏菌属(Erwin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泛菌属(Pantoea)为优势菌属,随着炮制时间延长,乳球菌属(Lact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等为优势菌属,其中乳球菌属丰度由2.24%增至40.15%,魏斯氏菌属丰度由1.89%增至24.71%,明串珠菌属丰度由1.47%增至7.58%,而欧文氏菌属、肠杆菌属、泛菌属丰度均明显下降.结论:米泔水炮制桔梗过程中,浸泡液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及丰度发生明显改变,可能使桔梗中的成分发生生物转化从而改变桔梗的药性和生物活性,为阐明MZJ的炮制原理及桔梗新型饮片的制备提供依据.

    桔梗米泔水炮制菌群16SrRNA测序

    发酵桔梗活性成分分析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张月赵崇杰韩先磊孙杨...
    2101-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有助于提高桔梗发酵液活性成分的优势菌株,研究微生物发酵前后桔梗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以分离得到的来源于新鲜桔梗根部土壤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ZY2104、人参芽孢杆菌B.ginsengisoli ZY2103,来源于桔梗泡菜的类肠膜魏斯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ZY2101、绿色魏斯菌W.viridescens ZY2102,以及实验室已有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sw01、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RZ001、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S5、酿酒酵母S.cerevisiae AY12和S.cerevisiae BY14作为实验菌对桔梗进行发酵,检测发酵前后桔梗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桔梗皂苷D含量、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分析微生物发酵对桔梗提取液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温度37℃、时间72 h、接种量2% 的条件下,相较于其他菌株及未发酵组,巨大芽孢杆菌ZY2104发酵的桔梗提取液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的质量浓度显著提高,分别为(5.06±0.05)、(5.83±0.06)、(8.96±0.14)mg·mL–1.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发酵组,巨大芽孢杆菌ZY2104发酵组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能力(P<0.05).结论:筛选得到巨大芽孢杆菌ZY2104可作为发酵桔梗的优势菌株,可以显著提高桔梗提取液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桔梗功效物质发酵抗氧化

    陈皮乳酸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风味与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吕晨豪李俊健高杰贤严静...
    2109-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发酵陈皮过程中风味与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酸芽孢杆菌DU-106对陈皮进行发酵,分别于发酵第0、2、4、6、8、10天取发酵液样品,采用pH计检测陈皮发酵液pH;按照《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 12456—2021)测定发酵液中总酸含量;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发酵液中亚硝酸盐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有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含量;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接种乳酸芽孢杆菌DU-106后,陈皮发酵液pH降至3.2左右,总酸最高质量分数达4.67 g·kg–1.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亚硝酸盐质量分数为0.14~0.54 mg·kg–1,远低于卫生限量标准中的20 mg·kg–1,乳酸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66.29 mg·g–1,且多种有机酸含量不断升高,进一步丰富了发酵陈皮的口感;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由3914.30 mg·kg–1降至608.91 mg·kg–1;在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共鉴定出75个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萜烯、酯、醛、醇、酮、酚、酸和醚共8个种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萜烯类化合物;发酵后期多数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不断增加,酯类、醛类、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下降.结论:乳酸芽孢杆菌能够丰富发酵陈皮的口感,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使得发酵陈皮具有独特的柠檬、草药、花果香味,研究结果为陈皮的精深加工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皮发酵乳酸芽孢杆菌DU-106理化性质风味

    甘肃中部地区柴胡属植物资源调查

    马毅刘康康蒲训崔治家...
    2119-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甘肃省中部地区柴胡属(Bupleurum)植物资源.方法:通过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数据进行整理,结合文献资料,对甘肃省中部地区柴胡属植物种类、分布、栽培现状、药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中部地区野生分布柴胡属植物16种6变种,其中10种5变种有药用记载;该地区近1/3的县种植柴胡,陇西县和甘谷县栽培面积较大.结论:甘肃省中部地区野生柴胡属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该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适宜柴胡属植物种植.建议在明确柴胡属植物基原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和利用柴胡资源.

    柴胡属甘肃中部资源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麦冬中多糖的含量

    孙红梅李明华程显隆魏锋...
    2126-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麦冬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柱前衍生化;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6.8)(16: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9);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RSD均符合要求;回收率分别为103.36%、100.77%和103.70%,RSD分别为1.67%、3.75%和2.05%;麦冬中多糖以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和计平均质量分数为1.4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麦冬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麦冬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