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改善烟熏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部炎症的作用及机制

    康建英邱新宇顾春宇颜丽珊...
    1355-1365,中插1-中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RDN)对烟熏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肺部炎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RDN中绿原酸和栀子苷的含量.制备烟熏诱导的COPD小鼠模型,并雾化吸入RDN进行治疗.采用瑞氏染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种类及数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 的表达;采用转录组学技术筛选对照组、模型组及RDN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受体 4(TLR4)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DN中绿原酸和栀子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4.75、7.60 mg·mL-1;RDN能降低BALF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并能改善小鼠肺间质与肺泡腔出血、肺泡壁水肿、炎性浸润等病理学变化;RDN能抑制肺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 的表达;转录组学测序结果显示,3 组小鼠存在 149 个共有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结果显示其主要涉及IL-17 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TNF-α信号通路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RDN能降低肺组织TLR4的表达,并能抑制下游相关蛋白p38、c-Jun N末端激酶(JNK)、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和p65 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DN对烟熏诱导的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具有改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TLR4 信号通路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炎症转录组测序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基于GC-MS和网络药理学的5种柴胡挥发油比较研究

    马玉芝曾铁鑫吴佩玲郭欣慰...
    1366-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网络药理学对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窄竹叶柴胡B.marginatum var.stenophyllum(Wolff)Shan et Y.Li、竹叶柴胡B.marginatum Wall.ex DC.和黑柴胡B.smithii Wolff干燥根的挥发油成分及潜在药理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5 种柴胡根中的挥发油,使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5 种柴胡挥发油中化合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共鉴定出其中的 55 个化合物;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5 种柴胡挥发油具有相似的作用靶点,如核转录因子-κB亚基 1(NFKB1)、磷酸肌醇 3-激酶调节亚基 1(PIK3R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 3-激酶催化亚基δ(PIK3C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等,其中共有核心靶点作用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作用、鞘脂信号通路及小细胞肺癌等信号通路.结论:5 种柴胡挥发油在抗感染、抗炎、保护神经及抗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相互替代作用.

    柴胡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网络药理学

    不同产地加工方式对桔梗质量的影响

    邓怡芳刘权震田甜王文丽...
    1374-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加工方式对桔梗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带皮桔梗、去皮桔梗、带皮桔梗鲜切片、去皮桔梗鲜切片的指纹图谱,测定桔梗皂苷D含量;采用分光测色仪采集各样品粉末的色度值;以指纹图谱、桔梗皂苷D含量、色度值、总灰分及重金属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比较带皮桔梗、去皮桔梗、带皮桔梗鲜切片、去皮桔梗鲜切片的质量差异;分析带皮桔梗和去皮桔梗干燥过程中水分和指纹图谱的变化规律.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带皮桔梗中桔梗皂苷D含量明显高于去皮桔梗、带皮桔梗鲜切片和去皮桔梗鲜切片(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带皮桔梗明显区别于去皮桔梗、带皮桔梗鲜切片、去皮桔梗鲜切片;OPLS-DA结果显示,砷、汞、铅 3 种重金属的含量,峰 5(桔梗皂苷D)~峰 7 的单位峰面积,总灰分是带皮桔梗、去皮桔梗、带皮桔梗鲜切片、去皮桔梗鲜切片的主要差异性指标(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带皮桔梗与去皮桔梗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带皮桔梗的峰1~峰 3 的单位峰面积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去皮桔梗的峰 1、峰 3 单位峰面积整体呈先降再升再降趋势,峰 2 单位峰面积整体呈先升再降再升趋势;带皮桔梗与去皮桔梗峰 4~峰 7 单位峰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产地加工方式桔梗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桔梗带皮去皮趁鲜切制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UPLC-MS/MS联合m-PFC测定罗汉果中60种农药残留量

    李纯黄志星栗建明顾利红...
    1382-1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罗汉果中 60 种农药残留的定量筛查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以正、负离子同时扫描的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采用空白基质匹配法进行定量计算.结果:60 种农药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 0.996.其中,59 种农药单体的平均回收率为 63.9%~108.3%,RSD均小于 15%.55 批样品中共检出 2 种禁用农药和 12 种常用农药.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罗汉果中多种农药残留的筛查.

    罗汉果多壁碳纳米管农药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醋龟甲配方颗粒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

    谭斯尹潘礼业宋叶刘闪闪...
    1392-1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醋龟甲配方颗粒特异性位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别方法.方法:根据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及其混伪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醋龟甲的特异性鉴别引物,经过优化反应体系,确定最佳的PCR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考察.结果:当退火温度为 62℃、循环数为 34 时,醋龟甲饮片、标准汤剂冻干粉和配方颗粒均可在约 92 bp处得到清晰单一的特异性条带,其混伪品及阴性对照均无条带.结论:建立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醋龟甲饮片、标准汤剂冻干粉和配方颗粒的真伪,为醋龟甲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参考.

    醋龟甲配方颗粒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鉴定

    专利视角下我国治疗糖尿病中药的SWOT分析

    侯媛媛刘盼衡宇鑫王铁融...
    1399-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中医药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专利文献可以直观地反映产业核心技术信息和科研活动中的技术成果.基于专利情报与外部环境分析,我国治疗糖尿病中药专利开发的优势为拥有良好的研发基础、专利数量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治疗糖尿病中药发明专利布局的首要区域;劣势为专利授权率低、存在非正常专利申请现象、缺少海外布局意识、申请主体之间合作程度不够;机遇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技术目标国,国家鼓励中医药发展,出台了多项遏制非正常专利申请的规范性文件,并采取了专项整治行动;威胁为国外对专利保护重视度和专利质量高、海外布局情况优于我国、国际市场上的对手有抢占市场的能力.以此为依据,建议我国糖尿病治疗领域中药发明专利申请人应抓住市场需求与国内政策支持的机遇,拓宽产业布局;着重提升专利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价值;借鉴国际热点领域,找到市场空白点,结合独特技术,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中药制剂,加强"先专利、后产品""先申请、后发表"及海外专利布局的战略意识,及时抢占国内外市场;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研究水平与专利质量,以期为我国治疗糖尿病中药的专利研发和布局提供参考.

    糖尿病中药发明专利SWOT分析

    本草中河南省道地药材的演变

    兰金旭王静练从龙陈随清...
    1407-1413,中插4-中插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千金翼方》《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崇原》《药物出产辨》和《增订伪药条辨》中河南省道地药材变化情况,探究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本草中的发展历程.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中,道地药材产地以河南西部伏牛山区为主,南部桐柏山区及北部的太行山区有零星分布,40 多种药材的主产区在今河南境内,紫草、菊花和麻黄为汉代量大质优的河南道地药材,山药、牛膝、柴胡、桔梗、知母、瓜蒌、丹参和栀子等道地药材此时已有记载;唐代《千金翼方》中道地药材产区未发生较大变化,半夏、柏子仁、茯苓、石斛、细辛和白及等为唐代形成的道地药材;北宋《本草图经》中道地药材产区向平原地区延伸,艾叶、何首乌、黄精、皂荚、五味子、薄荷和姜等为宋代形成的道地药材;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纲目》中道地药材分布广泛,豫中和豫东等平原地区药材数量增加,百部、藁本、远志、连翘、车前子、核桃仁、槐实、麦冬、地黄、苍术、香薷、旋覆花和重楼等为明代形成的道地药材;清代《本草崇原》和民国时期《药物出产辨》《增订伪药条辨》中道地药材种类明显减少,白术、牡丹皮、萆薢、金银花、杜仲、红花、白芷、辛夷、白附子和金钗石斛等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形成的道地药材.对河南省道地药材历史与分布变迁的考证为深入理解河南省道地药材的形成提供了参考.

    本草道地药材河南历史地理

    回阳通脉汤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王雨徐旭英
    1414-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回阳通脉汤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LE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脾肾阳虚的LEASO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前列素钠口服(40 μg,3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回阳通脉汤加减治疗,以 3 个月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液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ABI、TcPO2、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阳通脉汤干预寒湿阻络型LEASO能够减轻患者缺血肢体症状,缓解间歇性跛行,提高ABI及TcPO2,改善足部血供.

    回阳通脉汤寒湿阻络证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随机对照研究

    5-氨基水杨酸口服制剂及联合中药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程燕颜冬梅李飞朱卫丰...
    1420-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5-氨基水杨酸(5-ASA)是 1 种从中药柳树皮中分离提纯得到的天然抗炎活性成分水杨酸的衍生物,别名阿米诺水杨酸、美沙拉嗪,是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并预防其复发的一线药物.尽管目前莎尔福(Salofalk)、亚沙可(Asacol)和潘他沙(Pentasa)等 5-ASA口服结肠靶向制剂已广泛用于IBD的临床治疗,但仍存在在小肠提前释药和受胃肠道生理状态影响显著等制剂缺陷、对克罗恩病和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效果不佳等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以及减少UC患者黏膜菌群多样性、长期使用增加用药风险和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等问题.开发硅胶纳米粒、水凝胶等新型递药载体,基于pH依赖、时滞控制和菌群/酶触发等多机制结合释药原理设计新型口服结肠靶向制剂从而解决制剂缺陷问题,提高 5-ASA疗效和患者服药耐受性、依从性是目前制剂研究的重点.此外,5-ASA口服制剂联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口服制剂和注射液等治疗IBD可发挥协同抗炎作用,实现增效减毒目的.对 5-ASA口服制剂品种、近年来新型制剂和递药载体的研究进展,以及与中药联用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为 5-ASA口服制剂的剂型改造、载体材料研究和临床用药等提供参考.

    5-氨基水杨酸口服结肠靶向制剂递药载体联合中药炎症性肠病

    中药防治痔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黄泽森韩梁韩彦琪李新...
    1432-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痔病是以肛门黏膜静脉丛发生曲张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会伴有肿胀疼痛、黏液流出等病理表现,临床上表现为患处瘙痒、作痛、便血等.手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缓解病人痛苦,根治性较高.但手术费用昂贵,术后容易出现出血、肛门狭窄等不适.中药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痔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调控机体内外炎症反应、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调控血管生成和上调纤维蛋白的表达等.目前,对痔病的机制研究正逐渐深化,但尚未系统性阐述痔病发病及中药改善的作用机制,综述相关研究对防治痔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药发病机制作用机制